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藝術的文化特徵是什麼雲南民族歷史文化的基本特徵

2021-03-04 02:18:06 字數 5929 閱讀 4688

1樓:好

雲南是一個地理環境和文化環境都極為複雜的地區,它是人類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又是古代幾大族群遷徙流轉之地。遠在新石器時代,雲南已是一個多民族祖先雜居的區域,至今任居住著中國半數以上的民族,有26個世居民族以及百個民族支系。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樣式,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

民族文化的和諧發展,增強了各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培育了各民族各展所長、相互學習、相互交融、攜手共建多彩家園的共同理想,這是雲南民族團結與和諧發展的深厚底蘊和強大動力。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鎖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同樣,民族文化是指整個民族發展歷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積累和傳承的。

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特徵包括:文化多樣性、鄉土性、邊緣性、相容性以及親和性等。

封閉性對於雲南而言是從古代一直持續到近代的,其封閉性主要取決於自身的地理位置,雲南位於我國西南,是邊疆之地,且地形複雜地勢險惡。自古就與中原交流欠缺,有些地方解放了還在過著原始的生活,從這可以看出雲南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閉發展的,這就造就少數民族文化封閉性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文化的完全的屬於原始文化的,如生活於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其文

化是母系氏族為主導的民族文化。當然封閉性也有民族自身原因,因為語言的不同,要使人們普遍去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造成改文化特徵的原因為地理位置、語言不同、生產方式不同、民族自身意識的封閉性等造成。

雲南以前被中原或者其他民族稱為南蠻,這個意思是貶義,說明古時外界對雲南的認識有一定的色彩,這一定程度上也無形劃開了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也造成雲南人心理的自卑感,不僅如此,雲南人自身也有恪於保守的思想,這是邊緣性的關鍵之一。其次就是文化上的邊緣性,其表現在主流文化的色彩相對淡薄,同時會混雜進不同質的文化因子,總之使其文化影響相對較少。

雲南少數民族文化之所以這麼燦爛輝煌,一方面在於各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不間斷地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它的相容性。在繼承其優秀傳統的同時,也需要在與外來民族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來豐富發展自己。博採眾長,為我所用。

這就是文化的相容性。正如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所說:「文化的民族性正越來越被珍視,被推崇。

學習借鑑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為的是中國文學的創新,為的是滋養我們自己的文學之根,更好地保持和發揚我們文學的中國本色。」

雲南少數民族具有親和性,各少數民族之間之所以能夠團結奮進、共同繁榮,得益於中華民族「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因為各族人民從內心就有一種和諧發展的良好願望,隨著歷史的前進,各民族人民通過越來越多的交流增進友誼,增強互信,這樣就更容易在各少數民族同胞中產生共鳴,形成雲南各民族團結齊發展的面貌。

2樓:饕餮如魘

用多種的工藝美來寄託自己對於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嫁娶禮教等諸多方面的美好祝願與希望。

可以說,雲南的民族藝術是非常有物質性的,主要以工藝品為載體。

雲南民族歷史文化的基本特徵

3樓:快來響亮星空

一、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鄉土性

自古云南地處閉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馬古道」這樣聯絡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滇道之難,又遠遠超過蜀道。因此造成了雲南民族人口流動性小,社會開放程度低,形成了雲南各民族社會發育程度的參差不齊。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萌芽,人類社會發展經過的幾種歷史形態都有存在。

由於歷史上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加之自然資源又較為豐富,很容易形成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由此形成了一種比較完備的「隔離機制」。這樣,其文化形態都較少發生重大變革,決定了雲南民族文化具有鄉土性的特徵。

但也正因為雲南民族文化的鄉土性,造就了雲南民族文化的獨有的魅力。雲南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風俗、工藝品、服飾、建築、飲食、節祭等等,構成了雲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見人間千秋的人文景觀,為文化事業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資源。雲南人已經在民族民間歌舞的市場化運作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雲南映象》就是把展示、保護和開發雲南民族歌舞資源融為一體的成功例證。

二是民族民間工藝品資源。如鶴慶縣新華村的金屬手工藝品,劍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會澤生斑銅工藝,香格里拉尼西製陶,建水紫砂陶,鎮沅黑陶,大理石製品等等。

三是民族服飾文化資源。雲南各民族在服飾上造型異彩紛呈,色彩繽紛豔麗,製作工藝多種多樣。鄉土性和個性化給民族服飾提供了生存拓展的空間和土壤。

四是民族節慶文化資源。傣族的「潑水節」, 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刀杆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等。這些都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財富和審美需求的載體。

