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柳永閱讀答案反應詩分人什麼情感

2021-05-05 14:50:41 字數 4861 閱讀 9107

1樓:313傾國傾城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後面的問題。

八聲甘州 柳 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1.上片中,詞人抓住了哪些典型的景物來渲染蕭條、冷落的氣氛?請分析一下。

2.下片中,詞人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點?請分析一下。

【答案】:

詞人抓住「瀟瀟的暮雨」「悽緊的秋風」「冷落的關河」「當樓的殘陽」「衰敗的紅花綠葉」等悽清的景物渲染了蕭條、冷落的氛圍。

2.①抒發了詞人的羈旅之悲和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②在抒情方式上,詞人直抒胸臆,巧妙的是詞人善於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高遠眺,卻偏想故園之閨中人,應也是登樓望遠,佇盼遊子歸來。使思歸之苦,懷人之情表達得更為曲折動人。

2樓:貓貓獨韻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

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賞析詩歌 八聲甘州(柳永)

3樓:小白家裡小白

賞析:詞中表達了作者常年宦遊在外,於清秋薄暮時分,感嘆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這種他鄉做客嘆老悲秋的主題,在封建時代文人中帶有普遍意義。但作者在具體抒情上,具有特色。

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從上片寫到的景色看,詞人本來是在登高臨遠,而下片則用「不忍登高臨遠」一句,「不忍」二字領起,在文章方面是轉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故鄉太遠是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更是引起相思的淒涼景物,自然使人產生不忍的感情。「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實際上這是全詞中心。

詞的下片由景轉入情,由寫景轉入抒情,寫對故鄉親人的懷念,換頭處即景抒情,表達想念故鄉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鄉思的矛盾心理。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這兩句向自己發問,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鄉的悽苦之情,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歷。捫心問聲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

問中帶恨,發洩了被人曲意有家難歸的深切的悲哀。

全詞一層深一層,一步接一步,以鋪張揚厲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現了登樓憑欄,望鄉思親的羈旅之情。通篇結構嚴密,迭宕開闔,呼應靈活,首尾照應,很能體現柳永詞的藝術特色。

原詩:《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代: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闌 一作:欄)

釋義: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

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註釋:1、瀟瀟:風雨之聲。

2、一番洗清秋:一番風雨,洗出一個悽清的秋天。

3、霜風悽緊:秋風淒涼緊迫。霜風,秋風。悽緊,一作「悽慘」。

4、是處紅衰翠減:到處花草凋零。是處,到處。紅,翠,指代花草樹木。語出李商隱《贈荷花》詩:「翠減紅衰愁殺人。」

5、苒(rǎn)苒:漸漸。

6、渺邈:遙遠。

7、淹留:久留。

8、顒(yóng)望:抬頭遠望。

9、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天際識歸舟,雲中辯江樹。」

10、爭:怎。

11、恁(nèn):如此。凝愁:憂愁凝結不解

作者簡介: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景祐元年(2023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八聲甘州》表達了詩人的怎樣思想感情

4樓:匿名使用者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

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柳永《八聲甘州》抒寫的主要情感內容是

5樓:

八聲甘州 ·柳永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閒愁。

這首傳頌千古的名作,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減唐人高處」(蘇東坡語)。

「柳永」的《八聲甘州》中的下片,抒發詞人什麼的感情?在抒情上有何

6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

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詞中表達了作者常年宦遊在外,於清秋薄暑時分,感嘆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這種他鄉做客嘆老悲秋的主題,在封建時代文人中帶有普遍意義。但作者在具體抒情上,具有特色。

詞的上片寫作者登高臨遠,景物描寫中融注著悲涼之感。一開頭,總寫秋景,雨後江天,澄澈如洗。頭兩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對」字作領字,勾畫出詞人正面對著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洗」字生動真切,潛透出一種情心。「瀟」和「灑」字,用來形容暮雨,彷彿使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雨的動態。

接著寫高處景象,連用三個排句:「漸霜風悽慘,關何冷落,殘照妝樓。」進一步烘托淒涼、蕭索的氣氛,連一向鄙視柳詞的蘇軾也讚歎「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疇《侯鯖錄》)。

