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羈縻的流星
1. 夏朝 前2023年 - 前2023年2. 商朝 前2023年 - 前2023年3. 周朝 前2023年 - 前221年
1. 西周 前2023年 - 前771年
2. 東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2. 戰國 前475年 - 前221年
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
1. 西楚 前206年 - 前202年
5. 漢朝 前206年 - 220年
1. 西漢 前206年 - 23年
2. 新朝 8年 - 23年
3. 東漢 25年 - 220年
6. 三國 220年 - 280年
1. 曹魏 220年 - 265年
2. 西蜀 221年 - 263年
3. 孫吳 222年 - 280年
7. 晉朝 265年 - 420年
1. 西晉 265年 - 316年
2. 東晉 317年 - 420年
8. 十六國 304年 - 439年
1. 漢前趙 304年 - 330年
2. 成漢 304年 - 347年
3. 前涼 314年 - 376年
4. 後趙 319年 - 350年
5. 前燕 337年 - 370年
6. 前秦 350年 - 394年
7. 後秦 384年 - 416年
8. 後燕 384年 - 407年
9. 西秦 385年 - 431年
10. 後涼 385年 - 403年
11. 南涼 397年 - 414年
12. 南燕 398年 - 410年
13. 西涼 407年 - 421年
14. 夏 407年 - 431年
15. 北燕 407年 - 436年
16. 北涼 401年 - 439年
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1. 南朝
1.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2. 南朝齊 479年 - 502年
3.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4. 南朝陳 557年 - 589年
2. 北朝
1. 北魏 386年 - 534年
2. 東魏 534年 - 550年
3. 北齊 550年 - 577年
4. 西魏 535年 - 557年
5. 北周 557年 - 581年
10. 隋朝 581年 - 618年
11. 唐朝 618年 - 907年
12. 五代十國 907年 - 979年
1. 五代 907年 - 960年
1. 後梁 907年 - 923年
2. 後唐 923年 - 936年
3. 後晉 936年 - 946年
4. 後漢 947年 - 950年
5. 後周 951年 - 960年
2. 十國(902年 - 979年)
1. 吳越(904年-978年)
2. 閩國[[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3. 荊南(906年-963年)
4. 楚國(907年-951年,楚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5. 吳國(904年-937年)
6. 南唐(937年-975年)
7. 南漢(917年-971年)
8. 北漢(951年-979年)
9. 前蜀(907年-925年)
10. 後蜀(934年-965年)
13. 宋朝
1. 北宋 960年 - 2023年
2. 南宋 2023年 - 2023年
3. 遼 916年 - 2023年
4. 西夏 2023年 - 2023年
5. 金朝 2023年 - 2023年
14. 元朝 2023年 - 2023年
15. 明朝 2023年 - 2023年
16. 清朝 2023年 - 2023年
2樓:匿名使用者
奴隸制:
夏朝:約前2070-前2023年
商朝:前1600-前2023年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東周:前770-前256年
春秋:前770-前475年
封建制:
戰國:前475-前221年
秦朝:前221-前207年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漢:前206-公元8年
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東漢:25-220年
三國:220-280
曹魏:220-265年
蜀漢:221-263年
孫吳:222-280年
晉朝:265-420
西晉:265-316
東晉: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樑: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西魏:535-556
北齊:550-577
北周:557-581
隋朝:581-618
唐朝:618-907
五代十國:907-960
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7
後漢:947-950
後周:951-960
宋朝:960-1279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遼國:907-1125
大理:937-1254
西夏:1032-1227
金國:1115-1234
元朝:1206-1368
明朝:1368-1644
清朝:1616-1911
3樓:捭闔齋主人
社會形態是什麼意思?
誰知道中國古代史的歷史階段和朝代更替??
中國從古到今 詳細的古代朝代更替順序
中國朝代更替的順序是什麼? 15
4樓:哈公主病
1、夏朝: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2023年(有爭議)
2、商朝:約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有爭議)
3、周朝: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791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2023年,分為北宋(公元960-2023年)、南宋(公元1127-
2023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2023年-2023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2023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5樓:音無結弦
中國朝代更替的順序如下:
1、夏朝: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2023年(有爭議)
2、商朝:約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有爭議)
3、周朝: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791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2023年,分為北宋(公元960-2023年)、南宋(公元1127-2023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2023年-2023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2023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擴充套件資料
各朝來歷:
1、夏: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2、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3、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4、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5、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6、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湧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7、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諡號魏武帝。
8、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9、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11、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12、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13、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14、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15、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16、西夏:拓拔思恭佔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17、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18、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19、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20、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
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充套件,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中國古代史經歷哪些朝代中國古代史經歷了哪些朝代?
秦,自秦始皇嬴政統一全國,公元前221 公元前207,建都咸陽。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統一全國,公元前206 公元8,建都長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統一全國,25 220,建都洛陽。然後是三國魏漢 蜀 吳,統一於西晉,從略。西晉,265 316,開國皇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定都洛陽。東晉,317 420,司馬...
中國古代史框架中國古代史框架,詳細點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原始社會 170萬年前 公元前2070年 奴隸社會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046年 和封建社會。中國古代史的斷限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1840的鴉片戰爭前夕,包括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封建社會又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戰國到秦漢之際是封建社會的形成確...
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
你好!據歷史考證,夏朝是處於奴隸社會,而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之後,因為新石器時代大概在一萬年前,因此,夏朝是在新石器時代之後。具體資料如下 夏朝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 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