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稀硝酸
1、學而時習之,不
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譯: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貪圖飲食的滿足、居室的舒適(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說話謹慎,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請教,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譯:溫習已知的舊知識,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譯: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立足與社會,四十歲時能通情達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歲能聽的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已經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譯: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愛真理勝於愛生命)。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舉一反三)
譯:(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麼也弄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告訴他(四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個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識)了。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譯: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10、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譯:古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然後去為國家、人民服務),現在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任用)。
2樓:丿浮誇
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白話釋義: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白話釋義: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白話釋義: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們,這是有益的。
同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當面恭維,背後誹謗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論語中關於感恩的句子有哪些?
《論語》中的經典句子
3樓:天使的星辰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過之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事嗎?人家一時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惱怒,這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著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為別人辦事時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時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對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去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而不會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8、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論語中所有關於仁的語句。 全部發上來。原文。
4樓:匿名使用者
1、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譯文:子游說:「我的朋友子張,他所做的事情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了,然而還沒達到仁。」
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3、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年輕的學生,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的家裡便敬愛兄長;為人謹慎、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賢德的人。這樣親身實踐後,有剩餘的時間精力,再去學習文獻。」
5樓:匿名使用者
仁這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克己復禮為仁
6樓:吾皇黑馬
《論語學而》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子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八佾》
4、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曰:
「禮後(於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與言詩已矣.」
7樓:黑鷹兩千職場之家
何為仁者?論語中孔子給出了非常簡潔直接的答案:
剛、毅、木、訥。
8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中關於仁的還挺多的比如
1.子翰言利,與命,與仁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太多了
9樓:李文林李倩
我不撒玻璃玻璃因我而死。鍍鋅板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不是在網上不覺得帶。
論語中的經典句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內
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容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朝聞道,夕死可矣。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的重點句,論語裡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1 填空 論語 是記錄 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四書五經 中的 四書 指 五經 指 生活中用來教育人們要謙虛,不要狂妄,不懂裝懂時,我們常引用 論語 十則中孔子的話 2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5分 論語 不慍 三省 罔 殆 3 判斷下列...
論語中的重點語句有哪些,論語裡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1 學而時習之,不 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學而 譯 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 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2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學而 譯 有道...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論語裡關於君子的句子!10條以上,最好帶意思的!
在孔子時代,君子一方面可以是實指的所謂的先進的 今之君子 另一方面也是虛指 並無明確具體指謂。孔子就曾經以君子作為一個主導形象 論語 述而篇 子曰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君子的出現是孔子面對禮樂崩壞而提出的一個範型式的生命樣式 請參看張巖在 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 中更加豐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