所謂「不減唐人高處」,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壯闊大;淒冷的寒風和著瀟瀟暮雨緊相吹來,關山江河都冷落了,殘日的餘輝映照著作者所在的高樓,所寫的每一個景色裡,都滲透著作者深沉的感情。這三句由「漸」字領起。雨後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身上的感覺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淒涼。

「關河」星是冷落的,詞人所在地也被殘陽籠罩,同樣是冷落的,景色蒼茫遼闊,境界高遠雄渾,勾勒出深秋雨後的一幅悲涼圖景,也滲透進了天涯遊客的憂鬱傷感。「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這兩句寫低處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這既是景物描寫,也是心情抒發,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變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許多感觸,何況又是他鄉做客之人。作者卻沒明說人的感觸,而只用「長江無語東流」來暗示出來。詞人認為「無語」便是無情。

「惟有」二字暗示「紅衰翠減」的花木不是無語無情的,登高臨遠的旅人當然更不是無語無情的,只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對長江水的指責無理而有情。在無語東流的長江水中,寄託了韶華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詞的下片由景轉入情,由寫景轉入抒情。寫對故鄉親人的懷念,換頭處即景抒情,表達想念故鄉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鄉思的矛盾心理。從上片寫到的景色看,詞人本來是在登高臨遠,而下片則用「不忍登高臨遠」一句,「不忍」二字領起,在文章方面是轉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

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故鄉太遠是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更是引起相思的淒涼景物,自然使人產生不忍的感情。「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實際上這是全詞中心。「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這兩句向自己發問,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鄉的悽苦之情,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歷。捫心問聲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問中帶恨,發洩了被人曲意有家難歸的深切的悲哀。

有問無答,因為詩人不願說出來,顯得很含蘊。一個「嘆」字所傳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緒,和回顧茫然的神態,準確而又傳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又從對方寫來,與自己倚樓凝望對照,進一步寫出兩地想念之苦,並與上片寂寞悽清之景象照應。雖說是自己思鄉,這裡卻設想著故鄉家人正盼望自己歸來。佳人懷念自己,處於想象。

本來是虛寫,但詞人卻用「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樣的細節來表達懷念之情。彷彿實有其事,見人映己,運虛於實,情思更為悱側動人。結尾再由對方回到自己,說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後,肯定會埋怨自己不想家,卻不知道「倚闌」遠望之時的愁苦。

「倚闌」、「凝愁」本是實情,但卻從對方設想用「爭知我」領起,化實為虛,顯得十分空靈,感情如此曲折,文筆如此變化,實在難得。結尾與開頭相呼應,理所當然地讓人認為一切景象都是「倚闌」所見,一切歸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動地表現了思鄉之苦和懷人之情。

全詞一層深一層,一步接一步,以鋪張揚厲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現了登樓憑欄,望鄉思親的羈旅之情。通篇結構嚴密,迭宕開闔,呼應靈活,首尾照應,很能體現柳永詞的藝術特色。

賞析詩歌八聲甘州(柳永)

賞析 詞中表達了作者常年宦遊在外,於清秋薄暮時分,感嘆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這種他鄉做客嘆老悲秋的主題,在封建時代文人中帶有普遍意義。但作者在具體抒情上,具有特色。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題目。7分八聲甘州柳永對瀟瀟暮

小題1 遊子功業無成的苦悶 或懷才不遇 小題2 首句以一個 緊 字突出了雨後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接著以關河 夕陽之冷落,展現驟雨沖洗後蒼茫浩闊 清寂高遠的的江天景象。這三句由遠而近地描繪了雨後深秋的暮景,點染了遊子的孤獨 淒涼的滿懷愁緒,情景交融。其氣象巨集闊,境界高遠雄渾,筆力蒼勁,可與唐詩媲...

八聲甘州中的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啥修辭

無語了,暗喻的概念,你在哪查的啊!無語!你的那個概念明明就是明喻!肯定這句是有擬人的嘛!至於理解為暗喻也是可以接受的,長江水為本體,省略喻體流逝的年華 抒發柳永羈旅的悲情 其實說是比喻不錯,擬人也是對的,擬人其實也是比喻的一種啊,比喻分為擬人和擬物,也可以分為明喻和暗喻,僅此而已。寓情於景,以江水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