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古琴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
比如:琴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為孤形,代表著天;琴底為方形,代表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
古琴有十三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和閏月。古琴最初為五絃,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根弦。
周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琴鶴:謂以琴鶴相隨。比喻為官清廉。宋代蘇軾《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之一:「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
琴心劍膽:即琴和劍。古代文士常以隨身之物。
琴心,撫琴怡心;劍膽,倚劍仗膽。喻剛柔相濟,儒雅任俠。南朝梁元帝《法寶聯璧序》:
「箴與琴劍,銘自盤盂。」元代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琴,今稱古琴,或七絃琴。古琴的製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證的文字記載,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這四張琴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大的。
一、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質巨集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春秋時期的俞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後來,號鍾傳到齊國的賢明君主齊桓公手中。
齊桓公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對號鍾尤為珍愛。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
牛角聲聲,歌聲悽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二、繞樑
今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
她那悽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樑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唐人杜佑《通典•樂典》:「宋孝武大明中,吳興沈懷遠被徙廣州,造繞樑。其器與箜篌相似。
懷遠亡,其器亦絕。」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全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無法抗拒繞樑的**,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三、綠綺
綠綺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家徒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樑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
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樑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
「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
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李群玉《戲贈魏十四》詩:「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
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
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
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四、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家蔡邕(133-192)親手製作的一張琴。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果然音質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
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揚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儲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仲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命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這張焦尾琴。
西晉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鍾,楚莊有鳴琴曰繞樑,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唐代李白《聽蜀僧彈琴》詩: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號鍾、繞樑、綠綺、焦尾,因主人不同,而命運各異。如鐘聲激盪的號鍾曾為俞伯牙覓得知音,最終成為齊桓公的愛物;如孤雁長鳴、餘音不絕的繞樑像美女一樣無辜,它因迷得楚莊王不理朝政,最後落得個被捶為數段的下場;綠綺最浪漫多情,它曾伴著司馬相如向卓文君示愛,促成一段千古佳話;最悲壯也最幸運的是焦尾,當它作為一截桐木在烈火中哭泣尖叫,即將爆裂的時候,恰被正亡命江湖的蔡邕發現,蔡邕於烈火中搶出,重新賦它以琴體生命。
誰知道關於**或樂器方面的神話傳說或典故?
2樓:匿名使用者
一、絃樂器的起源傳說
墨丘利(mercury)是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使神。據說他在尼羅河畔散步時,腳觸一物發出美妙的聲音,他拾起一看,發現原是一個空龜殼內側附有一條幹枯的筋所發出的聲響。墨丘利從此得到啟發,而發明了絃樂器。
雖說後人考證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經有了絃樂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啟發。
二、管樂器的起源傳說
中國古代歷史記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有一位名叫做伶倫的**家,他進入西方昆化山內採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將其看做是有關管樂器起源的帶有神祕色彩的傳說。
三、中國古代**
中國最初的帝王———黃帝,是五千年前創造了曆法和文字的名君。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羲」的**家。據說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
他彈奏了張有五十弦的琴,由於音調過於悲傷,黃帝將其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絃。
此外,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還有一位名為神農的**家,他教人耕作,並發現了醫藥,據說是牛首人身。他創造了五絃琴,如果設想當時的**是使用五聲音階,那麼這是理所當然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蔡邕救琴
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發現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於對靈帝直言相諫。
靈帝很是氣惱:「他為什麼總是跟朕作對!氣死朕也!
」奸臣趁虛而入:「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謀反……」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於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樂器。在彈奏中如果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長彈箏,對箏很有研究,關於箏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
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捨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捨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箏,將他帶在身邊,時時加倍呵護。
蔡邕常常撫琴自嘆,家中的女傭見了,說:「先生的琴聲,總是顯得悲憤惆悵啊!」蔡邕尷尬笑笑:「呵呵,只是有感而發,無妨無妨。」
一次,女傭在廚房燒火,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噼裡啪啦」聲,蔡邕聽見了,獨自唸叨:「這清脆的爆裂聲……哎呀,不好!」說罷,連忙向廚房跑去,邊跑還邊喊:「快別燒啦!」
「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說著衝向爐灶,把手伸向火中,搶救這塊木材,一旁的女傭嚇壞了,驚呼:「啊!先生!您的手。」
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的在桐木上又吹又摸。
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留了下來。然後精雕細琢,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所以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讓蔡邕落魄他鄉;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專家,終於讓一身英華得以展現。這兩件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
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才能,併合理的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4樓:匿名使用者
楚王項羽帶領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回到垓下大營,此處四面俱是絕壁,並無村落居民。楚王依山紮寨,據險固守,任憑漢軍追到跟前也無法攻入。韓信指揮著幾十萬人馬將楚營四面團團圍住。
被圍困的楚軍,已成孤軍,軍中輜重丟失,糧草將盡,連日來又損兵折將,處於這樣險惡的環境之中,楚軍軍心開始浮動。
九月深秋,寒風瑟瑟,浸肌入骨。是夜,月光慘淡,寒星稀落,將楚軍大寨映得陰森森的如同地獄。單調的更鼓聲,使人聽了更覺悽慘,似報喪之聲。
忽然間,從漢營方向傳來斷斷續續的簫聲。這簫聲如泣如訴,低迴悲涼,時高,時低,時緩,時急,像是年邁的老母親在呼喚離家的孩兒,又像美麗的妻子在思念久別夫婿。簫聲飄過,漢營裡又起一片歌聲相和
有關於樂器的神話故事50字
5樓:水色
古箏的傳說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國就已經有箏了。那麼箏又是怎麼來的呢?這裡可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當時,秦國有一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有一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裡學習彈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裡,妹妹**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
兩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咔嚓」一聲,瑟被掰成了兩半。父親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愣住了:
只見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絃,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絃。他又急又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他唉聲嘆氣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撥,讓他吃驚的是,兩半瑟竟發出了更好聽的聲音。宛無義早忘了責備女兒,他把半邊瑟分別作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倒比原來好彈,也好聽了!
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
古典樂器是怎麼分類的中國古典樂器有哪些哪幾種是比較重要的
八bai音 就是我國最du早按樂器的製造材料來對樂器進zhi行分類dao的方法,最早見於 周禮回 春宮 答,分為 金 石 土 革 絲 木 匏 p o 竹 八類 金 類包括鍾 鈴 鎛 b 鏞 y ng 鐃 n o 笙鍾 頌鍾等 石 類包括玉磬 q ng 笙磬 頌磬 鳴球等 土 類包括壎 x n 缶 f...
有關中國古代描寫愛情的成語
詩詞小築為您解答 舉案齊眉 相敬如賓 白頭偕老 比翼雙飛 離魂倩女 解釋 倩女 美麗的少女。舊時指少女為愛情而死。篤新怠舊 解釋 猶言喜新厭舊。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至死靡它 至 到 靡 沒有 它 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雲心水性 指女子作風輕浮,...
有關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書,求中國古代天文學書籍
我國古代天文學有非常高的成就,自然會有浩如煙海的專著。提問中特製某一本著作,是不合理的。就我一名理科生淺薄的見解,至少有以下幾類 二十四史 對天文志,五行志,律曆志等等。當然,名字可能會略有不同,比如大名鼎鼎的 史記 的天文志就叫做 天官書 天文曆法專著,古代曆法精度有限,一般用上十幾二十年就要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