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lim dea。語調大致為一聲,三聲。
喝茶是我們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喝茶的好處非常多,經常喝茶能給身體帶來很多有益的變化,比方說延緩衰老、消食以及改善記憶力等,但最好是每天喝1~2次,一次3~5克最佳。
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據英國的一次調查表明,兒童經常飲茶齲齒可減少60%,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
茶葉的抗老化作用是維生素e 的18倍以上。
2樓:熱火焰鳥
貌似有很多種讀法 偶列舉兩個
第一種正常的是「淋得」(喝茶)(lin,後面m音;dei,後面ei音)
第二種是「甲得」(吃茶,也算喝茶)(jia,第3音;dei,後面ei音)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金桃排案
喝茶,這邊河洛話一般地說成:吃茶(諧音:jia die;各3,不會標聲);或者:飲茶(文讀:yim die;口讀:lim
die )。飲茶文讀文氣些,少用;飲茶口讀土氣!也用得少;最常用還是:吃茶。這是我這邊河洛語情況。
4樓:匿名使用者
啉茶 lim-te5
5樓:地跡
jie第三聲 dei第二聲
福建人喝茶有什麼禮儀方面的講究嗎?
6樓:唯美
福建茶文化:「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
通過這句話,大概就能瞭解茶對福建人的重要性,來過福建,尤其是閩南地區的人來說,每到一家串門、做客或者談業務,首先進門煮水泡茶,是必須的一個經過。在福建很多地方形成了早上和晚上都飲茶的習慣,這個是福建人的茶道。
福建人喝茶講究什麼?
福建人喝茶最講究的是「水」,做為一個福建人,在我的印象中,泡茶水跟自來水有很大區別,首先泡茶的水一定要是山泉,天然的那種。
茶桌上,閩南人喜歡用小杯,閩北人則喜歡大碗茶。
閩南人茶禮:
叩手禮,當別人給你倒茶時,為了表示敬意,用手指輕叩桌面數下。
主人倒茶給客人,主人不能先端杯,要等客人端杯後自己方能端杯。這個跟喝酒的「先乾為敬」恰恰相反。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年齡大小。
7樓:匿名使用者
也沒什麼講究,就一點,福建人喝茶不是為了解渴,大多是解悶,邊抽菸邊品茶,所以茶杯很小。主人倒茶的時候,客人應該以兩根手指(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輕輕敲打兩下,表示尊重!這裡面有個小典事,我就不說了,很羅嗦呵呵……忌諱應該沒有,不過要記住,端著茶杯的時候不要講話,想說什麼話要先把茶杯放下後再說。
這是一種禮貌!我也是福建人……
洛帶古鎮有什麼好玩的呢?
8樓:帥帥的祈福哥
有很多小的景點,也不是很特別。從上到下的順序
1、三百梯【就是在矮山上的長長的石梯】
2、牌坊
3、廣東會館【這裡面有傷心涼粉,但有點貴】
4、字型檔塔【字型檔塔對角巷子裡有捏泥塑的,這一團賣天鵝蛋的比較多】
5、醒酒樁
6、巫士大夫第【沒什麼好玩的裡面】
7、江西會館,五鳳樓廣場
8、湖廣會館【又叫禹王宮,裡面貌似有博物館】
9、甄子場【這一團有個賣武大郎燒餅的,其實是武太郎,當然你不在乎也沒什麼,自我感覺味道不錯】
一、洛帶古鎮簡介:
洛帶古鎮地處成都市龍泉驛區境內,是四川省打造「兩湖一山」旅遊區的重點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重點小城鎮、成都市重點保護鎮、成都文化旅遊發展優先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作為世界客屬第二十屆懇親大會的核心分會場之一,洛帶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天下客家」的定位也得以確立。洛帶古鎮位於成都市龍泉鎮北10公里,坐落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二峨山麓,建於三國蜀漢時期,傳說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
洛帶古鎮文化底蘊非常厚重,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儲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可以說,洛帶古鎮就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移民史,極具歷史、建築、文化、科學價值。2023年10月,洛帶古鎮入選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小鎮。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鎮是一個客家古鎮,於三國時期建鎮,相傳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帶」,後因「落」「洛」同音,後人取鎮名為洛帶。唐宋時,洛帶隸屬成都府靈泉縣,排名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洛帶鎮的出名是近年來的事,吸引人之處則是生活在這裡的客家人、特色的美食以及濃郁的客家風情。
二、洛帶古鎮特色:
洛帶鎮俗名甑子場,是成都東山五場之一。這裡依山傍水,背靠龍泉山,面臨成都平原。洛帶鎮歷史悠久,相傳漢代既成街,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興市鎮內黃家河自東向西繞鎮而去,狀如一帶水流洛洛。
洛帶鎮是成都東山客家人聚居之地。至盡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是清朝前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從一東福建遷移而來的客家人。客家人的勤勞,誠樸的性格在曠無人煙,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墾荒務農,世代創業。
