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洗掉紋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疼。2、時間長。
不可能一次性去除的,少則三五次,多則十餘次都是有可能的,剛開始的時候,一次和下一次的間隔大約是在幾天或者是一個星期左右,越到後面時間就可以略微長一些,可以一個月左右再去一次。但是如果是紋的特別嚴重,可能至少得花費將近半年的時間。半年時間來說,精力,物力都是一個不小的消耗,並且越到後面越痛,還要時刻注意消炎,不碰冷水。
想想都是一種折磨啊!
3、印記殘留。
總之,我想說,無論別人怎麼看,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但是如果有紋身想法的各位,一定要記住,有紋身的不一定是壞人,但是好人一定不去弄紋身。現在世俗的觀念還沒有完全的轉變,至少大部分人是反對或者是為歧視有紋身的人,所以不要輕易的去嘗試,一旦嘗試上後悔是需要付出百倍代價的。
現在紋身逐漸的向低齡化轉變,一些青少年開始接觸社會的不良風氣,自己的年少輕狂和不忿責任的行為比比皆是。紋身店也要恪守自己的行業準則,禁止給16歲以下或者是14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做紋身。
2樓:癲三
我是用硫酸塗抹的 沒過一會就起水泡了 像燒傷似的 現在恢復了像燙傷一樣
3樓:
可是這次沒有那麼幸運,因為字是線條狀的加上那個紋身師可能手藝也不怎麼樣,紋的太深了,我洗了4次楞是沒洗掉,硬生生白受了四次罪。
後來幫我洗紋身的師傅告訴我估計是洗不掉了,乾脆幫我紋一個別的圖案給蓋上算了,就不收錢了。我一聽也沒別的辦法了,只能這樣了,否則被誰看到都得解釋一下太麻煩了。最後在字上紋了一條小金魚,把整個名字都給蓋上了。
這就是我兩次洗紋身的經歷。洗紋身讓我明白了,紋身時可千萬不能衝動,一定要想清楚了,畢竟洗紋身可不是那麼舒服的事,花錢買罪是何必呢。
4樓:匿名使用者
在醫院洗的,面積比較大花來一萬多洗完時間要一年多
5樓:果碧靈
請問在哪洗的!我小孩也有紋身想洗!不知能洗淨嗎?
6樓:
我洗了是第三次,前兩次都是敷麻藥,但還是疼,第三次就沒用,洗後第二天就起水泡,痛的要死,但還是要堅持下去,自己選擇的路爬也要爬過去,加油
7樓:不是小孩呀
可以敷麻藥在洗會好很多,基本不疼,不敷麻藥受不了
8樓:咖啡特7米妖
我用裁紙刀燒紅了烙在手臂紋身上,一陣香氣撲鼻而來……一個月後褪了層皮,紋身不見了,恢復得像沒紋過一樣。
9樓:浮生
我就鐳射過一次,然後碰水發炎了,全爛了,現在看著比美鐳射之前都明顯,感覺鼓起來一樣,就沒有沾水的一點點地方淡化了
10樓:百變小卷卷
去了紋店洗的 200rmb,椅子沒捂熱就洗完了,拿鐳射打,人家不讓看 ,我先前以為是怕疼,擔心我會傷心之類的,結果我問為什麼,人家說怕鐳射打到眼睛裡對眼睛不好,是我想太多。
11樓:編號
找到了專業點的地方,洗了一直有感覺,這次腫也沒那麼快消,用的機器和一洗也不一樣,小哥說不用等那麼長時間,28天左右恢復好就可以再洗了,起了泡可以直接挑掉。
12樓:阿舞子
前幾次洗都比較勤,打掉的黑色素也多,大概一個月一洗。隨著年月的增加,洗紋身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大概三到5個月一洗。
13樓:以心
我是洗了半永久眉毛。這次我是去比較大的正規整容醫院洗,洗的時候敷了麻藥其實感覺還好,也可能是我這個人比較不怕痛哈哈哈,以我的慘痛經歷奉勸大家,真愛生命,遠離半永久。如果你還想紋眉可以先去看看洗眉吧 !
14樓:尹朶月
對於紋身而言,當決定紋的那一刻就沒有想過去洗掉,但是有洗過眉,那種疼就好比辣椒水進了眼睛,止不住的流淚。
15樓:
感覺沒有說的那麼疼,沒那麼誇張,就像打耳洞那種疼,但是比那種疼再輕一點,沒有那麼誇張的。
16樓:任性的公貓
每個人對疼痛感覺不一樣!但是**被燒焦,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燒,感覺可以想象!已經不是疼來形容了。
17樓:戎思晴
洗紋身對於疤痕體質的人來說很不好,小圖案還好,紋身比較大的話會留疤,就算是非疤痕體質,在經過幾次甚至十幾次的清洗之後,也難以保證**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沒錢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大學時候非常喜歡一個女孩子,對她表白的時候,她的眼神,我竟然在顫抖。從來沒覺得自己如此貧瘠,口拙詞窮,不高不帥,囊中羞澀,才疏學淺,沒一點底氣,眼睜睜地看著她從我面前經過,而我在原地怔了好久 之後是一種深深的屈辱感,從沒有哪一刻想要自己變更強,更優秀。而她的眼神,對我是一種鞭策,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
高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感覺監考還沒有平時嚴格,不過,不可以掉以輕心,考試的時候感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考完,和平常差不多。但是,高考可能會決定你的命運,想想,你考到什麼樣的學校,就會和什麼樣的人接觸,會改變你很多。高考,很重要。感覺很拼的,那種拼絕對是拼命級別的。為了提高,為了高考,為了自己,我們每天都暢遊在題海。我個...
遇到知音是怎樣一種體驗
俗話說知音難求,那麼遇到知音是怎樣一種體驗呢?知音一詞 於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兩位 知音 的友誼感動了後人,直至今天,人們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