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繽紛雨蝶
1.漢樂府《長歌行》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兼採民間歌謠和樂曲。
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蒐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原文: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釋: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蒐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
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晒乾。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
散佈,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
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裡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園中的葵菜呵鬱鬱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裡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晒乾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
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豔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
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2.野望-王績
王績 東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③懷采薇。
【註釋】
①東皋:皋,水邊地。王績稱他在故鄉的躬耕、遊息之地為東皋。薄暮,日將落之 時。
②徙倚:猶徘徊、枋徨。
③「長歌」句:薇,羊齒類草本植物,其嫩葉可食。或以為此句詩意,乃作者聯想 到《詩經》中有關「采薇」的片段,長歌以抒苦悶。
或以為此句詩意,即長歌《 采薇歌》,懷念伯夷、叔齊。從作者心態和全詩脈絡看,前解較切。
【評析】
2樓:〓詤琂
長歌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
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裡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晒乾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
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豔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千古名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
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名句: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曾與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到長江下游漫遊過一次,開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吳越漫遊。這首詩可能作與漫遊時期。因離鄉日久,觸景生情,便在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並抒發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寫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稱之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名句: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轉的向張九齡表白了自己的心願。前四句描繪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後四句抒寫渴望出仕好人希望得到對方援引的心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二句,筆力千鈞,備受後人讚賞。
名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黃鶴樓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崔顥,汴州(開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
他才思敏捷,長於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裡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名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送友人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
名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秋詞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同時,他的自我表現欲也比較強,愛顯示自己。晚年與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時,還得意洋洋地唱著:
「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雲外倚欄杆。忽然笑語半天上,無限遊人舉眼看。
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魯山山行此詩寫了滿山的行蹤和滿山的趣味。正因為有滿山的趣味,讓詩人覺得山野行程的滿懷開心。
名句:人家在何許?
雲外一聲雞。
浣溪沙這首詞集中體現了詩人雖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這種執著的生活態度...
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情感激昂,精神飽滿。作者晚年境遇困頓,身體衰弱,但並沒有哀傷自己,而是想著從軍奔赴邊疆,跨戰馬,抗擊敵人進犯。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情
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樓:匿名使用者
註釋:[1]數:幾枝。
意思:牆角有數枝梅花。
[2]凌,冒著。
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獨自開放。
[3]遙,遠。
意思:遠遠看去好像是雪。
[4]為,因為。 暗香,幽香。
意思:幽香飄來才知道那是梅花。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簡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讚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4樓:蘿莉玩偶
額你去買一本參***不就完了,而且背到最後也沒有啥米用,中考的時候我們考的都是9年級的的聽說聯考都沒考的都有~~~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有哪些
5樓:沒錯名字七個字
1、《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山山只有落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我看到這些人又並不相識,心情鬱悶於是長聲歌唱詩經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2、《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裡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黃鶴樓。黃鶴飛去以後,再也沒有回來過,千百年來,只有白雲獨自飄來飄去。
登上黃鶴樓遠眺。但見對江漢陽的晴川閣,及漢陽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
只見江上煙波浩渺,使人心頭湧上無限鄉愁。
3、《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蕭關遇到巡邏的騎兵,前敵統帥正在燕然前線。
4、《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5、《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譯文】: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隻早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春泥在築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有哪些
1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 唐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 東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
八年級語文《背影》,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 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第一段 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 背影 第二部分 第二 六段 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 背影 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第一層 第 二 三段 寫送別時的家境,為寫 背影 渲染悲涼的氣氛。第二層 第 四 五段 寫離別前父親對 我 的細心關照,為寫 背影 作鋪墊。第三層 第六段 描寫父親過鐵...
河大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河大版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
河大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1.故鄉 2.滹沱河和我 3.想北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83462平 4.當代詩兩首 5.醉翁亭記 第二單元 6.明湖居聽書 7.衚衕文化 8.蘇州賦 9.觀蛇舞 10.墨池記 第三單元 11.沁園春 雪 12.念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