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傳說與由來,七夕節的由來

2021-12-20 15:03:57 字數 5131 閱讀 9445

1樓:

【七夕節由來】「七夕」最早**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晒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

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

因為喜字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的傳說】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

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這麼多沒辦法成50字啊~

2樓:1314故事小站

中國民間節日故事:《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的由來

3樓:匿名使用者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幾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茅房、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茅房內。

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裡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雲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後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是美麗的仙女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

」牛郎悄悄地沿著樹從,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他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

這時,牛郎從樹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便脈脈含羞地點了點頭。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

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將捉了織女。

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湧的天河。 肝腸寸斷的織女和肩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

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人們俗稱「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其實不僅僅是漢族,壯族、滿族、朝鮮族等也有過「七夕節」的習俗。不過,隨著西方「情人節」流入中土,「七夕節」逐漸又被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然而她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卻遠不及每年陽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不光如此,象這樣歷史悠久且文化內涵深厚、有如此美麗傳說的節日,竟越來越不受社會重視,越來越受冷落,是世界變化得太快?還是節日不夠現代跟不上時代?

牛郎織女難道真的會被中國人遺棄嗎?「七夕節」受冷落迫使我們的目光又聚焦到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衰上。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

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4樓:mr蕎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節日最早起源於中國漢代,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5樓:暴走の天使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人們俗稱「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其實不僅僅是漢族,壯族、滿族、朝鮮族等也有過「七夕節」的習俗。不過,隨著西方「情人節」流入中土,「七夕節」逐漸又被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然而她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卻遠不及每年陽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不光如此,象這樣歷史悠久且文化內涵深厚、有如此美麗傳說的節日,竟越來越不受社會重視,越來越受冷落,是世界變化得太快?還是節日不夠現代跟不上時代?

牛郎織女難道真的會被中國人遺棄嗎?「七夕節」受冷落迫使我們的目光又聚焦到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衰上。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

「七夕節」,源於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6樓:百度使用者

農曆七月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月七之所以稱為乞巧,是因為民間俗信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乞巧,他們除了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在閩省,廣東省及東南亞一帶,最時興於七夕拜七姐.這的確是舊日女兒家的大節日.大部分的省都有慶祝七夕的乞巧,唯大都當作一般慶典.

閩,廣省則相當的重視,尤其是廣東省,大夥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談到七巧節,不得不提華人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為愛情的象徵.

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著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不渝.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為人知的是:

牛郎本來是民間的一名孤兒.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下凡遊戲,在銀河洗澡.為牛郎耕田的老牛勸牛郎奪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結婚後男耕女織,他們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的讓天帝給知道,使了王母娘娘下凡來,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就此拆散.牛郎上天無路,後來還是老牛獻出它的皮讓牛郎上天去.

牛郎上了天,眼見就要追到織女,豈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揮,天空出現一道天河,他們倆隔兩岸,只能哭泣.後來,他們的愛情讓天帝給感動,答應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由鳥鵲架橋相會.當然,這只是個傳說.

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了我們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七夕節由來,七夕節的來歷

夕節又被年輕人稱之為中國的 情人節 說到七夕節,我們就會聯想到牛郎和織女這一對有情人,每到七夕節的晚上,傳說牛郎和織女就會在銀河相會,他們一年才能相見一次,也就是七月初七的晚上,這就是七夕節的由來。我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節,也有人稱為 女兒節 或者是 七巧節 七夕節跟外國的2月14日情人節差...

七夕節由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 七姐節 女兒節 乞巧節 七娘會 七夕祭 牛公牛婆日 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 七姐 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 七夕 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西漢劉歆著 東晉葛洪輯抄...

七夕的來歷,七夕節的由來和詩句?

節日故事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