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忽必烈廢除「蒙古」國號,取意《易經》「大哉乾元」(偉大的開始),定國號為元,他就是元世祖。
至元八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公曆2023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釋出的改國號並且稱帝的詔書。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元世祖忽必烈從「大蒙古國皇帝」變為「大元皇帝。
這份詔書是說明元朝政權性質非常重要的檔案。詔書明確承認,忽必烈他所建立之元朝這一王朝,乃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繼承,是堯舜禹湯,秦漢隋唐的繼續,所謂:「紹百王而紀統」者是:
詔書又把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自己的這份統一大業,看作是「歷古所無」的「大業」,這業績是古代任何一個君主所無法比擬的,因而用「蒙古」這個民族的名稱,已不足以表示新王朝的涵義。
「元」這一國號的來歷,取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蓬勃盛大。乾元,是指乾元之氣。資,資源。
始,創始化生。統,統貫。天,即天道。
概括起來的含義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是萬物創始化生的動力資源,這種強勁有力,生生不息的動力資源是統貫於整個天道執行過程之中的。
2樓:
看起來元朝是個遊牧民族,可是元朝的名字卻大有來頭,易經有云「大哉乾元,萬物諮始,乃統天」,說明「元」是萬事萬物的開始,元朝象徵著永珍更新的一個朝代
3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之名的由來
2023年,忽必烈廢除「蒙古」國號,取意《易經》「大哉乾元」(偉大的開始),定國號為元,他就是元世祖。2023年,遷都於今天的北京,當時叫大都,又叫汗八里。即「大汗之城」,2023年,滅亡南宋,統一中國。
4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的朝代名:來自《易經》」大哉乾元「。
元朝國號的由來?
5樓:o詹事府諭德
至元八年(1271),蒙古大汗忽必烈稱帝,公佈《建國號詔》法令,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大元。九年(1272),在劉秉忠規劃下,元帝國建都於金國中原的大都,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面積最大的王朝。
貴陽名的由來?
6樓:一條酸菜魚
貴陽名字由來:
1、貴陽之名較早見於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貴陽因為在貴山的南面所以得名。
2、由於貴陽氣候常年多陰雨,民間有「天無三日晴」的俗語,貴陽是因為「陽貴」得名。
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遊景點。
7樓:金果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築、金築,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貴陽」之名較早見於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郡在貴山之陽故名。
貴陽因為在貴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貴陽古代盛產竹子而聞名,故用「竹」的諧音「築」來作為貴陽的簡稱。
一說由於貴陽氣候常年多陰雨,民間有「天無三日晴」的俗語,貴陽是因為「陽貴」得名。另一說則是這裡的地名源於貴山,因為山南為陽故名貴陽。貴陽名源於貴山,貴山又稱貴人峰,貴陽雖因貴山之陽得名,但貴山所處何地則一直存在爭議。
8樓:匿名使用者
貴陽氣候宜人,有「林城」之稱,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貴陽」之美譽。
貴陽是貴州省省會,作為中國行政區域名稱,始自明朝隆慶三年(2023年),當時將設在現今貴陽的程番府改為貴陽府,自此貴陽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中國古代以山為陰,山南為陽。「貴陽」因位於貴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貴陽盛產竹子,許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與「築」諧音,故貴陽簡稱「築」。
