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徐靂說股權
退出的合夥人的股權回購方式只能通過提前約定的退出,退出時公司可以按照當時公司的估值對合夥人手裡的股權進行回購,回購的**可以按照當時公司估值的**適當溢價。
股權回購實際上就是「買斷」,建議公司創始人考慮「一個原則,一個方法」。「一個原則」,是他們通常建議公司創始人,對於退出的合夥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權;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合夥人的歷史貢獻,按照一定溢價/或折價回購股權。這個基本原則,不僅僅關係到合夥人的退出,更關係到企業重大長遠的文化建設,很重要。
「一個方法」,即對於如何確定具體的退出**,建議公司創始人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退出**基數,一個是溢價/或折價倍數。比如,可以考慮按照合夥人掏錢買股權的購買**的一定溢價回購、或退出合夥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參與分配公司淨資產或淨利潤的一定溢價,也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輪融資估值的一定折扣價回購。至於選取哪個退出**基數,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會存在差異。
比如,京東上市時雖然估值約300億美金,但公司資產負債表並不太好。很多網際網路新經濟企業都有類似情形。因此,一方面,如果按照合夥人退出時可參與分配公司淨利潤的一定溢價回購,合夥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幹了n年,退出時卻會被淨身出戶;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輪融資估值的**回購,公司又會面臨很大的現金流壓力。
因此,對於具體回購**的確定,需要分析公司具體的商業模式,既讓退出合夥人可以分享企業成長收益,又不讓公司有過大現金流壓力,還預留一定調整空間和靈活性。
2樓:學習伴侶之海派斯達疊
這個在入股是應該有合同和說明吧,按合同來唄
創始人和員工**期權怎麼分配?
3樓:次七後份疼
創始人的時間,應該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股權分配,是其中之一。如何搭班子?
如何做合夥人股權分配?如何做好退出機制?七八點給你16條建議,3個模型,1張股權健康體檢表。
幫你梳理這些重要問題底層的思路。
一、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對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合夥人,七八點建議考慮4個因素:一是互相信任,二是能力互補,三是全職出力,四是必須出錢。
1、互相信任
你在學習如何設計股權時,你的合夥人可能在學習,如何不被你設計?你真心喜歡這樣麼?
千萬別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扯淡吧。難道不好的朋友,就能合夥開公司?
創業團隊要在具體事情上磨合過,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欣賞你優點,接受你缺點,有基本信任。要麼一開始是好朋友,要麼磨合後成為好朋友。
2、能力互補
劉備、曹操、孫權哥三合夥創業,老大+老大的股權結構,咋分?壓力山大。劉備和關羽、張飛、亮亮合夥創業,這種老大+老二的股權結構,就好分啦。
老大+老二的結構,德哥總結華為任老闆的用人之道是「狼狽為堅」。
老大,即狼的標準,必須敢於進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對工作有周密的策劃,有決心、有意志、有毅力,富於自我犧牲精神,能帶領團隊,不斷地實現新的突破。
老二,即狽的行為,精於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撕開口子後,要能精耕細作,守得住,具備正確的執行力,來實施組織意圖。
3、全職出力+出錢
找合夥人,第三個和第四個特質,是必須全職出力+出錢,之前也有很多創始人提出來,找合夥人,又要全職幹,又要是出錢,這種門檻太高,我相信大家在創業過程中,肯定是希望找真合夥人,不希望找偽合夥人,如果一個人,說看好你的專案,想當你的合夥人,但是他既不願意全職幹,也不願意出錢,這個時候就該給他打個問號,這種既不願意花錢,也不願意花時間,你相不相信這是真愛?
二、股權該怎麼分?
1、絕對控股型
絕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大家有權反對,但大事小事最後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妻管嚴的家庭?
2、相對控股型
相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有權反對,但除了少數幾件大事,大部分事情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有商有量,但有人拍板的夫妻家庭?
