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與炎帝之間的戰爭

2021-03-05 09:18:11 字數 4442 閱讀 1606

1樓:光弘電子商務

阪泉之戰。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行的一次戰爭。阪泉之戰對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有重要意義。

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佈區,儲存傳說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

2樓:匿名使用者

黃炎二帝本是兩個大部落的首領,各執一方。黃帝以德治理部落,日漸興旺發達,炎帝部落則日見衰退。炎帝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與黃帝一比高低,便攻打弱小部落,小部落紛紛投靠軒轅黃帝,尋求庇護。

炎帝憤憤不平,向黃帝下了戰書,在阪泉村(今七旗村)邊的阪泉之野佈陣討戰。

傳說炎帝擺下了七旗陣。陣前豎有七根旗杆,雕、鷹等 七個圖騰高掛竿頭,熊、羆、狼、豹、獅、虎、為前驅。陣勢巨集偉,變化莫測。

黃帝率以熊、羆、狼等為圖騰的部落與炎帝交戰。黃帝戰敗率兵向黃帝城潰逃。

炎帝見狀,唯恐黃帝進城得以喘息。急忙使出絕招,進行火攻。黃帝見大火直逼其軍便用水擋,一時間,雷電交加,雨如傾盆之水,霎那間,擊退了炎帝的進攻。

炎帝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命大將祝融追殺主帥黃帝。祝融舉起利刀,砍向黃帝,說時遲那時快,正在這幹鈞一發之際,突然地在黃帝與祝融間噌地竄出一股沖天水柱,傾刻間,祝融被激流衝得無影無蹤。黃帝抓住時機反戈一擊,立刻指揮各部落士卒向炎帝殺去,大破七旗陣,反敗為勝。

炎帝落荒而逃,不敢再戰。

3樓:長纓在手

阪泉之戰 (炎黃上古之戰)

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行的一次戰爭。阪泉之戰對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有重要意義。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佈區,儲存傳說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

阪泉之戰曾見載於春秋時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於內亂,周王出奔於鄭國,次年狐偃建議晉文公「求諸侯,莫如勤王」。 晉文公「使卜偃卜之,曰:

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後來司馬遷「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收集民間傳說並進行實地考察,參證文獻記載寫成《史記·五帝本紀》,復原了阪泉之戰的歷史過程。

戰爭背景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

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由此可知阪泉之戰發生於神農氏時代之末,由原始農業的發明所開創的全盛時期氏族制度早已走向衰落,為物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日益增多,給正常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威脅,社會分化日益加劇,氏族制度的習慣法對於調節社會矛盾已顯得無能為力了。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戰爭,旨先是親屬部落聯合在一起,結成聯盟,進而又結成範圍更大的聯合體,武力強大的黃帝部落用暴力征服不順從者,根據「以力為雄」的原則,成為享有很高威信的「酋豪」,很多較弱小的部落紛紛投靠,以求得保護。

然而活動地區相近的炎帝部落也在四方征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樣想佔有雄者的地位,為此,兩強相遇,黃帝、炎帝間終於發生了阪泉之戰。

這是華夏集團內部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屬部落間的一場爭雄的戰爭。因為據《國語·晉語四》記載,在口耳相傳的譜系中,他們的先祖都是從與有嶠氏互為婚姻集團的少典氏**出的女兒氏族,一個發祥於姬水,當即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遊西偏北的杜林,於今武功入渭。以姬水成者,即姬氏族,另一個發祥於姜水,在今陝西境內的渭水上游一帶,今寶雞尚有清姜河,以姜水成者,即姜氏族。

在數千年的歷史程序中,這兩個古氏族日益繁榮、昌盛,**出很多女兒氏族,發展成很多部落,除了留在祖居之地的以外也有不少支系四外發展,開闢新的生存空間。距今五千年前登上歷史舞臺的黃帝和炎帝,就是東向發展,到達今河北、河南的姬、姜兩古族的後裔。

