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溺愛不會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2024-12-26 19:15:09 字數 4142 閱讀 9337

1樓:軒轅巧巧

只會溺愛,不會教育的父母只會讓孩子在以後最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會選擇逃避,也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日後也不會有好出息。

2樓:嘻嘻哈哈哈時尚

溺愛型家庭的幼兒比嚴厲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幼兒更易發生感統失調。長期下來,會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只為自己考慮的習慣,認為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

3樓:三棵樹

如果父母只是對孩子一味溺愛的話,會養成孩子驕傲自大,為所欲為的性格,並且這樣的孩子還會產生對父母非常依賴的性格,不利於他們的發展。

4樓:愛貓咪的葉子

很可能會讓孩子變得非常的驕縱,導致孩子沒有同齡人願意和他一起玩耍,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

5樓:柴溼漁喜閒

只會溺愛,不會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危害都有這些:第一,孩子永遠長不大,學不會承擔責任。第二,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第三,這種孩子都沒什麼朋友。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溺愛」孩子,最嚴重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6樓:帳號已登出

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會讓孩子做出一些針對他人的事情,會讓孩子特別的自私,孩子和別人相處的不是特別的好,孩子受不到重視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想法,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7樓:天德永相承

可能會造成孩子走上偏路,容易出現犯罪的情況,父母的溺愛會讓孩子非常的自私,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什麼都喜歡自己乙個人獨享,上有不順心就容易大發脾氣,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8樓:阿斯達歲的說

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膽子非常大,不能獨立,聽不進去勸告,會對孩子成長非常的不利,還會影響孩子成績。

9樓:寺履懶莢老

可以或許會造成孩子走上偏路,等閒出現犯法的環境,怙恃的溺愛會讓孩子非常的無私,沒有獨立自立的認識,什麼都喜愛自己乙個人獨享,上有不順心就等閒大發脾氣,對孩子的生長是很是晦氣的。

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10樓:我是乙隻皮皮鴨

溺愛是一副枷鎖,但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哪種情況才算溺愛。為此,教育專家總結出了家長溺愛孩子的幾種表現,供家長們對照自查。

1、給孩子特殊待遇,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有些家庭條件不太好,但父母特別溺愛孩子,然後中午吃飯的時候,父母煮一點白麵條吃,或者是白公尺飯就點鹹菜。但是會給孩子專門做,雞鴨魚肉樣樣不少,有什麼好東西都先緊著給孩子,輕易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變得自私,認為自己在家裡就應該被特殊對待,父母辛苦受罪是應該的。不僅自私,還會養成懶惰的性格,不願付出勞動,總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2、過分重視孩子,替孩子包辦一切事物。

有些家庭,四個老人,加上父母,六個人一起照顧乙個孩子。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以為生活的焦點就是自己,自己高興全家人才能高興,自己傷心全家人必須跟著傷心。

因為家裡人多,根本就沒有孩子要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由家長代替。把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導致孩子驕傲蠻橫,不懂感恩的性格。

3、永遠都在袒護孩子。

允許孩子吃飯撒的到處都是,允許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孩子犯錯了不捨得管教,總是在幫孩子找藉口,袒護孩子的一切錯誤行為。時間久了,孩子分不清是非善惡,沒有正確的三觀,變成了十足的熊孩子。終究有一天,孩子會因為自己的無知,受到社會的嚴懲。

4、跟孩子做交易。

孩子不想吃飯,媽媽就說「吃完飯給你買雪糕」,孩子不想寫作業,媽媽就說「寫完作業帶你去公園」,孩子在公共場所大吵大鬧,媽媽就說「安靜下來,等會兒給你買玩具」……

總是用一些小利益,去換取孩子所謂的「聽話」,以為這樣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實際上,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對媽媽給出的利益要求,會越來越高,甚至超出你的經濟能力。到時候,你若是不能滿足,孩子就會叛逆,就會刺向你的軟肋。

5、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孩子不小心摔倒,本來沒什麼大事,父母卻驚慌失措,擔心的不得了。孩子只要一哭鬧,父母就馬上遷就,完全服從孩子的要求。反正,就是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總是心疼孩子,替孩子打包不平。

這樣一來,孩子就養成了懦弱的性格,無法承受任何挫折,稍微遇到點壓力就會退縮。

愛孩子沒有錯,但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愛,錯誤的溺愛,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父母太溺愛孩子有哪些危害?