3、不控股型
不控股型,公司大事小事,你都拍不了板。少數幾件大事,你可以 投投反對票。這是不是很像,那些誰說了都算,誰說了都不算的夫妻關係?結果是,家庭少不了冷戰熱戰,雞飛狗跳。
對於公司創始人不控股的情況下,如何控制公司,七八點有4點建議:一是投票權委託制度;二是一致行動人制度;三是持股平臺制度;四是ab股計劃制度。
阿里巴巴與萬科,一樣的股權分散,一樣的經營團隊不控股。但是,馬雲依靠事業合夥人制度(董事提名權+投票權委託),穩坐釣魚臺。王石不斷遭受控制權挑戰。
股權制度一開始的任性,決定了未來無限的折騰和麻煩。
股權架構設計有什麼原則嗎?
4樓:瘋狂
一個科學的股權架構要滿足4個條件:
維護創始人的控制權
保障合夥人的話語權
能夠讓員工分享公司成長的收益
保障投資人的優先權
股權架構設計的規則
瞭解了4c股權架構設計的概念之後,以股權分配為基礎的組合安排,結合4個維度,6個要素如何設計自己公司的股權架構?
首先要有控制權規則,公司的控制權要掌握在創始人手裡;
其次是融資問題,國內很多創業公司融資失敗,都是遇到一元結構的僵局,所以股權架構必須要打破一元結構,設計多元結構。
比如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還有可實行ab股,同股不同權,設計拆分,權利分離,保證控制權在創始團隊手裡。
創始人要思考的是如何伴隨著融資節奏一步步稀釋,整體防止控制權的丟失。涉及的內容是從公司層面整體出發的,操作起來非常複雜,基本上都是個性化設計的。
5樓:中財企航集團
中國企業的存活率特別低,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足3年,50%-60%是因為合夥人之間產生矛盾,股權結構出現問題。
股權分配是「人」和「錢」之前的平衡
如果在股權架構上出了問題,哪怕創業之初沒有出現問題,企業發展越快,發展越大,公司內部的治理問題將會越明顯。
「股權如何分才合理?」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因為公司怎麼分配股權是各位股東之間互相協商一致的結果,不是法律問題,沒有統一而標準的答案。但是,可以通過規避股權設計中的陷阱,掌握科學的股權分配的方法原則,來設計出相對合理的股權架構。
01缺少合夥人精神
過去,一人打天下;現在,合夥創業才能打天下。
很多創始人不願意把股權分配出來,生怕別人分了他的蛋糕,卻不知道,真正能賺到大錢的,永遠是懂得分錢的老闆。
在創業之前,如何找到有資源、有技術、有資金、懂管理、懂銷售、懂運營的合夥人很重要。雷軍為了找一個硬體工程師,打了90多個**,拉他入夥,談了10個多小時。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對於關鍵性的崗位:銷售、技術、運營,遇到優秀的人才,要學會整合、吸納。這不是光靠錢就能辦到的事情,可以通過股權激勵。
但關鍵是:老闆要具備捨得精神與分享成就他人的格局。
現在是合夥人創業的新時代,只有合夥人並肩作戰共進退才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創始人要想成功,就需要尋找在產品、技術、運營或其他重要領域能夠獨當一面的夥伴,或者同盟軍。
合夥人不僅要有軟交情,而且還要有硬利益,才能走得更長遠。只講交情不講利益,或只講利益不講交情,都只能譁眾取寵,成為一場笑談。
02沒有簽訂股權協議
大多數創業公司在創業初期,創始成員只顧著一起埋頭苦幹,從不考慮自己的佔股,更不會考慮自己的股份比例。等到了公司日益壯大,前景日益清晰時,早期的創始成員才開始關注自己的股份比例,這個時候再去討論如何分配股權,很容易讓團隊出現問題,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
朋友間、兄弟間、親戚間、夫妻間合夥創業,很多人認為都是熟人、親人,口頭約定就可以了,不需要簽訂什麼股權協議。但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新東方、真功夫、國美電器等知名企業都曾因股權分配不均的問題,引發了內部的股東矛盾,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永遠不要在利益面前去考驗人性。
03完全按照出資比例分配股權
出多少錢,分多少股?你被這句話坑了多久?
