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中的詩人是從哪些角度來望嶽的

2022-07-26 00:22:02 字數 6259 閱讀 8080

1樓: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了是經過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而詩人或許也鍾情於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眼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這也從側面體現了泰山的深遠,巍峨。而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

「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一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

」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

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靡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也寫出了詩人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壯志。

(2)此詩描述眺望泰山的景色。前四句寫它橫跨古齊、魯兩國之地和兩地山色光暗不同,表現了它的綿延廣大。第

五、六句,寫眺望時的主觀感受:層雲蕩胸,激盪著浩然正氣;歸鳥入目,頓覺眼界開闊。末兩句,表現他望之不足,還要登上絕頂,俯望群山。

這個結語,進一層從反面表現了泰山的雄偉高聳,也表現了作者的雄豪抱負。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此詩系作者早期作品,當時他考進士不中,漫遊山東,心中還充滿著雄心壯志

2樓:神啊聖啊

遠望;近望;仔細觀望

在《望嶽》一詩中,詩人是從哪些角度來描景的?

在望嶽一詩中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望嶽的

3樓: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了是經過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而詩人或許也鍾情於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眼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這也從側面體現了泰山的深遠,巍峨。而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

「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一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

」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

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靡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也寫出了詩人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壯志。

(2)此詩描述眺望泰山的景色。前四句寫它橫跨古齊、魯兩國之地和兩地山色光暗不同,表現了它的綿延廣大。第

五、六句,寫眺望時的主觀感受:層雲蕩胸,激盪著浩然正氣;歸鳥入目,頓覺眼界開闊。末兩句,表現他望之不足,還要登上絕頂,俯望群山。

這個結語,進一層從反面表現了泰山的雄偉高聳,也表現了作者的雄豪抱負。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此詩系作者早期作品,當時他考進士不中,漫遊山東,心中還充滿著雄心壯志

《望嶽》分別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望嶽

《望嶽》是從哪幾個角度望的

4樓:阿沾愛教育

首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兩句來看,是遠望。泰山究竟是何等的景象,齊魯大地都是看不盡的青翠。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遠望,以距離之遠來烘托泰山之高大。

頸聯「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是近望,而且通過時間從朝至暮的變化,寫出了泰山的瑰麗神奇的美景。

頷聯「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則是仔細地觀望。雲氣迭起令人心胸激盪,極目遙望歸林的鳥兒,恨不得把眼眶裂開來盛裝這美麗的景色。

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明作者是「望嶽」,並未「登嶽」。也表現了作者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引起讀者共鳴,成為千古名句。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

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挾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雲生,彷彿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自己的抱負。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

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

杜甫有三首《望嶽》,其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

詠泰山的《望嶽》表現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

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鬱頓挫。

詠衡山的《望嶽》即或是有所諷喻,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變的軌跡。

5樓:吾書橋君雅

答:詩人從遠望,近望,細望,神望,幾個角度來望。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遠望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近望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細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神望

6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了是經過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而詩人或許也鍾情於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眼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這也從側面體現了泰山的深遠,巍峨。而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

「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一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

」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

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靡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也寫出了詩人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壯志。

(2)此詩描述眺望泰山的景色。前四句寫它橫跨古齊、魯兩國之地和兩地山色光暗不同,表現了它的綿延廣大。第

五、六句,寫眺望時的主觀感受:層雲蕩胸,激盪著浩然正氣;歸鳥入目,頓覺眼界開闊。末兩句,表現他望之不足,還要登上絕頂,俯望群山。

這個結語,進一層從反面表現了泰山的雄偉高聳,也表現了作者的雄豪抱負。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此詩系作者早期作品,當時他考進士不中,漫遊山東,心中還充滿著雄心壯志

《望嶽》描寫了泰山的什麼特點,望嶽寫出泰山哪些特徵

描寫了泰山 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襲特點 望嶽寫出泰山哪些特徵 望嶽 描寫了泰山的什麼特點?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從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句中表現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齊魯青未了 綿延不盡 望嶽這首詩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泰山雄偉磅礴,高峻秀美 從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

杜甫的 望嶽 描寫的是哪座山,杜甫的《望嶽》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描寫的是五嶽中的哪座山?

杜甫的 望嶽 描寫的是泰山。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 735 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 736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作者北遊齊 趙 今河南 河北 山東等地 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白話翻譯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

望嶽》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一首體裁

古體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近體詩是在齊樑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 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