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如鉤
湯若望最大的貢獻是修訂了農曆,但是農曆絕不是他發明的,是我國幾千年來人民智慧的結晶。
2樓:
是明末清初時來中國的傳教士,德國人,西洋曆法是他當時引進到中國來的,經過康熙初年的歷法之爭,西洋曆法被康熙採納並全國推廣,後來演變成了中國的農曆,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使用的農曆就是當時的西洋曆法!
3樓:匿名使用者
是康熙時期的一個傳教士,鹿鼎記裡有記載
4樓:尤文名宿c羅
不是他修訂了我國的農曆
5樓:七夏芷
關**,沒有你要的內容
你可以去統計局查詢。。。
湯若望在中國都幹了些什麼?
6樓:佘夏陽
湯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教史和中國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他以虔誠的信仰,淵博的知識,出眾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華40餘年,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後最重要的耶穌會士之一。
他繼承了利氏通過科學傳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曆法修訂以及火炮製造等方面多有貢獻,中國今天的農曆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曆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曆」。
望採納!!!
湯若望與中國有什麼關係?
7樓:易書科技
中國文化與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匯,發端於明朝萬曆年間,即16世紀末葉。耶穌會士東來,叩開了封閉的「遠東的偉大帝國」的大門。他們來華的目的,固然是為了傳教,但同時也帶來了超出了宗教範圍之外的歐洲文化,客觀上促進了中西科學文化的交流。
有學者認為,對於歐洲來說,中國精神世界的真正發現者當屬利瑪竇,但第一個能夠接近中國皇帝且以中國朝廷大員的特殊身份傳播西學的,卻是德國耶穌會上湯若望。
湯若望原名約翰·亞當·沙爾·馮·貝爾(johann adamschall vonbell),「湯若望」是他後來抵達中國後另取的漢名。2023年,湯若望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科隆城。早年,湯若望在家鄉讀小學、中學。
2023年5月,隨著中學學業的結束,他少年時代的生活也便結束了。同年6月,湯若望離開家鄉科隆前往義大利,入羅馬城的日耳曼學院就讀。日耳曼學院是歐洲一所頗有名氣的學府,其教育目標,就在於培養既忠於教會,學業上又出類拔萃的貴族子弟,期望他們日後成長為有用的神職人員。
學習期間,湯若望正式參加了耶穌會,堅定了自己的終身信仰。
公元2023年新年伊始,湯若望向耶穌會總會長正式遞交了前往中國傳教的申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取得的成就,使羅馬的年輕神職人員心馳神往,許多人都願繼承利氏的事業,去奉獻天主賦予他們的生命與才智。這當然也是湯若望提出申請的初衷。
2023年底,他的申請獲得了批准。
2023年4月16日,是湯若望告別歐洲的日子。在金尼閣神甫的帶領下,湯若望與義大利、比利時、葡萄牙等國的20餘名耶穌會士乘船東來。經過艱辛的遠航,金尼閣一行終於在同年10月抵達印度的果阿。
在果阿逗留了幾個月之後,2023年5月,赴中國的傳教士們重新登程。金尼閣與鄧玉函同乘一船,湯若望與齊惟才(wenzeslaus pantaleon kir—witzer)搭乘另一條船,先後向中國南海方向進發。兩個月後分別在澳門登陸。
湯若望抵達中國之時,正是明王朝逐漸走向衰落之際。從抵華到明朝滅亡的20多年間,湯若望所做的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在中國安頓下來,潛心研習中國語言,逐步接近士大夫階層,為日後傳教做種種準備。
二、開始傳教。
三、在明朝崇禎皇帝抵禦外患的措施中,應聘參與了火炮的製造。
四、其天文學知識與才能得到初步的承認與發揮,因而被調入京城任職。
湯若望2023年進人中國內地,2023年抵達北京,2023年又奉教會之派前往西安傳教。2023年,鄧玉函在北京逝世,崇禎皇帝召湯若望進京,命他接替鄧氏參與修改曆法。當時,中國曆法已年久失修,經常出現差誤,修歷迫在眉睫地擺上了日程。
2023年,朝廷開設歷局(修歷治歷機構),主持編修曆法的是科學家徐光啟,參與此項工作的中國人有李之藻和李天經,外國人有鄧玉函、龍華民、羅雅谷。經過十幾年的共同努力,他們終於完成了《崇禎曆書》的編纂工作,共137卷。在這項浩大的工程中,由湯若望翻譯、撰寫的篇目有近20卷。
湯若望完成的自然科學方面的譯著或著作,總數大約有30種,計約70卷,如《民歷鋪註解惑》、《遠鏡說》《火攻挈要》(挈:qie,舉、提)等;此外,還有有關社會科學以及宗教方面的著作幾種,如《主制群徵》、《主教緣起》、《真福訓詮》、《崇一堂日記隨筆》等。除了著書立說之外,湯若望還曾為中國朝廷製作過多臺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儀器,受到中國皇帝的賞識。
2023年,明朝覆亡.清兵人關。湯若望沒有離開北京,他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與清人打交道,表現出理智、膽略和責任感,從而贏得了清廷的信任,並得到清廷的保護。他本人也願為清廷效力。
同年7月,他向朝廷進呈了三件儀器:渾天星球一架,地平日暑(rìguǐ: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也叫日規)一件,望遠鏡一臺。
同時,他還呈遞了曆書範本一冊,指出了舊曆的7大謬誤。三個月之後,清廷正式任命湯若望為欽天監監正,諭旨(yùzhǐ:皇帝對鉅子下的命令、指示)中說:
「欽天監信印,著湯若望掌管。凡該監**俱為若望所屬。嗣後一切占候事宜,悉聽掌印官舉行,不許紊亂。
」由此可見朝廷對湯若望的無比信任。湯若望成了中國歷史上欽天監第一任洋監正,由此開創了西洋人在中國執掌觀象臺之初始。
