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科學精神,如何培養科學精神?

2021-10-08 17:38:26 字數 5708 閱讀 9098

1樓:剛榮

科學精神主要是指科學主體在長期的科學活動中所陶冶和積澱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等的總和。《科學課程標準》指出:「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2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科學精神就是指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

科學精神應包括12個方面的特徵:

(1)執著的探索精神。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的啟示或預見,科學家在自己的活動中總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2)創新、改革精神。這是科學的生命,科學活動的靈魂。

(3)虛心接受科學遺產的精神。科學活動有如階梯式遞進的攀登,科學成就在本質上是積累的結果,科學是繼承性最強的文化形態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學活動須從經驗認識層次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或者說,有個科學抽象的過程。為此,必須堅持理性原則。

(5)求實精神。科學須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克服主觀臆斷。

(6)求真精神。在嚴格確定的科學事實面前。科學家須勇於維護真理,反對獨斷、虛偽和謬誤。

(7)實證精神。科學的實踐活動是檢驗科學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8)嚴格精確的分析精神。科學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層面上,確定性或精確性是科學的顯著特徵之一。

(9)協作精神。由於現代科學研究專案規模的擴大,須依靠多學科和社會多方面的協作與支援,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10)民主精神。科學從不迷信權威,並敢於向權威挑戰。

(11)開放精神。科學無國界,科學是開放的體系,它不承認終極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學是生產力,科學的社會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當為人類社會謀福利。

(13)可重複和可檢驗:科學是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研究規律並用於改造客觀的知識。研究客觀規律(在一定條件下,就必然出現的事情)就應具備可重複、可檢驗原則。

因此掌握規律就可以**和改造客觀事物。例如:經濟學就應該研究物質交換的本質規律,而不是經濟現象。

(14)實踐精神:離開實踐,科學毫無意義和真實性。

如何培養科學精神?

3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科學精神就是指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

科學精神應包括12個方面的特徵:

(1)執著的探索精神。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的啟示或預見,科學家在自己的活動中總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2)創新、改革精神。這是科學的生命,科學活動的靈魂。

(3)虛心接受科學遺產的精神。科學活動有如階梯式遞進的攀登,科學成就在本質上是積累的結果,科學是繼承性最強的文化形態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學活動須從經驗認識層次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或者說,有個科學抽象的過程。為此,必須堅持理性原則。

(5)求實精神。科學須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克服主觀臆斷。

(6)求真精神。在嚴格確定的科學事實面前。科學家須勇於維護真理,反對獨斷、虛偽和謬誤。

(7)實證精神。科學的實踐活動是檢驗科學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8)嚴格精確的分析精神。科學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層面上,確定性或精確性是科學的顯著特徵之一。

(9)協作精神。由於現代科學研究專案規模的擴大,須依靠多學科和社會多方面的協作與支援,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10)民主精神。科學從不迷信權威,並敢於向權威挑戰。

(11)開放精神。科學無國界,科學是開放的體系,它不承認終極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學是生產力,科學的社會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當為人類社會謀福利。

(13)可重複和可檢驗:科學是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研究規律並用於改造客觀的知識。研究客觀規律(在一定條件下,就必然出現的事情)就應具備可重複、可檢驗原則。

因此掌握規律就可以**和改造客觀事物。例如:經濟學就應該研究物質交換的本質規律,而不是經濟現象。

(14)實踐精神:離開實踐,科學毫無意義和真實性。

4樓:月照星空

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勇於探索真理和捍衛真理。具體說來科學精神包括求實精神、創新精神、懷疑精神、寬容精神等幾個方面。要培養科學精神,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大力開展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營造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的前提和保證,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科學精神的培養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3、進行課程改革,增設以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非學科性課程。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熱愛科學的品質是在科學實踐中培養的,離開了實踐和實驗,科學就成了無根之樹因此,現代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活動方式和活動機會,使學生在科學實踐中鍛鍊、學習和體驗,使他們在實踐中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激發科學創新的靈感,學會科學協作的方法,培養求真務實的品格,讓學生在實踐中萌生科學精神。

5樓:漫雨弒天

科學精神 開放分類: 科學、信念、行為規範、實踐活動、價值標準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

科學精神應包括12個方面的特徵: (1)執著的探索精神。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的啟示或預見,科學家在自己的活動中總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 (2)創新、改革精神。這是科學的生命,科學活動的靈魂。 (3)虛心接受科學遺產的精神。

科學活動有如階梯式遞進的攀登,科學成就在本質上是積累的結果,科學是繼承性最強的文化形態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學活動須從經驗認識層次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或者說,有個科學抽象的過程。

為此,必須堅持理性原則。 (5)求實精神。科學須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克服主觀臆斷。

(6)求真精神。在嚴格確定的科學事實面前。科學家勇於維護真理,反對獨斷、虛偽和謬誤。

(7)實證精神。科學的實踐活動是檢驗科學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8)嚴格精確的分析精神。

科學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層面上,確定性或精確性是科學的顯著特徵之一。 (9)協作精神。由於現代科學研究專案規模的擴大,須依靠多學科和社會多方面的協作與支援,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10)民主精神。科學從不迷信權威,並敢於向權威挑戰。 (11)開放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是開放的體系,它不承認終極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學是生產力,科學的社會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當為人類社會謀福利

6樓:stem創客

什麼是stem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科學素養?