黃帝,姬姓,傳說他都有熊,即今河南新鄭,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炎帝,姜姓,是發祥於姜水的那支古族後裔。不過由於兩漢之際,曾對傳說時代的古史系統進行了一次大整理,此後記載中多見「炎帝神農氏」的用語,因此長久以來,對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一方究竟是誰,曾有不少歧義。

傳統的說法是黃帝與「炎帝神農氏」作戰,因此近人提出這場大戰應是「炎黃之戰」,在北京延慶阪泉村建「炎黃聯合紀念碑」,這實為歷史的誤會。就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看,西漢以前的傳說中,炎帝與神農氏本不是一個人,如《五帝本紀》載阪泉之戰經過,說因神農氏世衰,對諸侯間相侵伐「弗能徵」,黃帝、炎帝才代之而起,互相爭戰。清代學者崔述注意到,「前文言衰弱,凡兩稱神農氏,皆不言炎帝,後文言征伐,凡兩稱炎帝,皆不言神農氏」,可知與黃帝戰者自為炎帝,與神農無涉;其後又有「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此處又不言炎帝,可知帝於黃帝之前者是神農,與炎帝無涉。

此後一些學者進而考證了「炎帝神農氏」這一用語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將阪泉之戰的黃帝、炎帝稱之為「黃炎」早在戰國典籍上就已流行了,而「炎黃」一語的出現較晚,代表了與「黃炎」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阪泉之戰是黃炎之間的戰爭,不能稱「炎黃之戰」。

還有研究者認為黃帝、炎帝既然同源共祖,姬、姜兩姓又世為婚姻,因而不應自相火併,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不是炎帝,而是伐滅了炎帝並襲用其名的蚩尤,或說阪泉之戰就是涿鹿之戰在傳說中的分化,訛傳。然而,黃帝、炎帝雖是遠緣親屬部落,但阪泉之戰時,距兩部落先祖從同一母氏族中**出來,又沿不同路線東漸之時已很遙遠了,到了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的發展已瓦解了血緣親屬同生共死的古老團結,形成「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的新觀念,那麼這種遠緣親屬部落間的爭雄戰爭應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這時的部落很多,戰爭也很多,有大量的考古發現為證,口耳相傳的歷史,在流傳過程中既會有分化,也會有綜合,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的某些記載即使有相通之處,也不能論定就是一場戰爭。

戰爭過程

由於參戰的兩個部落都有很強的實力,戰爭的規模頗為壯觀。漢代賈誼《新書》雲:「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於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呂氏春秋·蕩兵》也記述雲:「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

」《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大戴禮·五帝德》則雲:

「(黃帝)與赤帝(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從上述文獻記載來看,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了取得這次戰爭勝利,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他們不僅調動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聯合了其他部落作為盟軍,在這方面黃帝表現得更為出色。文獻中所記述的熊、羆、豹、貙、虎和雕、鶡、鷹、鳶並非猛獸飛禽,而是各部落圖騰的名稱。

大規模的戰役一共三次,廝殺地非常激烈。

開戰後,黃帝率領「熊、羆、狼、豹、貙、虎」六部軍隊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六部軍隊各持自己的崇拜物為標誌的大旗,黃帝作為六部統帥也持一面類似「大纛」之旗,列開了陣勢。首先,炎帝在黃帝沒有防範的情況下,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帥兵將炎帝趕回阪泉之谷,囑手下士兵只和炎帝鬥智鬥勇,不傷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斗七旗戰法。

炎帝火戰失利後,面對星斗七旗戰法,無計可使,一敗塗地,躲回營內不敢挑釁。黃帝仰慕炎帝的醫藥和農耕技術,決心與他攜手建立文明國家。他在炎帝營外擺陣練兵,千變萬化的陣法層出不窮,星斗七旗陣,讓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繚亂,在長達三年多的操練中,使各部的戰鬥力逐漸增強,而炎帝利用崖頭作屏障,只能觀望陣勢。