由於湯若望參加過《崇禎曆書》的編寫工作,而且儲存了大量刻版,因此便有機會利用這些條件對曆書進行修補。順治(清世祖福臨年號)二年(2023年),他自己出錢編輯刻印了《西洋新法曆書100捲進呈朝廷。《西洋新法曆書》包括著作28種,其中,署湯若望名的有7種,由湯若望撰寫而由他人校訂的有6種,由其他人撰寫而經湯若望校訂的有10種,可見他為此付出的勞動與艱辛。
作為欽天監洋監正,湯若望的工作具有開拓性意義。繼他之後擔任此職的,除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外,還有法國傳教士宋君榮、德國傳教士戴進賢等多人。
湯若望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受到中國士大夫的尊敬。被朝廷封官之後,他即開始著官服,在服飾上徹頭徹尾地中國化。順治皇帝親政前,便對湯若望懷有一種特別的親情,把他視為長輩,稱他為「瑪法」(滿語,意為尊敬的長輩)。
湯若望學貫中西,博聞多能,是少年天子的良師益友。2023年,順治皇帝親政,對湯若望恩寵有加,連續授予他三個頭銜:同議大夫、太僕寺卿和太堂寺卿,官拜三品。
2023年,又授予他「通玄教師」稱號,加俸一倍。湯若望的本來願望,是想在中國弘揚天主教,不想卻因其在西學上的精深造詣和對事業的一片忠誠,受到了祟禎、順治和康熙三位帝王的賞識與信寵。有些中國學者甚至認為:
湯若望對於清世祖福臨,「猶魏徵之於唐太宗」(魏徵,唐初政治家,著名諫臣)。
當然,由於種種原因,湯若望晚年,也曾遭遇過挫折和磨難。他被革除官職,關進大牢,險些送命。2023年8月15日,湯若望逝世並安葬於北京。
康熙皇帝親政後,湯若望的冤案得到昭雪,皇帝還親自為湯若望撰寫了祭文,文中寫道:「爾湯若望來自西域。曉習天文。
特畀(bì,給、給以象歷之司。愛(yuán,於是)錫(虹,賜給)通微教師之號。遽(jù,突然)爾長逝。
朕(zhèn,皇帝自稱)用悼焉。特加恩恤(xù,喪事、葬儀)。」祭文篆刻在湯氏墓碑的正面右側,左側是祭文的滿文譯文。
墓碑正中書有「『耶穌會士湯公之墓」幾個大字,背後還有祭文的拉丁譯文。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天文學家有哪些?他們各有什麼突出貢獻?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
9樓:匿名使用者
10樓:笨笨的家園
羲和,中國遠古時代天文曆法學家。
甘德,戰國時代天文學家。
石申,戰國時期魏國天文學家。
賈逵(30~101),東漢時天文學家、經濟學家。
張衡(78~139),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劉洪,東漢末天文學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時代天文學家。
祖沖之(429~500),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劉焯(544~610),隋朝天文學家。
李淳風(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學家、數學家。
一行(本名張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和佛學家。
曹士為(生卒年不詳),曆法家,活動於唐德宗建中年間。
樑令瓚(),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
蘇頌(1020~1101),宋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楊忠輔(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學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學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邢雲路(),明代天文學家。
徐光啟(1562~1633),明末傑出科學家、天文學家。
薛鳳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數學家、天文學家。
王錫闡(1628~1682),明清之際民間天文學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李善蘭(1811~1882),清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中國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的歷史有什麼益處啊
近代歐洲 日本是從封建領主制度過來的,官職被封建領主壟斷並世襲,社會精英們當官沒有門路,許多人當了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成了氣候,終於推翻了封建領主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科舉制度使大量人才當官。當資產階級,從事農工商產業面臨被官家敲詐的問題,人們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拼命讀書考科舉當官。官就...
對中國歷史重大的影響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人是?
這是 秦半兩 錢,秦半兩 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秦半兩 奠定 圓形方孔 的古錢幣造型。圓形方孔 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這個最終統一...
哪些電視劇是對學歷史是有幫助的對學歷史有好處的電視劇或電影
東周 孔子 孫子 屈原 東周列國 分為 春秋篇 戰國篇 秦 秦始皇 亞視1986版 陳勝王 漢 漢劉邦 漢武帝 1997版 及其 公僕版 漢武大帝 2004版 司馬遷 王昭君 1987版 漢宮飛燕 蔡倫 張衡 三國兩晉南北朝 諸葛亮 三國演義 隋唐 隋唐演義 1996版 貞觀之治 武則天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