但是,早在貴陽府建立前100年,「貴陽」這個地名已經出現。宋朝把今貴陽地叫貴州。元朝改貴州為順元,稱順元城,而史書仍多稱貴州。
明朝永樂十一年(2023年)貴州省建立後,貴州既是省名,又是省會名。
「貴陽」之名最早始見於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一書。該書就記載了「貴陽」一名的由來。書中說:
「郡在貴山之陽故名」。那麼這貴山在何處呢?同一部書中記載:
「貴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鴉關在其後,又名貴人峰。郡之得名以此。」從里程、山勢、鴉關的位置來衡量,貴山當是今天六廣門外的關刀巖。
2023年(明隆慶二年)6月,明王朝**將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縣)移至今貴陽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就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正式作為行政區域的名稱存在的。
2023年1月,除貴陽府,設貴陽縣,這是貴陽作為縣名的開始。2023年7月1日,取消貴陽縣,正式成立貴陽市,從此以後,貴陽作為市的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9樓:匿名使用者
陽開始稱「貴州」是北宋初期的事。據地方誌書記載,北宋初年,彝族先民的一支烏蠻人(舊志書稱烏蠻,或盧鹿族,亦稱羅羅族)佔領了貴陽,建立了少數民族政權。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烏蠻首領普貴朝貢於宋王朝,宋太祖趙匡胤有《敕普貴書》,其文稱:
「惟爾貴州,遠在要服。」同時「賜王爵,以鎮一方。」(《大明一統志》語)此後,「貴州」之名開始見**公文、史書。
但那時的「貴州」主要指今貴陽。雖然在整個宋朝,今貴陽地還有大萬谷落總管府、黑羊箐等名稱,但以「貴州」之名存在的時間最長。
宋朝時貴陽已有土砌城牆,居民主要是少數民族,以仡佬族、苗族、布依族和彝族的先民為多。
元朝至元十六年(2023年),元軍佔領了今貴陽地,屯駐城中,將貴州城更名為順元城,意思是「順服元朝」,但這只是統治者一廂情願的想法,老百姓仍稱「貴州」,就連元朝蒙古人所寫的《招捕總錄》一書,也依然稱今貴陽地為「貴州」。至元二十九年(2023年)元王朝設八番順元都元帥府駐此。
元朝的貴州城仍是土城,在今貴陽市城區南部。居民以世居少數民族為主,也有隨元軍而來的蒙古人、回族人。
明朝貴陽仍叫「貴州」。永樂十一年(2023年),貴州布政使司成立後,「貴州」開始作為省名。此後,「貴州」既是貴陽的城市名,又是貴州省名,兩者並行不悖。
直到明末崇禎十一年(2023年)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貴陽時,還在他寫的《徐霞客遊記》中,稱貴陽為貴州城。
但自明初開始,「貴陽」一名逐漸成為今貴陽地的主要名稱,另一名稱「貴竹」也開始使用。明朝的貴陽已經有了石砌的城牆,城市範圍擴大許多。居民除少數民族外,漢族亦大量湧入。
「貴州」現在是我們生活的省份的名稱,可是,「貴州」曾經作為貴陽的歷史名稱,連續使用了宋、元、明三朝,時間持續了600年。
「貴州」一名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貴州省殷商時屬鬼方,「貴州」和鬼方有歷史淵源,「貴」字就是從「鬼」字演變而來,兩字讀音略同。 「貴」字由「鬼」字演變而來之說,現在看來肯定站不住腳,因為「貴州」之稱始於北宋初期
畢節這個名字的歷史由來
10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二月置畢節衛,為畢節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2023年)裁畢節衛置畢節縣,以後沿用。畢節是彝族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為彝族一個家支頭人的名字。
《畢節縣誌》載:畢節為"順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遲安得長安所,屬湖南,置畢節驛。建置之初時逢除夕,故曰畢節",這段話似有望文生義之嫌。
而《夷書》說法則較為恰當:"畢節稱比躋,系白羅羅之名,因好其地為"比躋",久之叫著畢節,……漢人為除夕之證,彝族人作人名之稱,其矢一也,其地則皆今之畢節。"由此看來,畢節之名源於彝族某一家之後被用作地名,最後用漢語音寫作現名。
擴充套件資料
畢節,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區區域性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連線西南地區、長三角連線東盟地區的重要通道。
畢節,礦產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礦產60多種,磷礦儲量名列全國前茅,煤炭遠景儲量居於長江以南之冠,鐵礦、銅礦、鉛礦、稀土礦儲量處在貴州第一。
