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滴定試驗誤差,化學中和滴定實驗

2022-12-02 19:46:10 字數 6447 閱讀 9199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和滴定產生誤差有以下幾種

1.潤洗誤差

若在使用滴定管時,用蒸餾水洗淨滴定管後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則由於滴定管內壁附有水分,導致裝液時,標準液的濃度降低,滴定時使用的"稀釋後的標準液"用量增大,使結果偏高

若在使用錐形瓶時,用蒸餾水洗淨滴定管後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則由於錐形瓶內壁附有待測液,導致裝液時待測液的體積增大,滴定時使用的標準液用量增大,使結果偏高

2.氣泡誤差

使用滴定管時,內部有氣泡,滴定時將氣泡排出,因氣泡佔據了一定的體積使得標準液的用量增大(排出氣泡時,滴定管液麵仍然下降,但無標準液排出),導致結果偏高

3.讀數誤差

滴定管讀數自上到下增大,"0"刻度線在上端

滴定前俯視底數,讀數偏大,滴定後仰時讀數,讀數偏小,二者做差得出的標準液用量偏小,導致滴定結果偏小

滴定前仰視底數,讀數偏小,滴定後俯視讀數,讀數偏大,二者做差得出的標準液用量偏大,導致滴定結果偏大

4.滴濺誤差

由於滴定時不慎將待測液濺出錐形瓶或濺至內壁上,導致待測液體積減小,使滴定結果偏小

5.時間誤差

指示劑退色後,半分鐘內顏色仍有變化就開始讀數,因反應未到達終點前就停止了滴定,使得標準液的用量變小,滴定結果偏小

大概就著幾類吧,多做題才有體會

2樓:李果龍

中和滴定的誤差**你該知道了,只是想知道誤差產生的後果吧?其實判定很簡單,你只要分析產生誤差後所測定的值比實際值是大還是小,然後你要知道實驗需要測量的量的計算方法或計算式,之後自然知道產生誤差所測量值的變化是變大還是變小。這最好不要死記硬背,不理解的話遲早會忘o>_

3樓:

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造成所測濃度偏大(用的液體少,讀的體積大把氣泡的體積讀出

了)。仰視讀數,用的液體少,讀的多,造成所測濃度偏大。

俯視讀數,用的多,讀的少,造成所測濃度偏小。

錐形瓶潤洗,等於所去待測溶液增多,導致所用標準液增加,造成所測濃度偏大。

滴定管潤洗。相當於把標準液稀釋,造成所用標準液體積增大,造成所測濃度偏大。

注意:所有的誤差分析依據是,c(待)= c(標)v(標)/v(待)一般地, 計算時 c(標)是定值,v(待)是定值,v(標)是通過實驗測出。

化學中和滴定實驗

4樓:雪哀

酸鹼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實驗中石蕊等做酸鹼指示劑來判斷是否完全中和。

常見酸鹼指示劑的變色範圍:   指示劑 顏色變化 變色範圍(ph)   石 蕊 紅—藍 5.0~8.

0   甲基橙 紅—黃 3.1~4.4   酚 酞 無—紅 8.

2~10.0(注意:酚酞遇濃硫酸變橙色)    酸鹼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一:

  (1)酚酞:鹼滴定酸時:顏色由無色恰好變為淺紅色   (2)甲基橙:

酸滴定鹼時:顏色由黃恰好變為橙色。一般不選用石蕊。

  酸鹼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二:為了減小方法誤差,使滴定終點和等當點重合,需要選擇適當的指示劑。強酸與弱鹼相互滴定時,應選用甲基橙。

強鹼與弱酸相互滴定時,應選用酚酞。強酸與強鹼相互滴定時,既可選用甲基橙,也可選用酚酞作指示劑。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劑。

