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藤雁桓庚
不能「教育產業化」的失範行為有悖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要求。若「教育產業化」得不到有效遏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會因無力負擔高額費用,而被剝奪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權利;而更多的家庭只能減少其他開支,忍受過重的教育收費。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經濟承受能力較強家庭的子女,即便是學習成績和資質都很一般,卻也能夠通過「買分」進入教育質量高、辦學條件好的學校接受教育。
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樣的結果還會導致公辦學校、民辦學校都出現「平價生」與「**生」的等級區分,以致在最不該形成階層和等級的領域出現溝壑,既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和社會的不公平,也給經濟承受能力較弱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同時對講求有教無類和傳承美德的教育受到侵蝕,甚至還可能在那些傾囊或負債進入**學校的學生以及因家境貧寒不能進入**學校學生的心靈中,播下怨恨的種子。
教育領域的種種「教育產業化」行為,客觀上在不斷強化應試教育。公辦學校為了提高競爭力,就會想方設法爭取**投資,以集中好教師等優質教育資源。學生為了少繳費和選擇好的公辦學校、接受好的教育,就會靠死記硬背、追逐高的分數。
「教育產業化」行為及其錯誤導向異化了教育目的,必然進一步拉大學校之間、人群之間的差距,造成受教育機會、過程以及結果的不均等,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帶來直接阻礙,並最終嚴重影響受教育者個人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的公平、和諧和健康發展。
敗壞了教育的崇高社會形象,扭曲了個別學校辦學的價值取向,導致教育領域的逐利,甚至由此滋生腐敗現象,人們心目中聖潔的殿堂被沾染銅臭,也使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職業蒙羞。直接後果,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教育的聲譽和學校本身的健康發展,同時招致搖撼的還有教育的社會功能、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會良知
2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的根本是培養「人」而非「人才」。人是有靈魂有生命的,人才是好用能用易用,像機器一樣。育人是育心,產業化是育才(材、柴)。
教育產業化就是培養人才,以市場需要為槓桿,培養功利化人才,快速實現價值,追求利潤。
說到底,育人是人性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教育產業化是功利化的教育,是沒有人性的教育,怎麼包裝也無法完全遮住醜陋的靈魂。
3樓:果
中國教育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教育產業化是什麼意思,教育產業化是什麼意思啊 誰能說的通俗一些啊 並說說它的利弊?先謝了
教育產業化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產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對經濟發展具有長遠推動作用 通過教育投入,可拉動教育經濟增長,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經濟學上,產業特徵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場需求 產業資本 產業產品 產品質量 成本核算 社會經濟效益 價值規律等。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 堅持...
為什麼說教育的時代性和階級性是教育的根本社會屬性
當人類進入到階級社會以後,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打上階級的烙印。誰掌握教育的領導權,誰擁有享受教育的權利,這取決於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誰掌握了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誰掌握了國家政權,誰就能夠控制精神產品的生產,就能控制學校教育的領導權。一定政治經濟制度中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總是通過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頒佈實施 教育...
嬰幼兒教育產業為什麼會出現
您好!首先祝賀您提出了一個尖銳且值得國人深思的重要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可簡可繁,可深可淺,這裡姑且就簡。嬰幼兒教育在我國的泛濫,源於國人根深蒂固的經驗教育思維,殊不知人的成長更多需要的是適當引導下的體驗教育,就是在家長 老師等人的引導下,依靠自我體驗為主的教育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靠自己體驗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