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孔子:你們把我的話斷句斷錯了
新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說明:《論語》主要是記載孔子的語錄,上下文之間往往沒有多少聯絡。當時的文章,除了句斷,其它標點符號還沒有發明。所以,被誤讀是可能發生的事。
那麼,是哪一句孔子的管理名言被誤讀了呢?
這句名言出自《論語·秦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自從漢字中引入標點符號以來,在所有的印刷物和近來的電子讀物中,《論語·秦伯》這句話表述變成了: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是站在「民」的領導的角度講的,講的是對「民」的管理。於是,「(民)不可使知之。」把「民」與領導的關係對立起來了,成為宣揚愚民權術的名言。
至今,這句名言在一些管理書籍和文章中也常常被批判地引用。
我把這句名言更正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從字面上看,這裡的字大多可以直接解釋。
應該說明,其中,「由」字為動詞,有任用、聽任、遵從、踐履等等多個含意。我選擇「任用」。這句名言,可以解讀為,孔子說:
「你行的話,就任用你;你不行的話,就培訓你。」從企業管理角度,其要點是,不是把員工看成是順從你的工具,而是要重視員工的學習和發展,合格的員工要任用他。使員工和領導成為企業成長與發展不斷實現企業新目標的利益共同體。
「……(民)不可,使知之。」與同一本書的《衛靈公》中有,子曰:「有教無類」這句話一脈相承。也使得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兩千五百年來,孔子的儒家學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至今,仍影響著華人世界的企業文化。發掘和吸收中國優秀文化中有益的管理理念,對推進企業管理也有一定的意義。
2樓:安夏的悲傷
溫故而知新
經常對學習過的知識溫習,就會得到新的啟迪,有新的收穫。
我現在是一名大一學生。因為對現在的學校有點不滿意而且我自己有想出國的打算,所以想了解一下怎樣可以轉
你好,首先如果你真的打算出國的話,可以隨便找幾家中介諮詢一下,不要交錢,只是找他們瞭解情況,他們會很熱情的替你規劃介紹的,記住先不要交錢。然後如果你是想轉學到英美的話,其實有幾條路可以走,第一是交換生,看看你們學校和國外大學有沒有合作專案,一般一本的學校很多都會有國外的交換專案。第二是考sat 美國...
作為一名未來的勞動者,你對勞動是如何理解的
一 多學習 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 二 把學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 通過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培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實踐能力,為將來打好基礎 我國copy正進入一個社會轉型期,作為一名未來的勞動者應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快速增強,適應社會對勞動者的基本素質提出的全新要求。未來我國勞動者素...
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學的理科。可能因為女生對於理科就是弱一些
那你能考上一個什麼樣的學校 其實有些學校物理化學等級要求不是很高 還有你是 人 每個省的升學規則不一樣 我是一名物理教師,從經驗看學習成績突出的女生也不少,一是喜內歡,二是愛動手容 做實驗,三是善於用對比法學習。所謂對比法一是把問題和概念 理論對比,找出解題思路 先有 和方法 後生 二是把新題和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