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立春還是一回事嗎,春節與立春的區別

2022-02-06 09:06:18 字數 6044 閱讀 6247

1樓:淡淡的草綠色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立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喻意春季的開始,時間在2月3-5日之間,該時太陽位於黃經315°。從這一天到立夏這段期間,都被稱之為春天。此外,立春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新的一年開始,因此立春又稱立春節、打春等,流行鞭春牛的風俗。

立春這天吃春餅和春捲,稱為咬春。

2樓:半、左撇子

不是春節指除夕過後的第一天。立春指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

春節與立春的區別

3樓:

1、代表意義不同

春節是傳統節日。

立春指春天到了,春天的第一天。

2、時間不同

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等。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3、習俗不同

立春時「迎春」也是中華先民的一項重要活動。立春之日,民間有迎年、立春祭、打春等習俗。

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遊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

4樓:嗚啦啦嗚吶吶

兩者從時間、內容、意義等多方面來說都有區別: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節日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一。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叫立春節氣。立春時間為每年2月3日或4日,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其實是古人的春節。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秦漢以前,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的開啟。

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從農曆一月一日到下一個農曆一月一日為一「年」。古時「歲」和「年」是有嚴格區別的。

秦漢以前,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除舊佈新等活動都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的。但當時各地曆法、歲首日期不同,風俗習慣、歲首節慶的民俗也不同。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進行曆法改革,規定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又稱「年節」、「元旦」。

至此以後,之前立春時的諸多習俗逐漸出現在農曆正月初一,文獻上也開始有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立春成了單純的節氣。

5樓:我想書上說

春節是農曆的新年。立春是一個節氣。

春節,又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的起源有一個傳說,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年」的怪物,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一直生活在海底深處,每當除夕爬上岸,吞噬牲畜,危害人類生命。因此,每一天的除夕,村裡的人們都要逃到山裡,老人和年輕人,以避免「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的新年前夜,村子外傳來乞討老人的訊息。當村民們急於驚慌時,村裡只有一位老太婆給老人一些食物,勸他上山躲避那隻年獸。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公曆與農曆的時間,是相差較大的,一般相差一個月左右或以上。在曆法上,中國現在是雙軌制,既採用公曆紀年,也延用農曆紀年。而從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等方面來看,農曆紀年,更能反映天象與農時,更利於播種收穫,更符合華人習慣;同時農曆紀年,也是判斷人生運勢的重要依據;比如我們排出的生辰八字,都是農曆的干支時間,根據這些干支的生克關係,才能判斷運勢如何。

  每年的1月1號,只是陽曆的交接,只是表示進入公曆新年了,但不是農曆的交接。農曆的春節,也不是進入龍年的標誌;今年是2023年1月23號春節,這個春節,也不是進入壬辰年的標誌;而只有立春,才是新舊農曆年份的分界。  農曆的交接,是按立春來計算的,每年公曆的2月4號左右立春,這才是農曆年份的交接。

  2023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三)18點40分立春以後,才真正進入農曆的壬辰龍年。  所以我們在按排工作生活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公曆的新年、農曆的春節、以及農曆的立春弄混了,否則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耽誤你的人生規劃。

7樓:huiyi我的愛

立春是24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春時當至,時間都是在春節前後,而春節呢?春節是一個節日,它固定在臘月的29或30那一天,它是節日,不是節氣。

8樓:務韋誠

春節是農曆新年之手。

9樓:徐靜柏

立春和春節不是一個相同的節日。立春是我國24節氣當中的一個節令名稱。立春是表明已經進入了春天。

春節是我國古代至今最隆重的節日。是人們勞碌一年團圓的節日。辭舊迎新。

春節是我國古代農曆上新舊兩年交替的一個節日。

10樓:匿名使用者

過春節就是指過年

春節是節日

而立春是24節氣之一

春節是每年除夕夜到大年初一

立春是代表著春天的到來 沒有固定的日子

每年都會變的

它們之見並沒有什麼關係

立春和春節是不是一回事

11樓:嗚啦啦嗚吶吶

兩者從時間、內容、意義等多方面來說都有區別: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節日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一。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叫立春節氣。立春時間為每年2月3日或4日,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辛亥革命後,我國開始採用公曆紀年法,規定從2023年起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使各地風俗習慣互相融合,我們今天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時已經普及。

節日起源、發展和普及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國傳統節日,由遠古時期發展而來,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了原始信仰、宗教祭祀、天文曆法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古代以農立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因此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的節日,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

12樓:焦採杉

劉明武春節,是新年第一天。與春節相隨相伴的一個節令是立春。春節有時在立春前,有時在立春後,有時又與立春重合在同一天;可以重合,又可以不重合,這是為什麼呢?

2019(己亥)年,立春在除夕,第二天春節,幾近重合但又不重合。

一、立春屬太陽曆,春節屬太陰曆

無論空間距離多遠,都力爭回家過年,這是中華大地上的習俗。如此熱愛春節,是不是應該弄清春節的天文意義?是不是有必要弄懂春節與立春的基本差別?

1、太陽曆定立春。

立春是立竿測影區分出的節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區分在中午的日影之下。「四立」的四個資料,由《周髀算經·天體測量》所記載:

立春,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立冬,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立夏,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

4573丈);立秋,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稍加對比就可以看出,「四立」實際上只有兩個資料:立春與立冬這兩個節令的長度一致,立夏與立秋這兩個節令的長度一致。「四立」為什麼由兩個相同的日影長度所決定?

根本原因在太陽迴歸的迴圈往復。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排位第四。

立春,屬於純太陽曆。

13樓:匿名使用者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春節與立春是同一天嗎?如果不是,那它們有什麼區別?

14樓:皮蛋粯子粥

春節和立春不是同一天。

1、性質不同: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立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之一

2、時間不同: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立春:公曆2月3-5日交節

3、由來不同:

春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立春: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點。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

4、民間習俗不同:

春節:①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

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②祭灶農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神像取下燒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

「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

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③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④貼年紅(揮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立春:①立春祭: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眾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叫立春節。

②春祠薦新:

春祠薦新祭祖的習俗傳至後世變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動,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後幾天不掃除屋宅,即是擔心觸犯了回家過年受享的祖魂。有的地方在初一不準倒垃圾又是從後一習俗衍生出來的。

③籍田: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後聚飲,這是後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④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⑤貼「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拘役與拘留是一回事嗎,拘役與拘留是一回事嗎

不是,拘役是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 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在執行期間,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併罰時不得超過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拘留分三類 一.行政拘留 治安拘留 是指...

動車和高鐵是不是一回事,動車和高鐵是一回事嗎?

你是理解錯誤 動車 動車一般指承載運營載荷並自帶動力的軌道車輛 但在近現代的動力集中動車組中,動車更接近傳統列車中的機車的角色,這類動車一般不承載運營載荷.也就是說這就是一輛車 高鐵 高速鐵路 根據uic 國際鐵道聯盟 的定義,高速鐵路是指營運速率達每小時200公里的鐵路系統 也有250公里的說法 ...

感覺和眼緣是一回事嗎?謝謝

不算是吧,2個詞語是相關的,不過說到實質,我感覺是不太一樣。眼緣 是外在的東西,比如說合不合眼緣,那就是說第一眼啊外在條件 長相 穿著打扮那些看上去合適不合適,性格相處那些也不能列為眼緣這個詞裡。感覺和眼緣相比之下,感覺則是比較微妙一點的吧,涵蓋的很多,感覺通常是指相處或者有接觸之後的情緒思想。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