使得洛帶古鎮至今保留著客家人的鄉音、鄉貌、鄉情、鄉風。有人把洛帶稱為西蜀客家第一鎮,一點也不為過。
洛帶鎮內傳說眾多、古蹟遍地。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廣東、江西、湖廣、川北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公園坐落其中,又被人們稱為「客家名鎮、會館之鄉」。
如今居住在鎮上的2萬多居民中,有90%以上的居民為客家人,至今仍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全鎮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以老街為中心,而洛帶鎮周圍十幾個鄉(鎮、街道辦)還聚居著約50萬客家人,約佔當地人口總數的八成以上。
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中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5次大規模的南遷,於中國南方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至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佈的基本範圍。主要分佈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人口數達5000萬以上,佔漢族人口的5%。
四川是中國5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數量在200萬以上,其中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老移民的後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東山區域,學術界統稱「東山客家」。至今仍有150餘萬人能講客家語言,並保持客家的風俗習慣。
這個小鎮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成都壩子最大的一方客家文化「碼頭」,來自廣東、湖廣、江西、川北等地的客家人,經過許多代,依然保持各自的傳統、語言、習慣,成為川人中的特色一族,而且,還儲存了帶有客家人風格的建築———客家會館。尚儲存的會館有:廣東會館、川北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等,其中廣東會館規模最大,也最能代表會館建築特徵。
洛帶鎮的三條街道將小鎮組成一片樹葉狀。客家人講究飲茶,這裡喝茶的講究絲毫不遜於成都市區的大茶樓。小天井似的院子,假山、枯石、盆景、植物,古樸的建築,斑駁的樹影,幾杯香茗,三五老友,十幾張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很是悠閒。
當地客家人的傳統習俗是"火龍節",據說其舞龍燒龍的傳統源自江西籍劉姓客家人,定居洛帶之後,將這一傳統引入了洛帶及周邊地區,至今劉姓家族仍聚居在洛帶鎮寶勝村,以扎龍舞龍為業,最後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舞龍程式:接龍、祭祖、迎龍歸巢、殺雞出龍、舞龍點睛等 。
9樓:馮麗麗
1、客家水龍節
每年7月下旬為客家潑水節,青壯年男舞龍者頭戴頭巾,上身赤裸且有龍形文身,下身著短褲,腳穿草鞋。女舞龍者則頭戴花環,身著短褲、肚兜。當祭祖儀式司儀發出「舞彩龍」的號令時,舞龍者上下騰挪、左右挪閃,周圍群眾則用面盆、水槍等盛水器具向舞龍者和龍身潑水。
2、古蹟勝多
洛帶古鎮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和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眾多的民間傳說、歷史遺蹟、客家會館。古鎮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風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柴市巷、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為代表,現存的建築多系清末民初風格。此外,鎮內還有藥王廟、**教堂、煙霞洞、紅豆林、玉帶湖等多處古蹟勝景。
3、文化底蘊厚重
鎮上居民客家人佔9成,故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洛帶古鎮文化底蘊非常厚重,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儲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可以說,洛帶古鎮就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移民史,極具歷史、建築、文化、科學價值。
主要有兩條街區,上街和下街。有寺廟,會所,古塔,甄子場,八方井。配套的周邊還有中國藝庫,洛水溼地等,還是比較適合週末一日遊。去洛帶一定要品鑑一下當地最出名的傷心涼粉和油燙鵝。
10樓:花間
洛帶古鎮好玩的地方:玉黛湖、金龍寺、客家美食街區等。
1、玉黛湖。
玉黛湖休閒帳篷節以800頂的帳篷數量打破了當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首屆玉黛湖新春民俗廟會實現當日遊客接待量5萬餘人。諸項活動或引導時尚流行的**概念、或倡導自由休閒的生活理念、或推廣博大精深的傳統民俗文化,得到了眾多遊客的好評。
2、金龍寺。
據《四川通志》和《簡州志》所載:金龍寺是柏茂山頂歷史久遠的一大佛寺,是四川盆地東緣的一大名勝。據傳,有關金龍寺的由來,源於當地民間柏茂山為白龍化身的古老傳說,因此,柏茂山又稱金龍山。
3、客家美食街區。
客家美食是指東江客家菜,它與潮菜、粵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客家鹽焗雞、客家釀豆腐和紅燒肉。
與潮菜比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鹹、熟」,而這又與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習慣有關。
