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風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2022-01-04 15:27:30 字數 5364 閱讀 8083

1樓:凮起雲湧

七夕節風俗有:

1、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2、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鬥巧

七夕鬥巧,判定鬥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輸巧」、「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形式。

4、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5、對月穿針

「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乾淨,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佑自己心靈手巧。然後,她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2樓:

七夕節的習俗二: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的樑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節「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七夕節的習俗三: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

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

「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節的習俗四: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

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七夕節的習俗五: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

3樓:困難解決局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4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七夕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5樓:安陽源易緣

每年的農曆7月初7,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個節日的由來,民間傳說較多的是牛郎和織女,銀河兩河相隔分居一年後,在鵲橋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為這個傳統節日,增加了不少唯美浪漫的色彩,也為一些情侶,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相聚機會。

在民間,「七夕」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那麼七夕節,除了與牛郎織女有關,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古人又是怎樣過這個傳統節日的?

「源易緣」翻閱民俗和史書方面的資料發現,古人過「七夕」,還是很有新意,別有一番滋味的!

一、「七」與「妻」同音,吉中帶喜

《周易》第24卦「地雷,復」卦卦辭說:"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在中國的《易經》文化中,數字「7」被稱為陽數。其五行屬性火,其色為紅寓意七月紅紅火火。

古人還將將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的諧音除與「妻」同音外,與「吉」相通。因此,被古人視為喜月、吉月。

除了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帶動外,古人還往往會選擇「7月初7」,這個雙吉的吉利日子舉辦喜宴、孕育新生命的好時機。

二、女性「乞巧」,小朋友吃蜘珠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這一天,古代的女性會唱著上面的《乞巧歌》,在這天晚上的月光下穿針引線,比賽誰先穿過線,誰就能得巧。

除此之外,在中午,她們還會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暴晒,直到水面上出現一怪薄膜。

然後,把針丟在水裡。慶巧的針在薄膜的支撐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針影形成了雲彩、花朵、動物等形狀,就是得巧。

這個習俗,反映出古代女子們的樂觀向上,以及過七夕節日的獨特風韻。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曾寫道:「7月初7,捉小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為得巧之候。」

什麼是「喜珠」呢?「源易緣」查閱資料得知,一種米粒大小的蜘蛛,被稱為「喜珠」。

如果誰的家裡,在7月初7這一天,發現了喜珠,就被視為吉兆。

有些小孩子則提前捉一隻「喜珠」放在果盤裡,分吃瓜果時,就會將喜珠和瓜果一起吃掉。

這個習俗,古人稱為「喜珠應巧」。

三、拜「魁星」求功名

在中國神話28星宿中,魁星是主文事的一顆星宿,也是北斗七星之一。

為什麼古人會在七夕這一天要拜魁星呢?有資料表明,魁星就出生在7月7日這一天。

魁星和文昌帝君,都是主宰文章功名的神仙,受到天下文人才華的尊崇,特別是在閩東一帶,特別的崇拜魁星。

因此,古人也入往往會在浪漫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祭拜魁星。

四、種生求子,種子得福

在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緣」曾談道,「七夕」這一天,被視為紅火喜慶的一天。古人同認為這一天是「種生求子」的吉祥日。

古人提前將小麥、綠豆、豌豆等浸泡至長出嫩芽後,求子女的女性就將這些芽苗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種子得福的象徵。

這個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習俗,如今想來,是不是也特別有的有趣呢?

早在12年前,中國的「七夕」節,就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年一度的傳統七夕節就要來到,您還了解哪些習俗呢?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6樓:河傳楊穎

1、吃美食

每逢佳節吃美食我想應該也是中國的傳統。七夕節也不例外,過節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專屬美食---乞巧果子,又名巧果。是用油、面,蜜、糖做成的,而且會做成瓜果花草等各種好看的模樣,自己做了端出來吃或者拿出去賣。

反正,七夕這天美食是不可少的。

2、供奉小玩偶

供奉小玩偶這個習俗大概是為兒童準備的。七夕時人們會做一些形象各異的小玩偶擺在家裡。最開始玩偶都是用土塑造的,做一些牛郎織女和小孩子的玩偶形象,或者牛啊羊啊的小動物形象。

不一定多好看,但是有趣。後來卻越做越精緻,不只用金銀,還有的人做成跟真人一樣高的奇特玩偶。

3、穿針比賽

七夕節有三大比賽,穿針比賽其中最早開始流行的,大約從漢代開始。在七夕節這天,各家各戶的女人女孩都會有出家門,大家聚在葡萄架下,一邊猜女郎織女相會會說什麼輕言密語,一邊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穿的最快者就是手最巧的。

擴充套件資料

牛郎織女的傳說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

《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執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7樓:易書科技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之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

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獨自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無公雞報曉,他們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為「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用預先備好的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七夕節的習俗?各地習俗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 通草 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

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七夕節有什麼習俗?1 吃美食 每逢佳節吃美食我想應該也是中國的傳統。七夕節也不例外,過節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專屬美食 乞巧果子,又名巧果。是用油 面,蜜 糖做成的,而且會做成瓜果花草等各種好看的模樣,自己做了端出來...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七夕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七夕節傳統習俗有儲七夕水 為牛慶生 拜牛郎。1 儲七夕水 七夕水 亦稱 七月七水 據說 七夕水 有神奇的功能,久儲不變 可以 燙傷 去除瘡毒等。廣東一帶都有儲存 七夕水 的風俗,就是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後,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