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謀士排行榜

2021-05-26 18:23:00 字數 5479 閱讀 6136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群雄紛爭、百家爭鳴的時代,謀臣策士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中大顯身手。

第一、孫武。憑一部《孫子兵法》便可排行第一,經過兩千多年,歷代都有研究,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世界廣泛傳播,對後世影響之深遠,可謂後無來者!

第二、趙奢。秦國進攻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趙王問廉頗:「可以去救援嗎?

」廉頗說不能,又問樂乘,回答與廉頗一樣,後問趙奢,趙奢說:「閼與交戰如兩隻猛虎打架,凶猛的那個可以得勝。」於是趙王拍趙奢去援救。

第三、李斯。戰國末期著名謀士,從底層一步步爬上政治頂峰,輔佐嬴政登上大位,後勸說秦王滅諸侯、成帝業,在秦王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朝統一後,傳國玉璽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就李斯親自刻上去的。

第四、蘇秦。是合縱六國的主要人物,曾獨自遊說諸國,說韓、說魏、說齊、說楚、憑著自己一張嘴,攪得天下大亂,改變當時世界的格局走勢,是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2樓:x鯊魚辣椒

基本上都是鬼谷子門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十大謀士

第一、呂不韋。奇貨可居,商人謀國,一度讓號稱古今一帝的始皇帝稱父。

第二、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人稱「春秋第一相」。

第三、蘇秦。合縱六國以抗秦,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第四、商鞅。入秦變法,是秦國逐步強大超越六國的關鍵,為後期秦始皇統一奠定了制度基礎。

第五、范蠡。為勾踐稱霸天下,又能急流勇退,商界始祖人物。

第六、張儀。連橫之計,破六國合縱。

第七、晏嬰。齊國三朝名臣,後世外交家的偶像。

第八、公孫衍。曾發動五國攻秦,一度號稱掌五國相印。

第九、李斯。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加強君主集權等都對封建制度影響深遠,治世能臣,缺點是私心重。

第十、范雎。遠交近攻、長平之戰**、策劃戰神白起之死。

中國古代軍事家排名(前十名)

4樓:匿名使用者

1、項羽

楚國下相人,名將項燕之孫,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楚漢戰爭期間雖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2、霍去病

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人,為衛青之甥。一生四次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年僅24歲。

後追諡為景桓侯。

3、衛青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

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

4、班超

字仲升,東漢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班超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

5、孫臏

本名孫伯靈,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出生於阿、鄄之間,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並著《孫臏兵法》。

6、韋睿

南朝梁武帝時名將。早年任上庸太守,齊末隨蕭衍起兵,「多建策,皆見用」。505年督軍北伐,攻下北魏小峴城,隨即進軍合肥。

這時魏將楊靈胤率五萬人前來救援。韋睿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兵,斬俘萬餘人。

506年解鍾離之圍,因功進爵為侯,任右衛將軍。史載韋睿仁民愛物,「士卒營幕未立,終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北魏人怕他,稱為「韋虎」,一生廉潔,家無餘財。

7、白起

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8、徐達

明朝開**事統帥,字天德,2023年參加農民義軍,2023年大敗陳友諒。2023年任左相國。2023年消滅張士誠,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明初,他多次率軍遠征漠北等地,戍守邊疆,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

9、郭子儀

中國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論實踐者,唐代著名軍事家。安史之亂打敗史思明,收復洛陽、長安,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85歲的高齡辭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10、李牧

先在趙國北部抗擊匈奴,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胡三省注《通鑑》時將李牧被害與趙國滅亡聯絡在一起:

「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

5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說的大軍事家,而不是偉大的軍事家,也就是說單隻就軍事說事,不以道德、品質或其它因素為準。

即使只談軍事,要說誰是誰不是,也得有個標準,否則各人說各人的,成百上千的人也可被舉出來,且可能都有理。竊以為大軍事家至少應該有以下三個標準:

一,首先是必須有實戰績業的,不能只說沒練,否則,誰知道是不是趙括式人物。同時還得是在軍事中獨當一面的,否則,如果只是受別人指揮的,就說不清誰是大軍事家了,究竟是他還是指揮他的人。