五是民族飲食文化資源。雲南各民族的美食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這也體現了雲南民族傳統餐飲文化和特色。 雲南獨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再加上雲南氣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風光,使雲南成為一片世界少有的令人嚮往的神奇樂土。

要把雲南建設成民族文化特色大省,雲南民族文化的鄉土性正是其木之本,水之源。

二、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邊緣性

由於地理環境、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等原因,雲南從社會政治意義上處於邊緣地區。邊緣性的原因是多樣的,如少數民族有語言交流的問題,很多人不會普通話,而且他們的文化信仰、管理方法、技術,與漢族不同,和現代技術完全不一樣。因此對於內地的主流文化來說,雲南民族文化就成了一種邊緣文化。

民族文化特徵,除內在的民族認同等心理特點之外,有兩個被文化人類學家公認的可以外顯的特徵:民族語言和民族藝術。二者被合稱為民族文化母語。

正是這種母語文化,孕育著民族的精神,塑造著民族的靈魂。新中國成立後,雲南地區的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繁榮,使人為之欣喜。但大好形勢下的某些不足之處,也確實讓人擔憂。

這裡,我記述幾件網上看到的事例。

其一:2023年,蒙自師專**系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該系出生於上世紀2023年前後的14名紅河籍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學生中,會講本民族語的6人,佔42.

86%;會用本民族語言演唱自家民歌的只有2人,佔14.28%。而60年代的少數民族學生,則全都會講本民族語、會唱本民族民歌。

兩者相比,40年間上述民族文化母語消失的年均速度,分別為1.42%和2.14%。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讓其放任自流,那麼,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的2023年,在這樣的少數民族學生中,會講本民族話的

5 便不足20%;不用到2023年,在這樣的少數民族學生中,就很難找到會用本民族語言演唱本民族民歌的人。這說明,單向的、換血式的教育,學生的民族特徵必然會因文化母語的被置換而逐漸淡化。

其二,在一些民族地區,個別青年在外邊學習或闖蕩幾年之後,突然覺得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後、民歌難聽,在家鄉父老面前,寧肯洋洋得意地裝做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城裡人,而恥於公開自己的真實族別,羞於啟齒自己的鄉音歌調。這說明,即使母語尚未完全喪失,若文化價值取向被誤導,民族心理也會被扭曲而**失衡。

因此,在看到雲南民族文化的邊緣性特徵的同時,警惕各民族文化的徹底邊緣化,保持雲南民族文化這些獨有的特色和傳統。不讓所謂的「現代文明」抹滅了寶貴的文化傳統,失去了民族的靈魂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三、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和容性

雲南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即相容幷蓄的包容性、多元並存的開放性、親近自然的本源性和文化生態的和諧性,體現著一種和諧的生活方式。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毗連中南半島,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區。早在兩千多年前,雲南就是中國從陸上通向印度和東南亞、南亞的門戶,是古代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鏈環。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

「蜀身毒道」、「茶馬古道」等都經由雲南通往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雲南文化的多元特點和包容性。

據歷史文獻記載,漢族文化與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歷來頗為頻繁,現今我們聽到的納西古樂和通海洞經**中,就不乏唐宋漢家音律。在其它文化領域裡,如耕作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這裡有過輝煌的青銅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大小爨碑對漢字書法法度作了大膽突破,拾級而上的層層哈尼梯田更是將水田稻作移植到山坡的偉大創舉;這裡孕育出了蜚聲海內外、成果驕人的南詔文化、貝葉文化、東巴文化;這裡的民族民間文學創作含珠蘊玉,神話及史詩彌補了漢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大缺憾„„文化交流的例子也不勝列舉。

雲南民族文化特色就是在長期整合中,棄粗取精,取長補短,不斷髮展形成,從而達到包容合蓄的境界。 同時,也就是在長期的文化包容整合過程中,越來越強勁了雲南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能力。

地處中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與東南亞文化圈交匯點的雲南,不但是亞洲各民族文化系統網路最重要的節點,也是人類文化遺產最珍貴的共生寶庫,各族文化的鄉土性、邊緣性、包容性,終催生出了今日洋洋大觀的民族文化多樣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濃重而有力一筆亮彩。

雲南民族文化的特徵500左右的描述

4樓:風輕瑤小童鞋

雲南民族文化博大龐雜,精彩紛呈,為了便於認識,我們姑且將雲南民族文化資源概括為以下的一些特點:

第一:雲南民族文化由於歷史的沉澱深厚,因此而帶有珍貴的稀有性。

雲南地處邊疆,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再加上山高水遠,交通不便。直到20世紀50年代,還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狀態之中,因此許多極為原始的,極為古樸的民族文化資源,得以在各個民族中保留。例如:

