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三者不離兩片嘴,兩嘴不脫一顆心。
2樓:有水酵素
三者是一家,表三才三寶,
簡單扼要的闡述一下:釋者出世也,道者遊世也,儒者入世也。此話的含義,謝謝。
3樓:抱元子
釋者出世也,道者遊世也,儒者入世也,禪者出世也,武醫者入世也,然目的有所不同,而本質始終如一,無非人之圓覺,天之虛中,地之誠一,終不離究極之變化也。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趨勢出現於什麼時候?
4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朝時期,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佛教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又「尊道"。
所以說,三教合一的趨勢在南北朝已經出現。
隋朝時,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時,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
這三教,同一平臺,同一起點,同一本源。
但目的不同,所以運用不同,過程體現有所不同,越往下越不同,越往上越相同,最好的都差不多,最差的都千奇百怪。
釋者出世也,道者遊世也,儒者入世也,禪者出世也,武醫者入世也,然目的有所不同,而本質始終如一,無非人之圓覺,天之虛中,地之誠一,終不離究極之變化也。
然大乘中觀之不生不滅與道家還虛中黃直透反太易無盡本源何異?
小乘者,舍滅也,達上一層,舍滅下一層。大乘者,中也,達上一層不捨下一層,乃至極限,命完焚身時,超脫萬千無所謂命也。道者,合留也,達上一層不捨下一層,乃至極限,各取之一瓢與此合也,豎極恆長合留也。
出世無所謂後天粗命,僅需證悟圓覺之極,一切之心極也,陽極則命自了,曰不生不滅。遊世需殘命,圓覺,虛中各取一瓢,合於一切之體現,不離豎更長,一切之中和也,號曰住世。然最終之極限直至兩者何有毫釐之差。
5樓:皖國笑笑生
「三教」,指的是儒、釋、道三家。三教概念的發展,可以分幾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梁武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最初的階段裡,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
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6樓:丫丫丫
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儒、道、佛三教的發展,可以分三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佛教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又「尊道",所以說,三教合一的趨勢在南北朝已經出現。
隋朝時,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時,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
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隋朝,強調以儒學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其背景是:儒學受到佛教和道教思想得衝擊正統地位受影響。
影響: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儒學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佛道思想得進一步傳播,儒學的正統地位受挑戰。
拓展資料: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釋教、道教三個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場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場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場的三教融合三種型別。對於此種現象,學者多以三教合一統而論之。
然而,從三教並立到三教合一,則有一個過程。元明間"三教合一"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三教間關係已經具有內質的演變。
7樓:小兔
隋唐時期,出現「三教合一」趨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關的思想理論,逐漸融合。
元明間「三教合一」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三教間關係已經具有內質的演變。
魏晉南北朝梁武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
最初的階段裡,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
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
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拓展資料:
山西恆山懸空寺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它修建在懸崖峭壁間,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廟宇巨集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8樓:匿名使用者
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一的趨勢出現於。元朝元朝的時候出現的就是佛儒道佛三教合。
9樓:星海無胤
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到了隋朝時,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時,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
10樓:蘇堤舊事
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個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場的三教融合、佛教立場的三教融合和道家立場的三教融合三種型別。對於此種現象,學者多以三教合一統而論之。然學者極其曖昧,對佛教融合儒道的三教合一多讚美讚歎或避而不談、對儒道融合佛教的三教合一多鄙視不屑、甚至認為儒道好的思想也幾乎皆從佛教而來。
然而,從三教並立到三教合一,則有一個過程。元明間「三教合一」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三教間關係已經具有內質的演變。
「三教」,指的是儒、道、釋三家。三教概念的發展,可以分幾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梁武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最初的階段裡,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
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三教合一代表
三教在社會上的客觀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現的基礎,不過三教概念的提出卻是社會意識發展變化的結果。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兩漢之間,雖然「佛教傳來以後的中國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現和被社會所廣泛接受,卻是在魏晉南北朝時率先由佛教表現出來的,三國之前人們的論著中是沒有「三教」一詞的。《廣弘明集》卷一載有《吳主孫權論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時提及儒、道、釋三家。
以及「南北朝的《理惑論》,論儒道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語解《般若經》;這些可以說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見」。以後「暨樑武之世,三教連衡」,三教一詞出現在文獻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和佛教作為強大的社會存在已經無可置疑。
時人於佛儒、佛道、儒道之間的互補共通之處,分別有很多的建議論述,尤其是「南朝人士偏於談理,故常見三教調和之說」。如孫綽在《喻道論》中雲:「周孔救極弊,佛教明其本耳,共為首尾,其致不殊」。
明僧紹則認為「佛開三世,故圓應無窮;老止生形,則教極澆淳」,所以「周孔老莊誠帝王之師」而「釋迦發窮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王治心先生就張融、顧歡等人「道同器殊」思想闡述道:「在形而上方面的道,本來是一;惟在形而下的器方面,方有釋教道教之分。
……這些都是六朝三教同源的意見,這種意見,影響於後世亦非常之大」。此外,作為體現此類理念的人物在當時也大量出現,還如沙門曇度「善三藏及《春秋》、《莊》、《老》、《易》。宋世祖、太宗並加欽賞」等等,當時諸如此類的人物是很多的。
存在決定意識,「這種情況的產生,是由於三教所依附的社會基礎和所發揮的社會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就出現了「三教」的概念。
胡適**老子是道者還是儒者
11樓:匿名使用者
依我看,老子既是道者,也是儒者,但他在「道」方面的成就更為顯著。
孔子曾向老子請教,說明老子也曾指點過孔子。因此,胡適在《說儒》中把老子看作是 「正宗的儒」,而孔子是革新後的儒,這沒有什麼奇怪。但胡適也沒有否認老子是正宗的「道」,老子是道教的祖師爺,老子的《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老子在「道」方面的成就更為顯著。
修過禪者請解我惑
示寂偈 唐.疏山匡仁 我路碧空外,白雲無處閒。世有無根樹,白雲無處閒。著者小傳 疏山匡仁 870 吉州新淦人,投本州元證禪師出家。後參洞山良价禪師悟道,住江西撫州匡山,為唐末五代著名禪師。因其身材矮小,稱之為矮師叔。又因辯才機敏健談,常使得他人無插舌之機,故有 疏山齧族 的稱號。賞析 有僧問疏山禪師...
得道者多助原文,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
釋義 合於道的人,道會樂於幫助他。合乎德的人,道就會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會使他失道失德 出處 道德經 第二十三章 道亦樂得 原文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