二,作為大軍事家,在其戰鬥經歷中應該沒有因自己的錯誤而大敗的記錄。如果把多打敗仗的人當作大軍事家,只能是一種玩笑。所以,大軍事家應該是不敗的,有勝利的條件必勝,無勝利的條件則避之或儲存實力。

但如因外界不可抗拒力造成失敗,則應具體分析。

三,在戰略上或戰術上應有創新。戰爭環境千變萬化,在具體的情況下,總有些新問題出現,應該以新方法去解決。如果只知按成套的兵法去打仗,或糊里糊塗地打,那不能算個真正的大軍事家。

以此標準,以下人物可以認定是大軍事家: 孫臏、白起、李牧、韓信、衛青、周瑜、劉裕、李靖、岳飛、戚繼光。這十位都能符合前面說的三條件。

下面分別予以說明。其中第一二兩點比較清楚,唯第三點有時需多說幾句。

十大軍事家之一孫濱。戰國時齊人。曾與龐涓同學,後龐涓為魏國大將,騙孫臏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所以,被稱孫臏。後祕密回齊國,因殘疾不能為將,被任命為軍師,是實際上的指揮員。

他指揮的著名戰役有二: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魏國攻趙國,向齊國求救,孫臏沒有率軍去趙國,而是攻入魏國,魏軍不得不回軍。

在桂陵齊軍戰勝魏軍。在十多年後,魏國攻韓國,韓國向齊求救,這次孫臏指揮齊軍佯攻魏國首都,魏軍急返,在馬陵齊軍大勝魏軍,魏軍大將龐涓死。

在這兩次戰役中,用了「圍魏救趙」計策,這是孫臏首創。被後來的軍事家反覆使用,往往都有好效果。其次,這兩次戰役中都還有「圍城打援」的意圖。

古代冷兵器時代,攻打高大的城牆困難很大,佯裝攻城,而利用有利的地形打擊急速趕來的援軍,則是一個很聰明的策略,一直到解放戰爭中仍反覆被使用。還有曾用減灶誘敵,也是創新。

孫臏還著有《孫臏兵法》,是個理論和實踐都過硬的高人,不愧為大軍事家。

順便說一下,大軍事家中沒有孫武,是因為他的軍事實踐的記載太模糊了。據載他曾參與吳國對楚戰爭,但根據歷史記錄他好象只是伍員的副手。所以,只能說他是偉大的軍事理論家,而且可稱是其中第一人。

除非有新資料出現(如考古發掘),證實他有高明的軍事實踐,否則說他是大軍事家,太勉強。

十大軍事家之二白起。戰國秦人。曾率秦軍徵韓、魏、趙、楚等,屢戰屢勝,為秦國奪得大片領土。

著名的伊闕之戰大破韓魏聯軍。在鄢郢之戰中奪取楚國首都郢(秦改名為南郡,讀三國時會多次遇此地名),逼楚遷都。在在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各傾全國兵力對壘於長平,白起先派少量兵力,佯敗引誘趙軍,趙軍統帥趙括上當,引主力攻秦營壘。

白起派兩萬五千人堵住趙軍主力後路,又派五千騎兵去趙軍營壘,斷其糧道,將趙軍分割為二。四十多天後,飢餓的趙軍已無戰鬥力,秦軍殺趙括,其餘趙軍投降。

白起在軍事史上的重要貢獻是首次充分利用騎兵能快速運動的特點,去攻趙國只有後勤輜重的營壘,斷其糧道,在大戰役中成功地使用了騎兵。雖然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中原已開始有騎兵,但是卻沒有成功使用騎兵的記錄,這應該是因為騎兵還只在開創期,人們對騎兵能起什麼作用沒有合理的認識。白起這一方面的貢獻是很了不起的。

在楚漢戰爭及漢景帝時吳楚之亂中,騎兵曾多次被用來斷敵糧道,就是由白起學去的。

白起的最大問題在於他**俘虜。長平一戰坑趙卒四十多萬,加上他在其它戰役中殺俘數量,總數近九十萬。學者們對於這樣的數字曾提出疑問,為了恐嚇六國,秦國誇大數字是可能的,但是,白起大量殺俘的惡行是不能否認的。

