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六器禮天地四方。
《周禮》"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壁、男執蒲壁"。《周禮》還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依據這一記載,人們又把璧、琮、圭、璋、璜、琥稱為禮器。
璧:蒼壁禮天 禮天的器物,扁圓形,正中有孔。分為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尺寸為一尺二寸(市寸是167.
5px,所以此璧很大),為天子禮天的玉器;谷璧有谷紋,是養人的意思;蒲璧紋飾為蒲形,是安人之意。以上三種統稱為供璧,因需要兩手拱執。
琮:黃琮禮地 外方內圓中空的柱形器,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漢代逐漸衰落消失,宋代到清代是玉琮的仿擬時期。
圭:青珪禮東方 東方屬木,木色青。神為蒼龍,祭器用青色的長方形的圭。
長條形,上尖下方,是古代帝王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及夏代,終於漢唐時期,宋代以後出現仿古品。
璋:赤璋禮南方 南方屬火,火色赤。神為朱雀,祭器用紅色的長形而半尖似刻刀形的璋。
所謂「半圭為璋」,玉璋就是縱向被分開的玉圭形狀。始於新石器時代,終於戰國時期,清代出現仿品。
琥:白琥禮西方 西方屬金,金色白。神是白虎,祭器用白色刻成虎形的玉。
璜:玄璜禮北方 : 北方屬水,水色黑。神是玄武,祭器用黑色半圓形的璜。所謂「半璧為璜」,即一半的玉璧形狀,始於新石器時代,終於漢代,宋代以後多仿品。
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六瑞、六器是周王朝正式建立的國家典章制度。六瑞標誌官職高低,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之神。在玉種、色彩和器形上,規定得十分明確和嚴格。
2樓:星空之沐
璧 · 琮 · 圭 · 璋 · 琥 · 璜
西周時期作為禮器的玉器有哪些?造型如何
3樓:不曾明瞭
玉璧,是一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商周時期玉璧成為貴族階級專用的禮器。這時的玉璧尺寸小於新石器時代,璧面切割平整,內外緣厚度相同,外緣邊稜為圓角,兩面對鑽打孔,一般都很規整。
商代玉璧多素面無紋;周代大璧無紋,小璧則有雕琢精美的紋飾。紋飾題材主要為龍、鳳、鳥紋。刻法常用寬細陰線加隱起陽紋相結合的手法,寬陰線斜挖而成,極具特色。
周代紋飾弧線較多,線條自然流暢,動物造型柔美。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從出土的實物看,這一時期琮的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中孔較大,琮體較新石器時略薄。
殷墟婦好墓曾出土了兩件有紋飾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飾一組弦紋,四角有凸稜,側面飾豎道弦紋,該造型很少見。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覲禮見」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說文》中稱的「剡上為圭」指的是上部尖銳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國的作品。
真正的玉圭見於商代,有兩種形式,一種平首,圭身飾雙鉤弦紋,另一種尖首平端,近似後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長條形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長1 5至20釐米。
玉璋的形狀,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西周的玉璋比較少見,器形與商代相近,器身窄長,尺寸較小,中略內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長,一尖短,長方柄,扉牙之間亦飾平行陰線。春秋玉璋形狀較多,或呈扁平條形,素面無紋;或端刃內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兩側一邊微弧,一邊似斜刃。
玉璜是一種弧形片狀玉器。璜在「六器」中被作為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玄璜禮北方。
」但在考古發掘中,多發現於人的胸腹部,掛係一種佩飾,並往往是組玉佩飾中的佩件。資料表明,各個時代的玉璜除具有圓弧形的特徵外,其形制的變化非常大,只有少數是規整的半璧形。商、西周時期,玉璜仍普遍地使用。
從現今考古發掘的實際情況看,此時絕大多數的玉璜,仍是作為典型的裝飾品使用,關於璜的禮器用途,還有待於今後的研究。
玉琥,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和傳世的虎形玉器,有圓雕、浮雕和平面線刻的虎紋,多作為佩飾之用。商代婦好墓出土的圓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稱為虎形玉佩,屬於裝飾品類,並不作為發兵或禱旱之用,也不是儀禮中使用的瑞玉。因此有人認為,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依器命名,前加「虎紋」二字;對於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可稱為玉琥。
西周玉琥為扁平體,昂首,圓口,身細長,裝飾簡樸。
玉鉞自新石器晚期開始出現。商周時期,玉鉞仍然沿用,此時玉鉞形制較之新石器時代有了較大的變化。鉞形式仍呈「風」字形,但**孔洞加大,使整個器物看起來如環狀,刃部亦由弧形變成折刃。
商代玉鉞有的在刃兩側飾扉牙。此時玉鉞的用途也是儀仗用,周以後玉鉞不再使用。
玉戈形制的演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二里頭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崗期。第二個階段為殷墟時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變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釐米;殷墟後期長度在1 5釐米以內,小的僅4至5釐米。
戈有直身、彎身兩種,皆有中脊或三脊。內上飾平行的粗陽紋,或者在內及援上陰刻獸面紋和變形雲紋。部分戈內直接雕成鳥頭狀。
傳世品中亦常見以玉為援,用銅鑄成鳥頭狀內嵌接而成的銅內玉戈。西周玉戈形制與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飾紋飾,製作不及商代精細。
工藝美術史作業 高分求教~