原因是石蕊的變色範圍(ph5.0~8.0)太寬,到達滴定終點時顏色變化不明顯,不易觀察。

  酸鹼中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三:常用的指示劑多是弱酸或弱鹼,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較複雜的有機酸。指示劑的分子和離子具有不同的顏色,酸或鹼溶液能影響指示劑的電離平衡,因此在酸或鹼溶液中指示劑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中和滴定時選擇指示劑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指示劑的變色範圍越窄越好,ph稍有變化,指示劑就能改變顏色。石蕊溶液由於變色範圍較寬,且在滴定終點時顏色的變化不易觀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採用。

  (2)溶液顏色的變化由淺到深容易觀察,而由深變淺則不易觀察。因此應選擇在滴定終點時使溶液顏色由淺變深的指示劑。強酸和強鹼中和時,儘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鹼時,甲基橙加在鹼裡,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由黃變紅,易於觀察,故選擇甲基橙。

用鹼滴定酸時,酚酞加在酸中,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易於觀察,故選擇酚酞。   (3)強酸和弱鹼、強鹼和弱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時,前者溶液顯酸性,後者溶液顯鹼性,對後者應選擇鹼性變色指示劑(酚酞),對前者應選擇酸性變色指示劑(甲基橙)。   (4)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不發生異常導致誤差,中和滴定時指示劑的用量不可過多,溫度不宜過高,強酸或強鹼的濃度不宜過大。

5樓:yaoxmin化學

酸鹼中和滴定,就按照h+ +oh- =h2o 計算,滴定終點是恰好完全反應的。實驗時,根據指示劑顏色變化來判斷,因此,可以用酚酞或甲基橙指示終點。它們的變色範圍不同,根據反應時,生成的鹽的性質,如果水解,那麼,水解顯酸性就選擇甲基橙,誤差小;水解顯鹼性,就選擇酚酞,誤差小。

6樓:芯橙

中和反應。口訣啊,酸滴(定)鹼,甲基橙。黃色恰好變為橙色。

鹼滴(定)酸,用酚酞。無色恰好變為淺紅色。

酸鹼滴定中和實驗的誤差

7樓:x黃某人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中的誤差因素分析

一、來自滴定管產生的誤差

1. 滴定管水洗後,未用標準液潤洗

分析:因標準液被附在滴定管內壁的水稀釋了,又因為標準液的濃度不變,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增多,所以滴定結果偏高。

2. 滴定管水洗後,未用待測液潤洗

分析:因待測液被附在滴定管內壁的水稀釋了,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減少,所以滴定結果偏低。

3. 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後無氣泡

分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氣泡體積,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讀數偏大,所以結果偏高。

4. 盛待測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後無氣泡

分析:讀出來的待測液體積為實際量取的待測液體積(滴定前有氣泡,則液麵較高,滴定後無氣泡,液麵較低,兩個相減後體積比實際大。也是就是實際測得的體積小)+ 氣泡體積。

即待測液量偏少,故消耗的標準液也少,所以結果偏低。

二、來自錐形瓶產生的誤差

1. 錐形瓶用蒸餾水水洗後又用待測液潤洗

分析:因錐形瓶瓶內壁附著有待測液,故錐形瓶內的待測液增多,消耗的標準液增多,所以結果偏高。

2. 錐形瓶水洗後未乾燥就加入待測液或滴定過程中向錐形瓶內加少量水

分析:實際參與中和反應的待測液的總量不變,實際消耗的標準液也不變,故對結果無影響。

三、來自讀數的誤差

1. 用滴定管量取待測液時

(1)先俯視後仰視(先俯視後平視或先平視後仰視)

分析:量取待測液的實際體積偏小,消耗的標準液也少,所以結果偏低。

(2)先仰視後俯視(先仰視後平視或先平視後俯視)

分析:量取待測液的實際體積偏大,消耗的標準液也多,所以結果偏高。

2. 用滴定管量取標準液時(按仰視讀數偏高,原體積比實際高;俯視讀數偏低,原體積比實際低)(標準液只看其讀數就行了)