在史記的記載,秦國和六國的戰爭中共殺俘一百二十七萬,白起所殺就近四分之三,可惡之極。不過,就軍事論軍事家,白起是絕對夠格稱大軍事家的。

十大軍事家之三李牧,趙國名將。他曾大敗匈奴,也曾大敗秦軍,這都是很了不起的。他在山西北部和匈奴對壘,示弱不作戰,數年間,匈奴沒能佔大便宜,但以為李牧是膽小鬼。

時機成熟,李牧召募戰車一千三百、作戰用馬一萬三千、勇士五萬、射手十萬,加以訓練。然後誘敵,先小敗,損失數千人,匈奴大舉入侵,李拖把「多為奇陣,張左右翼」,大破匈奴,殺其十萬。引後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仔細看一下史記的匈奴傳,就可以知道,這是在衛青出塞攻匈奴前,中原軍事力量的唯一大勝。絕不能低估李牧的軍事成就。秦國入侵,趙國屢敗,李牧被派去和秦國作戰,接連在河北中南部兩次戰勝秦軍。

注意,這是在秦滅六國前十年左右的事,秦**力已經強到似乎天下無敵手,這時能勝秦國實在不易。

分析李牧對匈奴之戰,所謂張左右翼,很可能是設一個包圍圈,正面開著口,引匈奴進入,然後合圍打殲滅戰。其實,中原兵力往往強於匈奴,但是,匈奴騎兵依其高度機動性,趁不備襲擊,中原軍趕來,他們已經跑了。李牧用幾年時間,讓匈奴放鬆警惕,誘其深入予以打擊。

但若不能包圍,匈奴騎兵仍能逃脫,中原騎兵是攆不上的。所以,張左右翼應是從兩方面收住包圍圈。

這種大規模的設伏、誘敵、包圍、殲滅高機動性部隊的戰役應是李牧開創的。後來,漢武帝時也曾模仿,要在馬邑消滅匈奴,但失敗了。

十大軍事家之四韓信,應該是大家都熟悉的了。不講他的戰績,只說他在戰略戰術上的開創貢獻吧。

在劉邦失勢時,拜他為將,他曾極清晰地分析局勢,正確指出劉邦勝利之道,這是可以三國時諸葛亮隆中對相媲美的戰略分析,作為一個軍人,而非張良那樣的謀士,能有這樣戰略眼光,實在高明。

由漢中四川進入關中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在山西南部攻魏時,集中渡船於渡口,卻在別處以「木罌(把陶罐用木頭連線在一起)」渡河。以上兩例都是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範例。後者更是一種祕密渡河的新方法。

井陘之戰中,背水一戰是合理地得用「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原則的範例。在戰役中以騎兵繞道,將已方旗幟插在敵方空營壘,是早期利用騎兵高度機動性的一例,較白起有發展。後世學用「置之死地而後生」者不少,可惜成功者少,敗者多。

項羽大將龍且率大軍和韓信隔河對抗,韓信派人堵河上流,然後佯敗引龍且渡河,其半渡時放水,大勝之。在戰爭中以水淹城的戰例以前有過,但在野戰中用河水,這應該是首創。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文物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文物?

春秋的 鐵鍤 圖http kepu.gb civilization zhou agriculture 200204100014 1892.jpg牛尊 鐵口犁 木犁鏵上套上了v形鐵刃 找不到圖 蓮鶴方壺 戰國 楚國 御龍圖 http news.賞功宴樂銅壺 主要是青銅器,玉,漆器 鐵器那時生產剛剛開始...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有哪些,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戰爭?

內容來自使用者 李文華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齊 魯之間的一場戰爭。公元前684年,即位不久的齊桓公,急於建立威信,冒然發兵攻打魯國,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面對齊國的軍事進攻,魯莊公迅速動員,決心抵抗,而深具謀略的魯國平民曹劌自告奮勇,請隨莊公出戰。在出徵前,他詢問莊公將依靠什麼同齊國作...

春秋戰國時期的散文有什麼特點,春秋戰國時期 文化 有什麼特點

1 春秋戰國時期的散文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大類。2.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記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著作,這些歷史著作主課是服務與當時的政治鬥爭,為統治者提供歷史借鑑,本質上屬於學術著作,但由於這些著作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某月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從文學角度稱之為歷史散文。3 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