如何培養科學精神 5

7樓:用心感悟回答老師

培養科學精神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大力開展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營造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狀況仍不容樂觀,國民的科學素養偏低,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當務之急是加大科普的宣傳力度。

報紙、電臺、電視臺要多開辦一些有關科普方面的欄目和節目,使國民瞭解科技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科技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時,對於廣大的農村,可以通過「科技下鄉」、「科技扶貧」等活動,激發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科學精神得到弘揚。

第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我國現行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作相應的變革,使教育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而素質教育中極為關鍵的一項就是科學精神的教育,科學精神是現代人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因此,在實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同時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以人文精神作為科學精神的底蘊,使科學真正造福於人類。可以說,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的前提和保證,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科學精神的培養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第三,進行課程改革,增設以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非學科性課程。以往的讀書人注重於理論的研究,而忽視科學的實驗。中國科學教育中這種忽視實驗的傳統,是導致科學精神未能在最基層的群眾中樹立、科學精神得不到弘揚的主要原因。

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熱愛科學的品質是在科學實踐中培養的,離開了實踐和實驗,科學就成了無根之樹因此,現代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活動方式和活動機會,使學生在科學實踐中鍛鍊、學習和體驗,使他們在實踐中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激發科學創新的靈感,學會科學協作的方法,培養求真務實的品格,讓學生在實踐中萌生科學精神。

8樓:兆鑠泣谷雪

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勇於探索真理和捍衛真理。具體說來科學精神包括求實精神、創新精神、懷疑精神、寬容精神等幾個方面。要培養科學精神,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大力開展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營造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的前提和保證,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科學精神的培養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3、進行課程改革,增設以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非學科性課程。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熱愛科學的品質是在科學實踐中培養的,離開了實踐和實驗,科學就成了無根之樹因此,現代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活動方式和活動機會,使學生在科學實踐中鍛鍊、學習和體驗,使他們在實踐中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激發科學創新的靈感,學會科學協作的方法,培養求真務實的品格,讓學生在實踐中萌生科學精神。

9樓:王鈺漢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科學精神就是指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

科學精神應包括12個方面的特徵:

(1)執著的探索精神。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的啟示或預見,科學家在自己的活動中總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2)創新、改革精神。這是科學的生命,科學活動的靈魂。

(3)虛心接受科學遺產的精神。科學活動有如階梯式遞進的攀登,科學成就在本質上是積累的結果,科學是繼承性最強的文化形態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學活動須從經驗認識層次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或者說,有個科學抽象的過程。為此,必須堅持理性原則。

(5)求實精神。科學須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克服主觀臆斷。

(6)求真精神。在嚴格確定的科學事實面前。科學家須勇於維護真理,反對獨斷、虛偽和謬誤。

(7)實證精神。科學的實踐活動是檢驗科學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8)嚴格精確的分析精神。科學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層面上,確定性或精確性是科學的顯著特徵之一。

(9)協作精神。由於現代科學研究專案規模的擴大,須依靠多學科和社會多方面的協作與支援,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10)民主精神。科學從不迷信權威,並敢於向權威挑戰。

(11)開放精神。科學無國界,科學是開放的體系,它不承認終極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學是生產力,科學的社會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當為人類社會謀福利。

(13)可重複和可檢驗:科學是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研究規律並用於改造客觀的知識。研究客觀規律(在一定條件下,就必然出現的事情)就應具備可重複、可檢驗原則。

因此掌握規律就可以**和改造客觀事物。例如:經濟學就應該研究物質交換的本質規律,而不是經濟現象。

(14)實踐精神:離開實踐,科學毫無意義和真實性。

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如何培養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的培訓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一點,就看領導能力了。借鑑我的心得體會,簡單說一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講寓言故事,就如同你的做法,講一些團隊創造力的故事,勉勵大家團結齊心 2.組織足球或籃球比賽,無形中鍛鍊了成員的團隊意識,無形中就會明白在團隊中誰也離不開誰 3.學習團隊歌...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吃苦精神

之所以三歲的孩子才能上幼兒園,就是因為三歲的孩子已經具備自我意識,又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等都比較好。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雖然這話有些偏激,但也從某一個方面說明了性格的重要性,性格決定命運。而現在我們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把孩子保護的太好,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外界的任何打擊。3歲...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申論,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 申論範文

1 弘揚 科學精神,抄 提升科學素養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2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3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4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的目的在於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學科學 愛科學 尊重科學 運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以求實創新的科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