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倫
每個朝代的宰相官階都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唐朝是三品,宋朝是二品,清朝是一品。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有時候並不僅指一個人,也有可能是一群人。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幹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2樓:尚品核緣坊
宰相不一定是一品。一品在唐更多的是榮譽,不對應職位,明清基本不設宰相一職,開始進行分權,集中皇權,故一品、二品的品銜才對應其職位。
隋唐一般尚書令、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一般稱宰相,尚書令正二品,一般不置,分左右僕射,為從二品;中書令正二品,門下侍中正二品。
唐朝期間品銜與職位不是對應關係,經常有低品高職的出現,基本上三品以上就可以做宰相了,一品官是很難的,更多是個虛榮,做到一品基本上也就老了。
還有就是加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也是宰相,這些有可能是出將入相的將軍,也有可能是六部的**,品級就相對較低了。所以宰相出了以王或者國公出任宰相的,沒有正一品。
宋朝宰相都是樞密使、各閣大學士,品級更低,就不說了。
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為三公。皆正一品。
還有王也是正一品,皆是榮譽頭銜。
3樓:蠡湖漁夫
首先第一點 在唐朝 宰相很少有正一品的 唐朝的宰相一般就是三省的長官 尚書令 中書令 門下侍中 但是由於李世民做過尚書令所以李世民登基後尚書令一直是空缺的 直到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才被封為尚書令 尚書省的長官因此實際上就是左右僕射 唐太宗時,因中書令、侍中位高權重,不輕易授人,於是又常以它官加「參議朝政」、「參預朝政」、「參知政事」、「參議得失」等名號作為實際上的宰相。後來又有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行宰相事的。這樣一來,尚書僕射如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參與宰相機務了。
唐朝的正一品 只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和天策上將
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
而尚書令是正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是從二品 中書令和門下侍中都是正三品 所以說唐朝的宰相基本上都不會是一品官
一品官都是勳貴們的贈銜 一般也都要死後才追贈的
但是古代的官一般分為職官 勳官 散官 還有爵位 上面說的都是職官
唐朝的勳位最高也只有正二品 上柱國
文散官最高是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唐朝有不少宰相授予了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所以這些宰相是一品官)
武散官是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爵位的話正一品的有親王 從一品的有嗣王、郡王、國公 初唐時很多的宰相都有國公的爵位 所以應該也算一品大員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期間品銜與職位不是對應關係,經常有低品高職的出現,基本上三品以上就可以做宰相了,一品官是很難的,更多是個虛榮,做到一品基本上也就老了。
第一點:相國不一定是一品,對的
第二點:一品在唐更多的是榮譽,不對應職位,明清基本不設宰相一職,開始進行分權,集中皇權,故一品、二品的品銜才對應其職位
5樓:匿名使用者
九品中正制是東漢和南北朝形成的,之前就不說了。
隋唐一般尚書令、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一般稱宰相,尚書令正二品,一般不置,分左右僕射,為從二品;中書令正二品,門下侍中正二品。
還有就是加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也是宰相,這些有可能是出將入相的將軍,也有可能是六部的**,品級就相對較低了。
所以宰相出了以王或者國公出任宰相的,沒有正一品。
宋朝宰相都是樞密使、各閣大學士,品級更低,就不說了。
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為三公。皆正一品。
還有王也是正一品,皆是榮譽頭銜。
6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朝代 宰相、相國的權利品級都不一樣。
7樓:純血玖蘭樞親王
唐朝宰相是這樣的:三公三師是當然宰相,但是三公三師只是榮譽職位,並不是獨立性的官職,是加銜,所以實際宰相是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為正二品,後兩個是正三品,後來為了削弱相權,尚書令變成虛職,僕射成為宰相,為從二品;另外擴大宰相人數,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宰相成為臨時性職官。
明清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但是從法理上來說沒有宰相之名,與前代宰相相比,明清宰相只有參政權,沒有行政決策權。明清內閣大臣後來具有一品品級,兒清朝軍機處則完全是臨時性職務,沒有待遇品級。清朝一品大臣也是三公三師、大學士
8樓:塵間百曉生
一品一般是虛銜,以明代為例,正一品的官職是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三公。都是沒有具體職權的虛銜,一般是給死去的文官加的,但也有人活著的時候就位列三公。張居正活著的時候就是太師,正一品。
明代自朱元璋後沒有宰相職位,相當於宰相的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大學士一般都兼任六部尚書職位,正二品。古代文官的最高榮譽就是」生晉太傅,死諡文正「,可見三公是很難活著的時候就做到的。
唐宋的話,宰相都不止一人。玄宗時期的宰相姚崇、宋璟就是同朝為相。宋時除了同中書門平章,樞密使也相當於宰相職位。但都不是一品。
9樓:才叫多
宰相一般是一品官啊這還用問嗎一品大員
宰相門前幾品官
10樓:匿名使用者
只是俚語,並不是真正的七品官,只是宰相官大,在他門前看門也相當於七品官一樣。
11樓:京通貸小金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意思是說,給宰相家看門的人其地位相當於朝廷的七品**。你要覲見宰相,必須得讓看門人通傳,所以他們的權力不小。
把他們比作七品官
清朝從一品到九品排列比如什麼官職是幾品,從宰相到
12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官職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從(正和副)。稱為「九品十八階」,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含九品)是官,九品以下(無品)是吏。
正一品:相當於現在正國級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光祿大夫、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相當於現在正國級或副國級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總督(加尚書銜)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相當於現在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相當於現在副國級或正省級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相當於現在正省級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相當於現在正省部級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司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相當於現在副省級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統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使、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管帶官
從四品:相當於現在副省部級或正地市級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司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相當於現在正地市級(廳級)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六科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欽天監監正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相當於現在正廳局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相當於現在副廳級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相當於現在副廳局級或正縣市級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相當於現在正縣市級 (正處)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相當於現在正處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相當於現在副處級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相當於現在副處級或正科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相當於現在正科級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相當於現在副科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相當於現在科員或辦事員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唐朝刺史一般幾品唐朝時刺史是幾品官啊?
唐朝刺史等級為從三品下到從五品下之間。刺史雖然都是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但是級別卻有所不同,唐朝的州分為按照轄區人口的數量分為3等,分別是上州,中州,下州,上州的刺史級別高於中州的刺史級別,中州的刺史級別高於下州的刺史級別。唐朝刺史,本為御史的一種,始於漢代。其等級和職權範圍隨朝代不同而多有變遷。刺 是...
刺史是幾品官,刺史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是四品 基本資訊。1 刺史,職官,漢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漢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 始置,刺 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 州 各部置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後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興局面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王...
古代的科舉狀元是幾品官,古代清朝時期參加科舉考取狀元后給予什麼官職?
古代的科舉一旦成為狀元,就是六品官,可以分配工作了,然後到了工作崗位,就從六品做起,通過考核後,再升官。科舉狀元只是一個身份,並不是 所以是沒有品級的,狀元會進入翰林院學習,然後慢慢的從小官做起,慢慢升職。古代清朝時期參加科舉考取狀元后給予什麼官職?古代清朝時期參加科舉考取狀元后一般會被安排到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