生物資源多樣,動植物資源2800多種,有全國、全省如馬鈴薯之鄉、白蒜之鄉等眾多「地理標誌」;水能資源豐富,河湖水系縱橫交錯,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條。
畢節是古夜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中國南方古人類文化發祥地。
畢節風光景色旖旎,被譽為「洞天湖地、花海鶴鄉、避暑天堂」;畢節氣候清涼宜人,是避暑旅遊城市觀測點。
畢節是三省紅都,長江以南最後一塊革命根據地,厚重歷史文化,在全國都具有唯一性。
11樓:超然也
畢節名字的來有兩種說法;兩種說法在史書上記載都有,畢節縣歷史研究的學者黃文遠先生在一次講課的時候講過。但是不確定真正的哪個是真那個是假。畢節這個地方真正有行政劃分是從漢代開始,但是有畢節這個名字是從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間開始的。
畢節名字由來的第一種說法是畢節城建設完工那恰好是除夕佳節,於是當時的管轄者就為其命名為畢節,取畢於節——完工於除夕佳節之意。
第二種說法正如樓上所答: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二月置畢節衛,為畢節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2023年)裁畢節衛置畢節縣,以後沿用。畢節是彝族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為彝族一個家支頭人的名字。《畢節縣誌》載:
畢節為"順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遲安得長安所,屬湖南,置畢節驛。建置之初時逢除夕,故曰畢節",這段話似有望文生義之嫌。而《夷書》說法則較為恰當:
"畢節稱比躋,系白羅羅之名,因好其地為"比躋",久之叫著畢節,……漢人為除夕之證,彝族人作人名之稱,其矢一也,其地則皆今之畢節。"由此看來,畢節之名源於彝族某一家之後被用作地名,最後用漢語音寫作現名
回答者: haifeistar - 一代宗師 十四級 2009-10-21 15:46
12樓:夜半三更湊熱鬧
漢置平夷縣。唐置羈縻祿州 。宋為祿州羈縻 。
元置畢節驛。明建畢節衛。清設畢節縣。
2023年12月撤縣設市.畢節是彝族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為彝族一個家支頭人的名字。《畢節縣誌》載:
畢節為"順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遲安得長安所,屬湖南,置畢節驛。建置之初時逢除夕,故曰畢節",這段話似有望文生義之嫌。而《夷書》說法則較為恰當:
"畢節稱比躋,系白羅羅之名,因好其地為"比躋",久之叫著畢節,……漢人為除夕之證,彝族人作人名之稱,其矢一也,其地則皆今之畢節。"由此看來,畢節之名源於彝族某一家之後被用作地名,最後用漢語音寫作現名
元朝時期的中國,元朝時期是屬於中國的嗎?元朝不是蒙古人的嗎?而蒙古又不是中國的。
蒙古擊敗宋朝,和兩 事體系結構有關係。宋朝幾乎是整個封建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最發達的朝代,南宋經濟發達程度更是能以半壁江山與之後的明清相媲美。但南宋以江南步兵與水軍為主,戰略是以天險做防守。相比蒙古是騎兵,弓騎兵。南宋朝廷在軍事上多年長期一直與金朝相互消耗。在政治上,趙皇室從理宗之後開始不穩定,主...
元朝滅亡的原因,元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人民被壓迫被掠奪更為嚴重。早在泰定二年 1325年 就發生了河南趙醜廝 郭菩薩領導的起義。元惠宗至正十一年 1351年 發生劉福通紅巾軍起義,元朝統治階級內部卻在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因此加速了元朝滅亡的程序。至正十六年 1356年 到至正十九年 1...
元朝民族政策對元朝的短命有何影響
蒙古貴族建立元朝後,為了保持他們的政權和特權,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國各個民族劃分為蒙古人 色目人 漢人 南人四個等級,對其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作出嚴格的規定,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漢人和南人地位最為低下。在政治上,規定 和地方的 正職一律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副職才許漢人 南人擔任。特別是 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