雲南獨龍族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公社制,摩梭人的母系制的家庭結構和阿注的婚姻,傈僳族「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普米族的「見者有份」的平等分配方式,拉祜族奇特壯觀的大房子,哈尼族的「有飯同吃」,納西族的東巴文字,洞經**,滄源彝族的壁畫,劍川的石窟藝術等等,其古稀度、真奇度之高,可以說是「舉世無雙」。此外,在雲南的許多少數民族中,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人與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少有的原始遺存。比如公平無私的分配製度;尊老愛幼的民風民俗;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道德風尚;心心相印,質樸誠信的交往習慣;夜不閉戶的山野客站,來者都是客的農家竹樓;不計較價值的無人交換等奇風異俗,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令人神往的吸引力。

這些文化資源,一是具有「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區域優勢,二是帶有令人不可琢磨的神祕性和古樸性。從資源的利用和開發角度來講,文化資源的古稀度、珍奇度越高,越具有世界級的觀賞和保護價值。

第二:雲南民族文化,由於什村的地理環境特殊,因而具有極其博大的包溶性。

雲南民族文化的包溶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雲南雖然地處邊陲,但它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再加上山高水遠,開發程度低,因此,自古以來就成了多個民族共居共存的一塊寶地,到目前為止,一共25個少數民族生活繁衍在這塊紅土地上。悠久的歷史沉澱、古老的民族習俗、濃厚的高原氣息、封閉的社會環境,使得雲南成了多民族生活的搖籃;二是雲南雖然地處中國的西南邊疆,但又位於中國半島的北端,這樣使雲南成為中國邊緣文化交匯區,早在公元前4世紀,存在於西南地區的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就成為中國和南亞、東南亞文化交往的傳輸帶。

在雲南不僅匯聚著漢族為主的儒家文化,而且也匯聚印度的文化,東南亞文化,這麼多的文化資源共生共存在這塊神奇的紅土地上,這在全世界也是極其罕見的,同時也生動地說明了,雲南民族文化資源,本身所具有博大的包溶性。

第三:雲南民族文化,由於民族種類構成繁多,從而形成極其豐富的多樣性。

雲南民族文化資源的多樣性表現在多方面。從宗教文化資源來說,雲南除了本土的原始宗教,還傳入了佛教、道教、**教、伊斯蘭教。就本土的原始宗教而言,有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靈魂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生殖崇拜,巫及巫術等七個方面內容,這些宗教信仰,在雲南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宗教文化信仰。

從語言文字資料來說雲南境內的25個少數民族,除通用漢語外,其他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從風俗習慣來說,雲南25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古老而龐雜,幾乎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民族有生產勞動方面的習俗,有宗教信仰方面的習俗,有出生喪葬方面的習俗,有衣食住行方面的習俗,有婚姻戀愛方面的習俗,有節日慶典方面的習俗,真所謂「十里不同風,百寨不同俗」。從民族服飾來說,民族服飾是從外部區分一個民族的主要表徵,由於支系不同、區域不同,服飾又各具特點。

從民族**舞蹈來說,樂器共二百種之多,可謂全國樂器之冠,被人稱為「樂器博物館」,在雲南收集到的民族舞蹈有533字,四千一百八十多個舞種。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雲南民族歷史文化資源是何等的豐富,令人數不勝數。

第四:雲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它與人文資源的融合,又構成了雲南民族文化資源的一大亮點。

雲南悠久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是雲南獨特的風景名勝資源融為一體的,從而使雲南的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顯示出廣闊良好的前景。

文化的本質是什麼,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文化最基本的屬性就是它的價值性,而這種價值性的判斷主體則是人。也就是說,一切能成為文化的事物最基本的條件是它具備人所認同的價值,而本來能成為文化的事物卻僅僅因為它不具備價值而被排斥在外。文化是 人為的事實 它可以傳承 傳播,是人類溝通的唯一渠道,也是人之所以稱之為人的本質特徵。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油畫的藝術特徵是什麼簡述油畫的藝術特點

油畫 油畫是西方繪畫的主要畫種,它使用油質顏料在布 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其特點是色彩豐富鮮豔,能夠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講究比例 明暗 透視 解剖 色度 色性等科學法,則運用光學 幾何學 解剖學 色彩學等作為科學依據。使描繪物件生動逼真。版畫 版畫的特點是採用畫筆和刀刻的方法,在選定的材料上進行刻畫,...

文化創新的實質是什麼,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文化創新的實質是 以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 立足於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是動力,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它本質上是為社會實踐服務的。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什麼?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徵,文化創作離不開改革創新。必須激發文化創作生產活力,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發揮文化引領風尚 教育人民 服務社會 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