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族,現有人口40萬,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省,其餘3000多人,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平埔人因為散居臺灣各地,20世紀後已基本漢化,人口約10萬,未計算在內。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大致可分為「泰雅」、「曹」、「排灣」三大語群。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
民俗風情
1、社高山族的基層組織是「社」,社是自然村寨,小社由一個氏族組成,大社由數個氏族組成,一般上千人,小社五六百人,實行民主政治,重大問題由社大會決定。社首領包括頭目(領袖)、祭司(或巫師)和長老會。是社的最高權力機構。
頭目領導耕戰、漁獵,裁決內部糾紛,幫助祭司組織祭祀活動。從50年代起,臺灣高山族的社組織逐步走向地方行政管理,而且過去五六十人的大家族日趨縮小。但是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及文化習俗的許多傳統仍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身體毀飾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如拔毛、鑿齒、穿耳、束腹、紋身等。40年代中期以後,這些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餘影響還在。拔毛,指的是拔除體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
男性用竹片夾子拔,女性以細麻線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燒,並不覺得痛苦。
鑿齒,是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拔掉左右兩個門牙或兩個犬齒。有的直接用小鐵棒抵在牙上用石頭敲掉欲拔之牙。有些無拔牙缺齒習俗的支系,願將牙齒染成黑色,以黑齒為美。
穿耳,尤以排灣人與阿美人的男子最為突出。他們耳垂穿孔較大,一般用鉛盤,貝殼和竹管做耳飾,並將琉璃珠用絲線連在雕有花紋的竹管一端,結紮在腦後的頭髮上,來防止擺動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習俗。束腹帶是用厚竹片彎成的,兩端鑽孔,穿麻繩以勒緊,勒扣在後腰。從十二三歲起直到五六十歲停止,晝夜都緊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發達健康。
紋身,各支系具體情況不同,有的男紋女不紋,有的女紋男不紋。有的以紋身為美飾,有的以紋身為勇武的象徵。受原始宗教的影響,認為紋身可以得到祖先靈魂的保佑,去災免禍。
除紋身外,還有紋面的。無論以什麼方式毀飾身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聯姻、紀功、尊貴。
3、優美的歌舞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勞動、戀愛、婚宴、節慶、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因為高山族支系較多,所以表現在**歌舞上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歌曲,多為觸景生情,即興演唱。
有的如高山流水,自然悠揚,有的如擊竹鳴玉,清麗動人;有的如排浪鼓石,節奏明快。顯得粗獷、淳樸、細膩。
常見的樂器有口絃琴、弓琴(方琴)、笛子、葉琴(樹葉)、杵樂、臀板、竹鼓(鼓砍)、腰鈴、腳鈴、口絃琴和鼻簫,常用於青年男女戀愛中呼喚情人和傳達愛情。葉琴實際上是一片隨手摘取的闊葉樹葉片,銜於脣間便可吹奏出不少曲調。杵樂是從舂米的木杵演變而成。
高山族人舂搗稻穀時,常在屋內挖一洞穴,穴底放一塊石板,幾名婦女環立四周,手持木杵舂米。木杵碰擊石板,發出如鍾似磬的音響,傳播甚遠。後來人們用長短粗細有別,高低不同音的木杵,奏出節奏不同的樂聲,用它伴奏的歌曲稱「杵歌」。
用它演奏的樂曲為「杵樂」。杵樂歌舞在高山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非常盛行。杵歌還成為青年男女戀愛的紐帶,許多美滿姻緣就是在杵樂聲中結下的。
臀板是把一串竹管和銅殼垂於臀部,與腰鈴、腳鈴都是舞蹈者的道具和伴奏樂器。
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體性的特點,凡重大活動,都有集體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在歌舞聚會時,人們堆柴點火,圍火高歌豪飲。先是十來個青年人款款起舞,並唱序歌,漸入高亢激越,眾人連臂合圍,踏歌歡舞,時前時後,進退有致,間有齊聲歡呼,場面非常熱烈。
近年來由於旅遊事業的高度發展,許多到臺灣觀光的遊客都前往高山族民俗村寨或旅遊景點**山胞們的民俗與歌舞表演。
4、木雕與紡織
高山族的手工工藝主要有紡織、竹編、藤編、刳木、雕刻、削竹和製陶等,其中排灣人,魯凱人、雅美人等支系的木雕藝術頗為精湛,刳削是著名傳統工藝,他們僅用一把刀就能刳製成各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器具。例如舂米用的木臼,貯藏用的木桶,制糕釀酒的蒸筒等容器,以及酒杯、湯匙等食具,大的則如獨木舟。
至於紡織,在久遠的年代,山胞們就懂得用績麻織成「番布」。在泰雅、賽夏兩族中,素有「男以武功,女以紡織」來決定其社會地位的習俗。他們的紡織方法基本相同,都有垂直紡軸,以手搓捻後纏於軸上。
織機均屬較原始的平地腰織機。織機的夾布板兩端掛在織婦的腰際,經線的尾端繞結在經線筒或經線軸上,用兩腳蹬著。而阿美、雅美和卑南人則用兩根木柱插在地上,將經線板拌住,不用足蹬。
但夾布板仍縛於腰際。織婦則坐在地上或凳子上從事紡織。按照傳統習俗,女子在織布小屋中工作,男子不得進入。
紡織品主要有白麻布和白褐相間的平行條紋麻布。在布上進行刺繡、挑花,用於各種裝飾。
2樓:
我就是高山族的。同時高山族只是大陸這樣叫的,在臺灣統稱原住民。因為在高山族裡還分了很多民族,比如:
八美族、雅美族、瑪雅族等,各個的民風都有所不同,有的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有的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古時大多數是以狩獵和捕漁為生,現在大多數都改行做關光旅遊了,就像雲南的少數民族一樣!
3樓:匿名使用者
000000000000..
民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族習慣
中華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 1 阿昌族 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白族 分佈在雲南 貴族 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 分佈在雲南 青海等地,人口...
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區 風土人情和民族習慣
1 阿昌族 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白族 分佈在雲南 貴族 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 分佈在雲南 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
傣族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一 風土人情 傣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裡或盛會場合 串不少 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 很盛行。流行招贅上門的習俗。傣族舉行婚禮時,都要有隆重的 拴線 儀式,由老人用潔白的棉線拴在新郎 新娘的手腕上,象徵把兩人的靈魂拴在一起,並祝福新婚夫婦相敬如賓,白頭偕老。二 民俗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