4樓:匿名使用者
食器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
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
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
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
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並舉,並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這麼一句: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的就是這種境遇。
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製成,貴族的食器則以青銅居多。
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製成。
禮器:進入商周奴隸制社會後,禮器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禮治」的象徵,用以調節統治階級內部的秩序,從而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這時的禮器包括玉器、青銅器及服飾。
玉禮器有璧、琮、圭、璋等。青銅禮器種類數量眾多,工藝精美,最為重要,種類有食器(如煮肉盛肉的鼎、盛飯的簋)、酒器(如飲酒器爵,盛酒器尊、壺)、水器(如盥洗器盤、匜)、樂器(如鍾、鐃)和雜器(罐、箕形器、方形器)。進入秦漢封建社會後,青銅禮器逐漸衰落,退出了歷史舞臺。
5樓:匿名使用者
提供點資料,請你參考,不足之處請原諒 2、我們現在所用的各種青銅器名稱,多數是沿用宋代金石學家的定名。青銅器的分類,科學的方法是以用途分類,可分為食器、酒器、兵器、樂器等。食器又可分為飪食器與盛食器兩大類。
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簠、盨、敦、豆、鋪、盂、盆等。 鬲
飪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商代鬲的造型仿新石器時代陶鬲製成,器身較高,兩直耳立於口沿上,侈口,圓腹,腹下部做成中空的袋狀,以便烹煮時擴大受火面積,腹底有3個錐形短足,花紋簡單。
商中期後,鬲身開始裝飾精美的花紋。(1)商晚期至西周時,袋足逐漸蛻化,器身也由豎高向橫寬發展;還有方鬲,下部有門可以開合。(2)西周中期後出現附耳,有的口沿外侈無耳,晚期部分鬲為蹄形足。
春秋基本沿襲西周造型。(3)戰國晚期後銅鬲消失。 西周中期後,鬲除炊粥外,也作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以鬲
二、四器與列鼎
三、五組合。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可能只能回答你部分問題,你就給部分分數吧。
一、西周食器緣何逐漸取代酒器,成為西周時期的重要禮器? 進入西周以後,青銅食器的地位在君主禮器中更加突出,在《尚書》中曾記載,周人鑑於商人酗酒亡國,故周朝自建國始,吸取商人的教訓,對飲酒設定了種種限制,以此來改變當時社會尚酒的風氣。當然在周早期,酒器還是大量存在的,爵、觚、尊等在早期仍然有,但數量開始減少,酒器的減少相應的食器在禮器體系中增加,其品類包括鼎、鬲、簋、盂、豆等,每類都有增加新的造型和紋飾,使用更為廣泛並且功能也在不斷強化,致使許多青銅酒器從西周中期開始走向滅亡。
二、青銅器的分類與分期。一般來講,青銅器的主要類別有工具類、兵器類、食器類、酒器類、水器類、樂器類以及裝飾類、雜器類等。儘管如此,仍然無法涵蓋全部青銅器品種,如居家使用的燈、爐、車馬器等,商品交易中所使用的鑄幣等。
三個階段為形成期(夏與商初)、鼎盛期(商、西周)、衰落期(春秋戰國末期)。
三、西周玉禮器簡介。據《周禮》載,西周玉禮器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叫瑞玉,是王權的信物,有六種最重要的玉器,名「六瑞」。
第二類是祭祀器,是奴隸主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所用的六種玉器,名「六器」。第三類是朝廷用於傳達政令、證明官爵身份的玉器。《周禮·春宮·大宗伯》載: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圭,是一種長方形狀一端微隆起的玉器。
璧,是一種基本形狀為圓形板狀、居中有一個小圓孔的玉器。與璧形狀相似的玉器還有瑗和環。
玉琮,基本形狀是一種外方內圓粗管形玉器,中心有一個貫通上下的大圓筒,圓筒兩端還有一環狀凸起。
玉璋,形狀是體扁平,上斜尖,下底平,四邊中有一側邊長,一側邊較短,底邊平直。
玉牙璧,又名玉璇璣,是指一種有外沿上有幾組齒牙裝飾的玉璧。
玉璜,是一種弧形薄玉片形狀的佩飾,有半璧形或小於半璧形,常見的玉璜僅為圓璧的三分之一,彎弧兩端或中間靠上都有小孔,兩端可為龍首、虎首,璜身上常有紋飾。
玉兵儀仗器,是指玉刀、玉戈、玉鉞、玉戚等器。
西周時期有什麼制度,西周的重要制度有哪些?
分封制,井田制,兩都制度等。西周 前1122年 前771年 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後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歷經352年。定都於鎬京和豐京 今陝西西安市西南 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 今河南省洛陽市 歷史上將東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周朝是中國...
西周時期的統治者是誰,西周進行過大分封的先後是哪兩位統治者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所建立,定都於鎬京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部 由於周朝後來將都城東遷洛邑 今河南洛陽 稱東周,所以稱這一時期的周朝為西周。西周有13位老大 01 武王 姬發 前1046 前1043 文王姬昌子02 成王 姬誦 前1042 前1021 武王...
在西周時期要求諸侯履行相關義務的制度是
分封制,是中國古代分封諸侯的制度。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稱號有侯和伯。西周滅商後,便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 定期朝貢 提供軍賦和力役 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分封制。分封的物件和做法是把王族 功臣和先代的貴族 異姓功臣貴族 同姓王室貴族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