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怎麼種植 竹蓀的種植技巧介紹
1樓:鄉村西施
1、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一般是用廢木箱作栽培容器。
2、在木箱周圍墊薄膜、底部打濾水孔,然後木箱底部鋪5-10釐公尺厚的腐殖質土,枯竹鋸成30釐公尺長,平鋪在腐植質土上,在枯竹層播竹蓀菌種,每平方公尺用750克裝菌種1瓶,然後再盞一層腐植質土,土層厚約3-5釐公尺。覆土不可過厚,否贓會影響出菇,澆透水,在室溫下培養髮菌。
3、後期根據乾溼情況常灑水,保持溼潤。一般在溫、溼度適宜條件下,4-5個月菌絲可長滿培養料,並有少量菌絲向覆土蔓延。
4、當氣溫達20-24℃時,便在表土內形成菌蕾。此時,室內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以上。當菌球鑽出表土後,空氣相對溼度要提高到95%以上。從接種到採收經10-12個月。
竹蓀種植方法與技術
2樓:天然槑
<>1、土壤選擇:種植時要先在箱底鋪5-10釐公尺厚的腐殖質土,然後加一些竹段、木段等,再接上竹蓀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2、管理:種植時一定要覆蓋5-8釐公尺的肥土,種植好之後必須及時澆水,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培養髮菌。
3、溫度溼度控制:如果環境適宜,4-5個月的時間菌絲就會長出來,溫度在20-24°c之間時,會在表土內形成菌蕾。
一、土壤選擇
1、種植時要先在箱底鋪5-10釐公尺厚的腐殖質土,再鋪一些竹段、木段等,然後接上竹蓀進行種植,最後再覆蓋肥土5-8釐公尺即可。
2、種植好之後一定要及時澆水,必須經常保持溼潤狀態,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培養髮菌。如果環境適宜,大概4-5個月的時間菌絲就可以長出來,溫度在20-24°c之間時,就會在表土內形成菌蕾。
二、環境條件
竹蓀種植的條件比較的嚴格,竹蓀一定要選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並且背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進行種植。而且溫度和溼度都要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這樣竹蓀菌才能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三、溫度溼度
1、竹蓀出菌之後一定要對溫度、溼度、光照和空氣流通等各方面進行管理,菌絲體生長之後除了要覆蓋一層肥力比較充足的細土之外,還要再蓋上一層竹葉。
2、每天都要保證出菌房的空氣流通,還要將溫度控制在24°c左右,溼度控制在80%-95%之間,這樣竹蓀就可以長出來了。
竹蓀種植方法與技術
3樓:天然槑
選擇容器:種植竹蓀時要在木箱底部打排水孔,鋪上10釐公尺厚的腐殖土。 培養菌種:
使用碎竹片、木屑、麩皮、白糖混合清水培養菌種。 科學補水:用噴壺把水噴灑在土壤和空氣中。
控制溫度:養殖溫度控制在20-23度之間。
1、選擇容器
種植竹蓀前要選擇合適的容器和環境,可以用木箱作栽培容器,底部打排水孔後,在箱底鋪上10釐公尺厚的腐殖土,撒上竹段或木段即可,也可以使用木材搭建床架養殖,在搭建好的床架底部鋪薄膜後扎出排水孔,在床架上鋪腐熟的樹葉和樹椴木。
2、培養菌種
竹蓀需要培養菌種後才能種植,可以使用碎竹片、木屑、麩皮、白糖混合清水製作菌種,達到捏團成型不出水的效果,然後放入經過消毒處理的腐殖土中,環境溫度控制在23度左右,等待50天左右菌絲可以長好。
3、科學補水
竹蓀喜陰涼溼潤,適合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培養的過程中要保持環境的溼潤,但不能使用澆水的方式,只能把水用噴壺噴灑在土壤和空氣中,竹蓀的菌體不能直接接受水分。
4、控制溫度
竹蓀的生長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極高,需要把環境溫度控制在20-23度之間,超過35度時,菌體會停止生長,低於15度時,會導致菌球萎縮或出現畸形。
靈芝栽培技術的介紹?靈芝栽培技術的栽培技術
您好 2.溫度 靈芝屬高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範圍15 35度,適宜25 30度,3.水分 它是靈芝生長髮育的主要條件之一,在子實體生長時,需要較高的水分,4.空氣 靈芝屬好氣性真菌,空氣中co2含量對它生長髮育有很大影響,靈芝的培養料需新鮮 乾燥,這樣才能有利於靈芝菌素的生長。3 靈芝菌棒製作 靈芝是...
知母的栽培技術,知母的栽培技術是什麼?
知母的種植一般採用育苗移栽,選擇排水良好,疏鬆的腐殖質壤土和沙質壤土,結合整地每667米施腐熟的廄肥45000千克作為基肥,均勻撒入,深耕細耙,整平後做成平畦。3月下旬,灌足底水,按行距10 15釐米開溝,溝深2釐米左右,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溝內覆土鎮壓 播種量每667米 1千克左右。為保證出苗整齊,一...
桔樹的栽培技術,盆栽桔子樹的栽培技術方法有哪些 修剪應注意哪些
砧木 rootstock 嫁接繁殖時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樹,也可以是樹體的根段或枝段,起固著 支撐接穗並與接穗癒合後形成植株生長 結果。砧木是果樹嫁接苗的基礎。嫁接用的砧木,要選擇生育健壯,根系發達,適應當地環境條件,具有一定抗性 如抗寒 抗旱 抗鹽鹼 抗病蟲能力強 與接穗具有較強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