太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創業青年,因為初期資金匱乏,讓資金型股東佔了絕對的大股,辛苦打拼企業發展壯大之後,讓出錢不出力的股東拿了大頭,還處處受到牽制,苦不堪言!
股權比例要分資金股和人力股,創業公司,不僅要把資金股和人力股分開,而且資金股僅僅佔小頭,人力股要佔大頭。
過去,有錢就是爺,錢成了最大的變數;現在,人才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數。
04合夥人股權沒有簽訂退出機制
股權是一種交易,是一種買賣。因此,必然伴隨著傷害。沒有股權退出機制,這就是最大的傷害,最容易讓創業合夥人產生股權糾紛。
假設,某合夥人早期出資10萬,佔有公司20%的股權,由於某種被動或者主動原因而辭職,請問是否給退股?
合夥人利用公司資源與財產謀取私利,這樣的情況如何強制收回他的股權?
如果合夥人中途出了意外,他的股權應該如何處理?怎麼處理?通過什麼方式?
1、溢價/折價回購;
2、無條件回購;
3、將可能出現的各種退出情況及機制寫入協議。
因此,創業初期,合夥人的股權分為資金股和人力股,資金股佔小頭一般佔10%-20%之間,人力股佔大頭80%-90%之間,人力股至少要與3-4年服務期限掛鉤,甚至與核心業績指標掛鉤。途中退出者按照既得部分處理,後續與之毫無關係。
05不給未來優秀人才預留股權
公司的發展需要人才,而股權是吸引人才加入的關鍵手段。
創始團隊最初分配股權的時候,應該預留一部分股份放入期權池,用於持續吸引人才與進行員工激勵。
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天攘攘皆為利往」。員工的夢想跟老闆的夢想一樣。
所以,股權不是科學,而是一門藝術。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有不明白的可以隨時諮詢我。
6樓:匿名使用者
股權架構設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個:明晰股東的權責利、確保控制權的穩定、保證公司的順利融資、企業ipo必要條件。
7樓:投融界客服中心
公平原則、效率原則、控制權原則、資本運作、避免均等、動態調整。
8樓:匿名使用者
1,今天,我想把我對股權設計的理解,做一個簡單的系統性介紹。
講理論可能會比較枯燥,我會儘可能講得生動些。
設計股權制度,就像在規劃一場戰役。
先有正確的戰略,然後依據戰略制訂具體的戰術方案。
2,比如30年前,王石選擇了做萬科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做大股東,這就是一個戰略選擇。
相信萬科一定會有專業人士幫他設計內部的治理結構、股權制度中的種種條款,這些都是戰術方案,
再好的戰術方案也無法跨越戰略選擇,無法支援一個職業經理人對公司的長期、穩定控制。
我們在法律檔案中看到的一個一個條款,是戰術細節,
企業家只學習戰術細節是沒有太的大意義,因為不同的戰役,所適用的戰術不一樣,
3,不會有一套用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化的股權設計方案。
同樣的方法,別人使用會成功,而你照搬過來,卻可能失敗。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股權戰略。
4,那麼,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股權戰略呢?
