比喻和擬人有什麼區別急用,比喻句和擬人句有什麼區別

2021-03-04 00:25:09 字數 5733 閱讀 4612

1樓:泰山老衲

「比喻」與「擬人」這兩種修辭格,在文章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們的使用往往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達感情氛圍,達到妙筆生輝的效果。那麼如何去識別「比喻」和「擬人」句呢?筆者談點個人經驗: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寫,識別的重點應當體現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點是兩事物間的相似點,一般有三種表達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同時出現

「明喻」是說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同時出現,其典型的標誌是出現代表性的「比喻詞」「像」。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極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它們分別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筍......」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當然,比喻還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

」「猶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明喻的典型特徵是能把比喻句改寫成「......像......」的形式進行表述。如,《第一場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可以改寫成「雪末兒像玉屑似的隨風飄揚」。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說成乙事物』,典型的表達形式是「甲是乙」。如,「產黨是太陽」。其它標誌形式有「......變成......」,「......化成......」「......構成了......」等。

如「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第一場雪》)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來把「甲事物」替代。通常只出現「喻體」,「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如,「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第一場雪》)直接用「銀條兒」、「棉被」來替代「雪」。抓住了事物間的相似點進行表述。

而「擬人句」是把某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富有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重點是抓住事物間的相關點,如,「它尤其愛跟山哥哥鬧著玩:一會兒牽著手,並肩而行;一會兒橫鏟一腳,將山路攔腰截斷。

」(《索溪峪的野》)「天空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歡笑,一路歌......小樹招手,樂呵呵。」都是擬人句式。

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只要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這些特徵,那麼這個句子就是擬人句。

2樓:老百姓是

比喻是兩種不同類的事物作比較,有相同點。

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

3樓:班怕他不把啊

比喻是把一個東西比喻成另一個與之有關的東西東西

擬人是將一個東西轉化** 有人的動作行為......

比喻句和擬人句有什麼區別?

4樓:暴走少女

一、用法不同

1、比喻是用喻體同本體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體替換本體(借喻)。

2、擬人用描寫擬體(實際上是暗含的喻體)的詞語去直接描寫本體。

二、修辭不同

1、在比喻中,喻體是確定的。

2、在擬人中擬體(人)沒有出現,是虛指,可據描寫擬體的詞語去推斷,所以擬體往往是不確定的。如性情「溫柔」的,不一定是慈母,還可以是別的人。又如,「會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還可以是年輕婦女或小夥子或其他什麼人。

三、定義不同

1、比喻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

2、擬人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四、分類不同

1、比喻

比喻按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來看,其基本型別有三種:

明喻、暗喻、借喻;

除此三種基本型別之外,根據比喻的三個部分的結合情況,其變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互喻、曲喻。

2、擬人

1)把非生物擬人化。例如:

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

2)把有生物擬人化。例如: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把抽象概念擬人化。例如:

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汙來到世間的。(德國馬克思《資本論》)

5樓:碧海藍天

比喻和擬人

容易混淆,是因為它們有相同點,即都是兩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擬人除了有相似點外還有不同點,因此要區分比喻和擬人首先要弄清楚兩者之間的特點。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 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例:這隻猴子像一個小男孩那樣頑皮。

本體(猴子)、喻詞(像)和喻體(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詞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變為......

那麼如何判斷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們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沒有「本體」,二看有沒有「比喻詞」,三看有沒有「喻體」。「一比」就是把本體和喻體相比,看本質是否相同。

本質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擬人,根據想象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物的人格化。擬人句有三個特點:

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看看有沒有人的喜怒哀樂?只要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這些特徵,那麼這個句子就是擬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來到了人間」中「春天」怎麼能「翩翩起舞」呢?這裡顯然把春天當作人來寫,具有人的特點,其次,這句話中既沒有出現比喻詞,又沒有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這完全具有擬人句三個特點的,因此這句就是擬人句。

總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區別,就不難區分比喻和擬人了,也不至於一見到有「人」的句子就斷定為擬人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句:

1、那雪,就如白玉,鋪滿了大地,讓你感覺來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個性格粗獷驃悍的山野大漢。

3、人潮捲來捲去,地壩變成了露天舞臺。

4、美麗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橋一樣高掛在雨後的天空。

5、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像是一些雛雞,它們撲動著,歡笑著,顯得那麼親切可愛。

6、彎彎的月亮像1條小船掛在夜空中。

7、幾次滲地雨下過,玉米苗像氣吹似的長起來,沒多久,一年一度的青紗帳又出現了。

8、這幾天的天氣真是太冷,寒風吹在臉上好像刀割一樣9、田壟裡的麥苗稀稀拉拉的,像是在翹首苦盼著下雨。

10、她那張皺紋縱橫的臉,舒展得像綢緞一般,光閃閃的。

擬人句:

1、興安嶺是多麼會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2、柳樹在風中扭擺著腰肢,盡情地跳舞。

3、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衝著你點頭微笑。

4、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5、一個個紅石榴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6、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7、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8、收音機天天說個不停,令鄰居十分討厭!