11樓:
玉黛湖休閒帳篷節以800頂的帳篷數量打破了當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首屆玉黛湖新春民俗廟會實現當日遊客接待量5萬餘人。
洛帶古鎮文化底蘊非常厚重,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儲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間變化豐富。
小鎮裡有一些特色飾品小店,客家特色菜店,遠離城市的喧囂。其實在這個社會生活中充滿了壓力無法釋懷。自己可以去旅遊放鬆心情。
12樓:雞蛋加灌餅
可以逛逛千年老鎮,吃吃當地的小吃挺好的。現在的洛帶古鎮,除去這些古老的建築外,已經成為了城區的一部分。古鎮裡有好多臨街的茶館。
13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四川成都東山的洛帶鎮是一個客家古鎮,於三國時期建鎮,原名甄子場,傳說是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小鎮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帶」之名,後演變為「洛帶」。唐宋時,隸屬成都府靈泉縣,排名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洛帶鎮位於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的交接處,南距成都市龍泉區區府所在地8km ,西距成都18km。
現在是成都市向東發展的主體區域。外環路繞洛帶而過,新建的成洛路為成都市的城市幹道高速,洛帶與成都連為一體。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隨著「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從沿海地區遷到了成都東郊的洛帶鎮。在此之後,洛帶鎮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小鎮,而被稱為「西部客家第一鎮」。
洛帶鎮人口2.3萬,90%以上為客家人,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洛帶鎮內傳說眾多、古蹟遍地,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湖廣、川北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公園坐落其中,又被人們稱為「客家名鎮、會館之鄉」。
目前,該鎮隸屬於成都市龍泉驛區,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重點鎮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鎮中發展迅速,現鎮上有許多特色小吃與土特產,如:
傷心涼粉、古鎮老臘肉、天鵝蛋等,深受廣大遊客喜愛。
客家,在客家語與漢語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原有「客戶」之意,系與當地土著居民的對稱,後相沿成為自稱。以洛帶鎮為中心,周圍十幾個鄉鎮還聚居著約50萬客家人,約佔當地人口總數的八成以上,他們以是否會說客家話、祖先神位寫法和家族**作為文化認同的標誌。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規模的南遷,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遷徙在清康乾之際,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自贛南、粵東、粵北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被稱之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進運動」,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於這次西進運動。
四川是全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數量在200萬人以上,其中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移民的後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東山區域,學術界統稱「東山客家」。至今仍有150餘萬人能講客家語言,並保持客家的風俗習慣。
洛帶每年會舉行水龍節,火龍節,由2023年開始起舉行客家祭祖活動。
閩南話是怎麼來的閩南話怎麼說?
閩南話是怎麼來的?據歷史資料記載 以黃河 洛河為中心的中原河洛地區,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史記 閩南話閩南話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或臺語,閩南話使用人數大約6000萬左右,閩南話主要分佈於福建南部的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大田 尤溪和西部的龍巖 漳平等市縣,以及臺灣大部分地區,使用人口近3000萬人。...
閩南話「傻」怎麼說,閩南話「傻」怎麼說
傻 來,在河洛話中有兩個發音,自一個發 siao 一個bai發 so。這兩個音幾乎都 du在同等機會使用zhi。憨 這字,有個dao音 ong,此間認為這音對應 憨 的口讀音,義指 天真,傻。如小孩辦錯事顯得過分緊張時,父母會愛憐地說句 憨狗 諧音 ong gao 驚嘛個 義 傻小子,怕什麼 憨 閩...
閩南話字寫的很水怎麼表達
字寫的很水,這邊一般地說成 字寫得好帥 諧 ri3 xie3 dii2 ho4 sui4 或者 字寫格好帥 格 諧音 gao或ga,取2聲調 通常不太會說寫字很 水 漂亮 吧.水 是比較通俗的說法,而且是形容人或事情的,具體行為用 你的字寫得很好 li1 ei li4 xia1 ga jin h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