(1)先俯視後平視

分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v終-v始,而俯視時v始偏小,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所以結果偏高。

(2)先仰視後平視

分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v終-v始,而仰視時v始偏大,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小,所以結果偏低。

四、來自指示劑帶來的誤差

1. 強酸滴定弱鹼,指示劑選酚酞

分析:恰好反應時溶液顯酸性,若選酚酞,滴定終點時溶液顯鹼性,故標準液強酸的量偏小,結果偏低。

2. 強鹼滴定弱酸,指示劑選甲基橙

分析:恰好反應時溶液顯鹼性,若選甲基橙,滴定終點時溶液顯酸性,故標

準液強鹼的量偏小,結果偏低。

五、操作不當帶來的誤差

1. 滴定終點時,盛標準液的滴定管尖嘴外掛有一滴標準液的液珠未滴落

分析: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尖嘴外掛的這滴標準液的液珠的體積,標準液體積讀數偏大,故結果偏高。

2. 滴定時,將標準液濺出錐形瓶外或滴定管漏液

分析: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濺出的液珠的體積或漏出來的液體體積,標準液體積讀數偏大,故結果偏高。

3. 待測液濺到錐形瓶液麵上方的內壁上或搖出

分析:實際參與中和反應的待測液減少,所用的標準液的量也減少了,所以結果偏低。

六、用含雜質的樣品配製的溶液帶來的誤差

1. 用已知濃度的標準酸液來滴定未知濃度的鹼液(含雜質)

(1)若配製鹼液時所用鹼含有中和酸能力更強的雜質,滴定時,必然消耗較多的標準酸液,所測結果必然偏高。

(2)若所用鹼中含中和能力弱的物質,必然消耗較少的標準酸液,所測結果必然偏低。

2. 用已知濃度的標準鹼液(混有雜質)來滴定未知濃度的酸液,若標準鹼液中含有中和酸的能力更強的雜質,滴定時,必然消耗較少的鹼液,所測結果偏低;反之則偏高。

8樓: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裝置股份****

1、 來自滴定管產生的誤差:

①、滴定管水洗後,未用標準液潤洗

析:因標準液被附在滴定管內壁的水珠稀釋了,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多了,所以結果偏高.

②、滴定管水洗後,未用待測液潤洗

析:因待測液被附在滴定管內壁的水珠稀釋了,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少了,所以結果偏低.

③、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氣泡體積 ,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讀多了,所以結果偏高.

④、盛待測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

析:讀出來的待測液體積為實際量取的待測液體積 + 氣泡體積,即待測液量少了,故消耗的標準液也少,所以結果偏低.

2、來自錐形瓶產生的誤差:

①、錐形瓶用蒸餾水水洗後又用待測液潤洗

析:因瓶內壁附著待測液,故錐形瓶內的待測液多了,消耗的標準液也多,所以結果偏高.

②、錐形瓶未洗淨,殘留有與待測液反應的少量物質,故消耗的標準液少了,所以結果偏低.

③、錐形瓶水洗後未乾燥就加入待測液或滴定過程中向錐形瓶內加水

析:實際參與中和反應的待測液的總量沒變,實際消耗的標準酸液也就不變,故結果不變.

3、來自讀數帶來的誤差:

①、用滴定管量取待測液時

a、先俯視後仰視(先俯視後平視或先平視後仰視)

析:量取待測液的實際體積偏小,消耗的標準液也少,所以結果偏低.

b、先仰視後俯視(先仰視後平視或先平視後俯視)

析:量取待測液的實際體積偏多,消耗的標準液也多,所以結果偏高.

②、用滴定管量取標準液時

a、先俯視後平視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v終 - v始,而俯視時v始讀小了,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了,所以結果偏高.

b、先仰視後平視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v終 - v始,而俯視時v始讀大了,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小了,所以結果偏低.

c、同理若先俯視後仰視或先平視後仰視,結果偏高;先仰視後俯視或先平視後俯視,結果偏低.