9、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蟋們在這裡彈琴。

10、春尚淺,幾處山頂上的梅花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7樓:後夢寒孝木

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物的人格化。擬人的特點是本體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為一體,具有相融的關係,「人」並不出現,當然也不可能出現喻詞「像、如」等,而比喻是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關係,不論何種比喻,喻體必定出現(借喻除外)。因而擬人句不能有不同類的事物——「人」出現,也不能有比喻詞;反過來說,凡有「人」出現,有比喻詞出現,擬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比如:1、啄木鳥在給樹治病。(擬人)

2、啄木鳥像醫生在給醫生給樹治病。(明喻)

3、啄木鳥成了醫生。(暗喻)

另外,還要分清借喻和借代的區別。他們有相近之處。區別表現在:

1、借喻構成的基礎是事物的相似性,借代構成的基礎是事物的相關性。如:(1)人民不怕紙老虎!

(紙老虎是借喻,它和所指代的人物之間有相似之處。)

(2)人民不怕那個小布袋!(小布袋是借代,它和所代替的某**之間不是相似而是相關。)

2、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如:上面例1,可以說成「人民不怕像紙老虎一樣的美國佬」;例2則不能說成「人民不怕那個像小布袋一樣的某**」。

興安嶺是多麼會打扮自己啊。(擬人)

青松為衫,白樺作裙,

(比喻)

還穿著繡花鞋。(擬人)

8樓:西門倫龐庚

擬人1、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3、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4、荷塘裡的荷花都羞澀地打著朵。

5、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比喻1.春風像太陽一般,照進我們的心裡。

2.月亮像香蕉,彎彎的。

3.書是心中的啟明星。

4.書是通向彼岸的船。

5.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

9樓:姚朋茆竹

比喻句與擬人句的區別

「比喻」與「擬人」這兩種修辭格,在文章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們的使用往往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達感情氛圍,達到妙筆生輝的效果。那麼如何去識別「比喻」和「擬人」句呢?筆者談點個人經驗: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寫,識別的重點應當體現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點是兩事物間的相似點,一般有三種表達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同時出現

「明喻」是說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同時出現,其典型的標誌是出現代表性的「比喻詞」「像」。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極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它們分別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筍......」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當然,比喻還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

」「猶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明喻的典型特徵是能把比喻句改寫成「......像......」的形式進行表述。如,《第一場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可以改寫成「雪末兒像玉屑似的隨風飄揚」。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說成乙事物』,典型的表達形式是「甲是乙」。如,「產黨是太陽」。其它標誌形式有「......變成......」,「......化成......」「......構成了......」等。

如「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第一場雪》)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來把「甲事物」替代。通常只出現「喻體」,「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如,「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第一場雪》)直接用「銀條兒」、「棉被」來替代「雪」。抓住了事物間的相似點進行表述。

而「擬人句」是把某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富有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重點是抓住事物間的相關點,如,「它尤其愛跟山哥哥鬧著玩:一會兒牽著手,並肩而行;一會兒橫鏟一腳,將山路攔腰截斷。

」(《索溪峪的野》)「天空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歡笑,一路歌......小樹招手,樂呵呵。」都是擬人句式。

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徵,只要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這些特徵,那麼這個句子就是擬人句。

比喻句和擬人句有什麼區別

一 用法不同 1 比喻是用喻體同本體作比 明喻和暗喻 或用喻體替換本體 借喻 2 擬人用描寫擬體 實際上是暗含的喻體 的詞語去直接描寫本體。二 修辭不同 1 在比喻中,喻體是確定的。2 在擬人中擬體 人 沒有出現,是虛指,可據描寫擬體的詞語去推斷,所以擬體往往是不確定的。如性情 溫柔 的,不一定是慈...

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

這句是比喻句 擬人就是把非人類的東西加以人格化,賦予他們以人類內的思想感情 行為和語言容能力。擬人的特點是本體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為一體,具有相融的關係,人 並不出現,當然也不可能出現喻詞 像 如 等,如 春天的腳步近了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某一種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種事物或情境。它有三種形式 明...

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擬人句與比喻句的區別

1 含義不同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 明喻 直喻 暗喻 隱喻 借喻 博喻 等多種型別。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