我們先看一看企業設計股權制度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有對外和對內兩個方面。
在對外方面:企業使用股權來融資、併購、上市,目的是為了支援企業的發展。
所以,股權是手段,企業發展才是目標;
對外的股權戰略服務於企業的發展規劃,
而企業的發展規則又受到企業的願景,甚至是企業家個人人生觀的影響。
5,在對內方面:無論是給合夥人股權,還是給員工的激勵股權,
都是為了促進團隊的強大,讓最牛的人都願意來這裡幹,讓來的人都玩命幹,
讓乾的好的人都不意願走。所以,股權是手段,激勵團隊是目標。
對內的股權戰略服務於企業的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甚至受到企業家個人價值觀的影響。
6,所以說,股權戰略是系統化和個性化的,股權是有性格的。
制訂股權戰略的第一個要點,是認清自己、
認清自己的企業、認清自己的行業、認清自己的團隊、認清自己的時代。
7,在認清自己、瞭解自己的基礎上,我總結了股權戰略的三個關鍵性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分享。
股權的力量就來自於分享。向投資人分享股權,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
向合夥人分享股權,可以得到理想的創業夥伴;向員工分享股權,可以把每個人都變為創業者。
那些不願意分享股權或者不敢分享股權的企業家,就等於自動放棄了創業路上的最大**。
8,第二個原則,是公平。
分享股權會帶來力量,分享股權也會帶來風險。
大多數的風險,來自於合作者的關係被破壞。
曾經的朋友變成敵人;引入的投資人變成了股東會、董事會上的對手;
引入的合夥人,成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
發放股權給員工,卻換來了質疑、委屈和抱怨。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分配的不公平。
9,所以呢,我非常喜歡一個公式:股權=價值貢獻。
如果合作者們都認可這個公式,大部分股權糾紛都會化於無形。
至於,貢獻的大小如何評價,付出的股權如何收回,
就會有很多的戰術技巧可以使用了,比如成熟制度、比如回購制度等等。
我認為企業家們掌握好原則,制訂好戰略,
戰術方案、技術操作交給專業人士就可以了。
10,第三個原則,是控制。
控制主要體現在,股東間之間的權利、義務安排,就是所謂的股權制度。
如何做好控制,主要是把握好需要控制的關鍵點。
公司的股東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股東這個人是公司的實際管理者和控制者,可以稱之為控股股東;
第二類股東是除了控股股東以外的所有其他股東,可以稱之為參股股東。
這兩類股東有著不一樣的控制關鍵點。
對於控股股東而言,企業就是他的事業,是他的家,是他養大的孩子。
他對股權的控制關鍵點,就是企業的控制權本身,所有可能影響或者動搖他對企業控制權的制度,
都是他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
11,對於參股股東而言,他們投資參股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
保證收益權和有關股權如何退出的條款,才是他們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
由於關注的重點不同,這兩類股東完全可以能夠實現各自的目標,達到合理的平衡。
12,重視股權戰略、認清自已的性格,把握好分享、公平、控制三個原則,
就是我對股權設計的理解,希望能夠引起志同道合者的共鳴,希望得到智慧人士的批評和指證。
好的股權設計,能夠幫助有雄心的創業者成就大事。
合夥人要退出怎麼辦,合夥人要退出怎麼辦?
回答合夥人退夥的時候要根據合夥企業財產狀況分出退夥人的財產份額 退夥人有過錯的,在分出財產的時候應該扣除應當賠償的金額 合夥企業有債務的,退夥人在退夥的時候應該承擔共同清算債務的責任,然後再分出理應的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五十一條 合夥人退夥,其他合夥人應當與該退夥人按照退夥時的合夥企業...
有新的資金和合夥人加入,股權應該怎麼做?
簡單說就是讓他溢價增資,如果你們原股東不想改變投資金額,按就倒算,原註冊資本100萬元,佔比90 則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為萬元,可以取整112萬元。如上,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為112萬元,其中新股東出資200萬元,其中12萬元計入實收資本,188萬元計入公司資本公積。你們公司財務應該知道。也就是說,假設...
發現合夥人騙了我我該怎麼辦被合夥人騙了我該怎麼辦?
這種朋友你都想顧及,不知道是說你善良,還是說你傻,一個沒有人格的人是不值得社會認同的,你應該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用法律制裁他,如果你不想讓他受苦,那就請遠離此人,這個是你最大的容忍度,超過這個那說明你也是一個缺乏責任心和男人氣質的人。請記住,有些人可以原諒,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有些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