4、來自指示劑選擇欠佳帶來的誤差:

①、強酸滴定弱鹼,指示劑選酚酞

析:恰好反應時溶液顯酸性,若選酚酞,滴定終點顯鹼性,故標準液強酸加少了,結果偏低.

②、強鹼滴定弱酸,指示劑選甲基橙

析:恰好反應時溶液顯鹼性,若選甲基橙,滴定終點顯酸性,故標準液加少了,結果偏低.

5、來自滴定終點判斷不準帶來的誤差:

①、強酸滴定弱鹼,甲基橙由黃色變為紅色後停止滴定 ………… 偏高

②、強鹼滴定弱酸,酚酞由無色變為粉紅色,半分鐘後又變為無色…………偏低

6、來自操作不當帶來的誤差:

① 滴定終點時,盛標準液的滴定管尖嘴外掛有一滴標準液的液珠未滴落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尖嘴外掛的這滴標準液的液珠的體積,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了,故結果偏高.

② 一滴標準溶液附在錐形瓶壁上未衝下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錐形瓶壁上的液珠的體積,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了,故結果偏高.

③ 滴定時,將標準液濺出錐形瓶外或滴定管漏液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濺出的液珠的體積或漏出來的液體體積,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了,故結果偏高.

④ 達滴定終點後立即讀數

析: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為實際消耗的標準液體積 + 滴定管內壁上部附著標準液的體積,讀出來的標準液體積偏大了,故結果偏高.

⑤ 待測液濺到錐形瓶液麵上方的內壁上或搖出

析:實際參與中和反應的待測液僅是液麵以下的,故待測液少了,所用的標準液也少了,所以結果偏低

⑥ 臨近終點時,用洗瓶中的蒸餾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標準液於錐形瓶中 無影響

7、來自用含雜質的樣品配製的標準液帶來的誤差:

(1) 用已知濃度的標準酸液來滴定未知濃度的鹼液(含雜質)

① 若配製鹼液時所用鹼含有中和酸能力更強的雜質,滴定時,必然消耗較多的標準酸液,所測結果必然偏高

② 若所用鹼中含中和能力弱的物質,必然消耗較少的標準酸液,所測結果必然偏低

(2) 用已知濃度的標準鹼液來滴定未知濃度的酸液,若配標準鹼液時所用鹼中含有中和酸的能力更強的雜質,滴定時,必然消耗較少的鹼液,所測結果偏低,反之則偏高

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是中學化學中十分重要的定量實驗,而其誤差分析又是一個難點。那麼酸鹼中和滴定的誤差如何分析?下面就待測液放在錐形瓶中,標準液放在滴定管中的情況進行 一下 1 來自滴定管產生的誤差 滴定管水洗後,未用標準液潤洗 析 因標準液被附在滴定管內壁的水珠稀釋了,故消耗的標準液體積多了,所以結果偏...

關於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突變的問題,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

ph值是由溶液中h 的濃度決定的,ph為1時c h 10mol l,ph為12時則是c h 10 12當ph接近中性時一滴鹼或酸的溶液就能讓c h 變化回幾個數量級,還有突 答變並不會突變到12這麼大,突變範圍就是書上畫方框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極少的溶液就能使ph上升很多,而到了12附近或3附近,...

化學裡 中和 中性怎麼區別,酸鹼中和中的完全中和與中性有什麼不同?

中和是酸鹼試劑混合後發生反應即 中和反映 中性是7.35 7.45之間的hp值。麻煩採納,謝謝 中和是描述反應當,而且專指酸鹼混合時的反應,通俗講就是使酸性和鹼性趨向中間值。而中性是描繪物質的,只要物質不是酸性或鹼性就叫中性 中和是個過程,只要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按照化學計量反應就叫做中和,未必是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