11樓:帳號已登出

我們不否定任何父母和長輩都需要愛我們的孩子,但是愛的概念和溺愛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愛孩子是從積極正確的方向,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長;

而溺愛則是不正確、不恰當的方式,讓孩子形成肆無忌憚的行為習慣。所以溺愛真的不是一樣好東西螞顫,很容易讓孩子出現問題。但是現在有很多寶媽都特別溺愛自家的孩子,尤其是下面幾點。

1.孩子想怎樣,就怎樣其實很多寶媽們也知道這種做法是不太正確的,但是她們的行為往往會跟自己的想法相違背,明知是錯,還是會順著孩子走。其實這也是因為寶媽們太過於寵溺孩子所導致的,由於太過於溺愛孩子,就怕孩子提出的條件沒有得到滿足時而心情不好,所以最後只得向孩子妥協。

平日裡孩子不管是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寶媽們都一一滿足,這就是溺愛孩子的頭等弊扮表現之一。

接下來要描述的這幅場景,大家應該都見過:當乙個孩子自己摔倒以後,本來剛開始是沒有哭泣的。可是當母親來到身邊急切的關懷時,孩子反而大哭起來。

那這個事例給大家表達的乙個道理就是,給予孩子過度的關注,反而會讓孩子心裡覺得更脆弱。所以當孩子做一些小事情,或者是發生一些小事情的時候,不用特別去關注孩子。如果凡事都過度關注,只會讓孩子心靈上形成更大的依賴。

那以後無論經歷什麼,孩子可能都會無法獨立起來。所以這種溺愛方式也是十分不可取的。

3.包辦孩子的一切很多寶媽總是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幫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做好。有些事情的確是孩子力不能及的,寶媽們幫孩子做好這些事情當然是無可厚非。

但是也有很多事情都是孩子可以獨立順利完成的,比如說自己吃飯,穿衣服,穿鞋子還有刷牙洗澡等這些事情。但往往這些事情也都被寶媽們租物灶全部包辦了,一點機會都沒有留給孩子。寶媽們總覺得孩子自己穿衣服穿的不夠好,或者是洗澡洗的不夠乾淨,但問題是如果不讓孩子去嘗試這些,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學得好,做得會呢?

所以包辦孩子的一切也是溺愛的乙個大表現。

往往再聰明,再有智慧的家長,在面對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都會失去理性,甚至是作出特別不講道理的事情來。孩子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小矛盾和小摩擦,但寶媽們往往會因為心疼自家孩子受到了委屈而不講道理,一味的埋怨對方,而極少批評自己孩子的過錯。而這種表現就更加是一種溺愛了,而這種溺愛很有可能讓孩子以後也變得不講道理。

父母溺愛對孩子會有何危害?

12樓:帳號已登出

父母溺愛孩子現象。

1、自我中心化傾向。

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已把所有的愛給了孩子,孩子已得到愛的滿足,無需與同伴交往;有的父母愛子心切,當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紅皂白,馬上上前保護而不去了解原因。長期以往,所教育出來的兒兄褲運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滿足,代人缺乏真誠,極少考慮他人感受,不會明辨是非、缺乏責任感。

2、失去獨立自主能力。

有調查指出,溺愛型家庭的幼兒比嚴厲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幼兒更易發生感統失調。因為照顧者羨梁(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過分溺愛保護,總是怕孩子受傷、受欺負長期摟抱式保護,剝奪所有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的機會,長期下來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3、耐挫能力差。

無論孩子有何要求,家長就馬上滿足孩子,這樣會令孩子覺得任何事物都是很易容就可以得到,缺乏為生活奮鬥的體驗。加上有的家長誤以為只要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花數萬元進好學校純鍵,就能成才。長期的縱容導致孩子耐挫能力差。

一點點生活中的小事即惹動較大的波動,稍有點挫折便喪失生活的勇氣和完善發展自己的願望。

4、形成不良習慣。

有些家長過分寵愛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慣著孩子。只了孩子喜歡的都隨他去。例如:

吃飯時候,孩子不吃飯,利用零食當代餐,家長也不多加阻止,總是慣著他。長期的縱容導致孩子不良習慣的形成。

5、不利學校教育的正常進行。

因為溺愛而形成品德缺陷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由於不能像在家裡那樣任性和為所欲為,要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轉向尋求父母幫助。溺愛型家長一般很反感別人的批評,並不斷為自己的溺愛行為尋找更多的藉口以求得心理平衡,使教師的說服教育工作很難奏效。長此以往,對寶寶的成長,性格形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從古至今父母溺愛孩子的故事,古人溺愛孩子的故事

有一個流傳很廣抄的故事是這襲樣說的 從前有一個殺人犯,在他即將走向刑場的時候,他向法官提出了一個要求 他想見他母親最後一面,法官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他的母親被帶到了兒子面前。面對悲痛欲絕的母親,兒子向其母提出了最後的請求 媽媽,我能不能再吃您最後一口奶?欲哭無淚的老母默然地點點頭。隨後是一聲慘叫,只...

孩子的教育有什麼影響,社會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當代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結合整體的育人系統 在這個系統工程裡面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擔負著重要和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學習社會化,社會學習化 正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現代教育不僅在時...

溺愛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在現在這個 421 的家庭模式中,6個人掏空了心思對待一個孩子,恨不得什麼都替孩子做。也正是因為家長有這種心思,才會養出那麼多 高分低能 的孩子。那麼溺愛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呢?1.溺愛會阻止孩子的心理甚至是生理的成長。溺愛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家長太過包辦孩子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