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一、閱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麼?試以趙州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2.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請具體說一說。
3.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資料。
答案「:
1.中國石拱橋具有一般石拱橋的特點,即「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此外,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佈廣泛,形式多樣,有不少驚人的傑作。趙州橋修建於公元605年,到作者寫作此文的時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這表明了它歷史悠久;趙州橋的大拱長達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諧,橋上的雕飾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說明了趙州橋確實是驚人的傑作。
2.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徵的順序來分別介紹兩座橋的。
3.示意圖略。
二、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邊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什麼變化?
1.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水經注》裡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答案:1.「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2.「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3.「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佈範圍很廣,但並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4.「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急求初二上冊 人教版 語文 第11課《中國石拱橋》 後面的研討與練習第二大題的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二、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邊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什麼變化?
1、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水經注》裡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⑴ 「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⑵ 「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⑶ 「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佈範圍很廣,但並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⑷ 「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3樓:汲凝竹
1、比較不能去掉,比較早表示程度輕,代表橋出現的時間早,去掉後沒有時間限制,不夠準確。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2、大約和可能是不能去掉,兩詞都表猜測,如去掉後與實際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3、幾乎一詞同上。
4、在當時可算是不能去掉,可算是表猜測,因為不能確定在當時是否是最長的橋拱,如去掉後與實際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希望可以幫到你(*^__^*)
4樓:匿名使用者
小朋友,做人不能這樣!!!!!!!!!!!!!!!!!!!!!!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課《蘆花蕩》課後研討與練習一,二題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配套練習冊題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 11課和12課 研討與練習 5
5樓:叻兔
二1.「比較」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2.「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可靠性增強。
3.「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佈範圍很廣,但並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4.「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更符合實際情況。
12橋之美
二1.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圍環境已融為一體。
2.「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裡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3.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是一個整體。
4.橋的存在就是對橋的美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吸引著畫家總是追求著橋的身影。
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教版需要背誦的課文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單元:朱自清的《背影》和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很重要,但不要背,要牢牢掌握
第五單元:21古文《桃花源記》要背全文。22《陋室銘》《愛蓮說》全要背下來。
23《核舟記》背二至四段。24《大道之行也》要背全文。25杜甫詩三首:
《望嶽》《春望》《石壕吏》要背下來。
第六單元:26酈道元的《三峽》要背全文。27短文兩篇: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要背全文。29張岱的《湖心亭看雪》要背全文。30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王維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荊門送別》,陸游的《遊山西村》要背。
最好趁暑假快點背,有很多,我們以前都是在暑假裡背掉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初二是人生的專責點 要好好學才能為以後打好基礎 所以說那些課文都要熟記才可以
8樓:匿名使用者
不必這麼麻煩,初中的三年是為了攻讀中考這一場戰鬥,初中三年只是在磨練自己,只有中考這一場考試才最重要,但在中考中,考查背誦要點主要是古詩,文言文和課文都不用去背誦.本人初三剛畢業.
9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是文言文還是文章 只要對自己有用 都要把它背誦出來 沒有什麼需要不需要的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有哪些
1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 唐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 東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中附錄裡的古詩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有哪些
1.漢樂府 長歌行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 原是古代掌管 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 樂府令 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 兼採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蒐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 感於哀樂,緣事而發 漢書 藝文志 它繼承 詩經 現實主義...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3a翻譯,八年級上冊人教版39頁3a翻譯
花抄木蘭 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動作片。它取材於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這部影片是關於一個村姑花木蘭的。她裝扮成男孩,替父從軍打仗。我認為那個女演員把花木蘭這個角色演得很好。其他演員也很好,在影片中的表演也很精彩。我非常喜歡花木蘭。影片表現了她對家庭 朋友和國家的愛。如果你計劃本週末看電影,並且你想看令人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