然而,黃帝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內,一邊以星斗七旗戰法練兵做掩護,一邊派人兵日夜掘進,早將洞穴挖到炎帝營的後方。忽一日,黃帝兵將突然竄出,偷襲了炎帝陣營,活捉了炎帝。

戰爭影響

黃帝在這場戰爭中,經「三戰然後得其志」,阪泉之戰以後,黃帝、炎帝連同分別從屬於他們的一些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新型聯合體的雛形,確立黃帝的領導地位,拉開了英雄時代的帷幕。而炎帝敗得心服口服,甘願稱臣,發誓不再與黃帝抗衡。阪泉之戰後,促使中國政治制度發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變革。

戰爭舊址

阪泉之戰的地點,《中**事通史》認為學術界尚未有定論,由於黃帝、炎帝是華夏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黃帝后來又被尊為中華民族共祖,他的業繢廣泛流傳,他的後裔更把這些英雄的故事連同祖居地的山名、水名、地名起遷徙到四面八方的新居地。根據地名的考訂,多認為與涿鹿之戰的發生地相距不很遠,所以關於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地點主要有在河北中部的「直隸保定說」;河北南部的「鉅鹿說」;河北西北部的「涿鹿說」或其附近的「延慶說」,以及在江蘇徐州的「彭城說」等。聯絡稍後發生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佈區的推斷可能較接近史實。

不過在以上各個地點,儲存傳說最多的卻是冀西北的涿鹿,此外還有北京延慶縣。從涿鹿、保安、懷來以至延慶,都處於冀西北的山間盆地中,這是由桑乾河、洋河沖積而成的寬谷,有適宜鋤耕農業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以狩獵的山林,聯絡有關傳說阪泉之戰可能就發生在這種有山、有泉、有平疇沃野的地理環境。炎帝后來所以和神農氏合併,是因為這一古族的經濟生活中農業佔較大比重,必生活在適宜農耕的地區,而黃帝族包括熊羆貔貅等長於狩獵的氏族,居地附近必有山林。

但是有人認為黃帝屬於遊牧民族之說卻是缺乏根據的,因為大量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距今2023年前遊牧民族尚未形成,除了所處於攫取經濟階段的採集狩獵民族外,一般處於農業、畜養業、漁獵、採集等多種經濟互相補充,但有所側重的階段。從黃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的記載看,黃帝族不僅從事原始農業,而且為了進行阪泉之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同時為了增強武力,將強悍的熊羆等六氏族有戰鬥力的人員編成氏族武裝,精心教練,更進一步爭取同盟者,作了充分準備後才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黃帝和蚩尤的決戰,黃帝 炎帝和蚩尤之間的戰爭過程

涿鹿大戰 黃帝勝,戰神刑天就是在那個時候被黃帝殺死。蚩尤戰敗,但是他是自殺的。上古時期,東夷九黎族不斷侵擾華夏聯盟領地,面臨生存危機,雖九戰連敗,經過炎黃二帝齊心,最終戰勝蚩尤,泰山封禪 反正你我都沒參加!人都不在現場,哪個曉得那麼具體嘛?黃帝 炎帝和蚩尤之間的戰爭過程 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

炎帝和黃帝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左右,炎帝和黃帝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200字左右

兩兄弟打架,黃帝贏了 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對後世有什麼深遠的影響 炎帝神農氏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製陶 繪畫,教民弓箭 獵獸 健身,教民制琴 教民 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 智 體 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炎帝神農氏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

黃帝和炎帝的姓和簡介,關於黃帝和炎帝的姓氏

黃帝,一般叫他軒轅黃帝,不過我看過一本書裡講他可能姓公孫,住在軒轅之丘,所以叫軒轅帝。他的主要功績是壯大部落,擊敗蚩尤,和炎帝一起完成了部落統一,而且他挺重視農業,有很多發明,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另外他也是分封制度的開始。炎帝,也就是神農氏,有說他姓姜。他和黃帝一起完成部落同意,發展生產力,所以我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