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事例!!多謝了!!今天就要

2021-07-02 05:11:58 字數 4421 閱讀 1499

1樓:匿名使用者

宋**學家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他所說的物指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現象或物質現象。認為格物就是就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

做法「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這個從逐漸積習到豁然貫通的過程,包含了關於人類認識的一些合理觀點。程頤又認為:

「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則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他認為格物致知的過程,是一個體認吾所固有的理的過程。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窮其理。物的理窮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廣。

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朱熹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

「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裡也」。人們必須經過這樣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對理的體認。

明代哲學家羅欽順認為,「格物」就是人們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是以「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致知」,就是人們進行思辨的理性活動,以「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學問所得的資料,是思辨活動所依循的基礎。

如果沒有格物,不接觸外界事物,就會使認識陷入空想,沒有致知,就會被各種事物的現象所迷惑,因而兩者必須相濟。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以耳目資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權而心可廢也」。應以格物為先,才能對事物的規律有所瞭解,以便啟發心思。

如離開格物,而去冥思苦想,便不可能致知。這是對認識過程的辯證說明。他討論理和物的關係,認為「有此物即有此理」,「無此物即無此理」,但他認為整個宇宙是不生不滅的,「天地之運,萬古如一,又何死生存亡之有!」

2樓: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

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

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

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

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總理,在一次理髮中,刮鬍子的時候,理髮師不小心把總理刮破了一個小口,理髮師連忙道歉,而總理卻反過來向理髮師道歉.說:"多是我不好,亂動,浪費你這麼長時間.

"理完後還特意留理髮師在住所一起吃飯.

舉一個例子論證 。證明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精神)

3樓:璀璨a天空

為了駁倒亞里士多德的**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伽利略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個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體,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

4樓:匿名使用者

5.199999···

兩道數學填空題!!!!!!!!!!!!1

5樓:鎢硫釔

你好!!bai!

1)15分鐘=(du1)/(4)小時,

zhidao43立方專

釐米=(43)/(1000)立方分米

2)在1/2,1/4,2/6,2/8,3/12,5/12,9/12,5/20,8/32這些分數中,大小屬相等的是......

1/4===2/8==5/20==8/32==3/12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再問我。

謝謝!!!

6樓:肥翠梅休媛

1.若把7:4的後項變成16,比值不變,則前項應擴大(4倍)或加上(21)。

2.按規律填數。

(9,8),(6,12),(4,18),(3,26)(2,36),(1,72)

求採納啊。謝謝。

7樓:解溫文厙紫

1.若把

抄7:4的

後項bai

變成16,比值du不變,則

前項應擴大【4倍】或加上【21】。

zhi2.按規律填數。

(9,8),(dao6,12),(4,18),(3,【24】)(【2】,36),(【1】,72)

2.相乘的積為72

不明白歡迎來追問!

望採納,多謝了!

8樓:尉遲秋陽葉霖

在三角形裡,底一定,面積和高成

正比例2.如果a/b×c=1,那麼a一定時,b和c成(反)比例;b一定時,a和c成(正

)比例;c一定時,a和b成(

正)比例

9樓:莫蘭英蓬己

1.如果a是一個偶數,那麼與它相鄰胡的兩個偶數是(a-2)和(a+2),與它相鄰的兩個奇數是(a-1)和(a+1

)。2.三個質數的最小公倍數是429,這三個質數是(11)、(13)和(3)。

10樓:原冷虢思源

1:小明生bai日時,媽媽du送給他一個圓錐形的陀螺zhi,陀螺的底面直dao徑是6釐米,版高5釐米,這權個陀螺的體積是(47.1)立方厘米,如果媽媽要把它裝在一個長方體盒子中,這個盒子的容積至少是(180)立方厘米。

體積應該會算,若放在圓柱盒子裡是141.3,若是長方體,那麼圓柱就是長方體的78.5%。因此

容積至少是(180)立方厘米

2:郵遞員每天4次取信箱裡的信。第一次是早晨7時,最後一次是下午7時。如果取信的時間間隔相同,那麼第三次取信的時刻是(下午三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1.15分=1\4小時,43立方厘米=0.043立方分米

2.1/4,3/12,5/20,8/32相等

12樓:神哥的僕人耶穌

(1)1 ,4 ,43,1000.

(2)1/4, 2/8 , 3/12 , 8/32.

13樓:匿名使用者

1/4小時

0.043立方分米

1/4,2/8,3/12,5/20,8/32小燈

14樓:柯嘉運郯皓

1:擴大4倍

或者加上21

2:第一個空

24第二個

2第三個

1每一個括號內

積為72

望採納~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以當前學習的重要性為題的作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現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的需求,必須接受教育。勤於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社會在進步,學海永無涯,所以我們應樹立一個終身學習的觀念。記得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位72歲的老人,活到老學到老 在國家放寬對考生報考大學年齡限制的情況下,他...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白話文意思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來 親歷源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分為哪三部分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論點是什麼?

第一部分 l 2段 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 3 12段 分析問題。第一層 3 5段 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例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已,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第二層 6 10段 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第三層 11 12段 分析在這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