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輕重論體現了怎樣的政策思想,《管子》表達了管仲什麼樣的治國思想

2021-03-03 22:01:57 字數 4105 閱讀 6167

1樓:飄零下線

中國bai《管子》中的貨幣**理du論。「輕重」zhi一詞,最早見於dao

單穆公反對周景回王鑄大錢,並提出「答

《管子》表達了管仲什麼樣的治國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認為首先要重民、

愛民、富民、利民;其次,在治國方略上必須禮法並用,德法並舉,即以法來維護人民的利益,同時,以"禮"來維護社會秩序,使社會和諧發展。再次,在用人制度上必須堅持尊賢授德,察能授官,重視人的價值的充分實現。

《管子》在軍事方面所反映的管仲思想,主要體現在了哪幾點?

3樓:漫閱科技

根據《左傳》、《國語》以及《史記》等記述的管仲言行,我們認為《管子》在軍事方面所反映的管仲思想,最主要的有以下三點:

樸素地認識到經濟與戰爭的關係

管仲不但繼承並發展了呂尚的戰爭觀--人心向背等政治因素對戰爭的程序與結局有重要影響,而且進一步認識到經濟對戰爭程序與結局的重要影響。在政治與戰爭的關係上,他認為"夫霸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政之所興,以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人心";如不得人心,則"小者兵挫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至於"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由此而深入一步地認識到只有搞好經濟,然後才能談到戰爭。他說:"甲兵之本,必先於田宅";又說: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還曾說:"地不闢則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則國貧而用不足,國貧而用不足則兵弱而士不厲,兵弱而士不厲則戰不勝而守不固";"為兵之數,在乎聚財","財不蓋天下,不能正(征服)天下"。總之,他認為"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

初步地認識到戰爭的兩面性,反對廢兵,主張慎戰

管仲認為"國之所以安危者,莫要於兵......故兵者,尊主安國之經也";還認為:"謀兵勝者霸。

故夫兵雖非備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輔王成霸"。開始認識到戰爭不可避免,軍隊不能廢除,所以他說:"黃帝唐虞帝之隆也,資有天下,制在一人,當此之時也兵不廢。

今德不及三帝,天廈不順,而求廢兵,不亦難乎"。這種認識,是符合春秋大國爭霸的社會實際,符合由**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規律的。另一方面,管仲又竭力反對輕率用兵,主張慎重對待戰爭。

他說:"數戰則士罷(疲),數勝則君驕,驕君使疲民,則國安得無危?"。

所以他警告說:"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然而與危亡為鄰矣!"他對戰爭的主張是"至善不戰,其次一也",也就是最好能不戰而勝,如非用戰爭手段不可,則要求一戰而定。

這與以後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相同,也與英國現代軍事理論家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根據西方世界二千五百年來大量戰例的分析所提出的"間接路線"戰略理論的精神,有某些相通之處。

開始認識到物質因素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重視軍隊訓練、紀律,強調**裝備要精良

戰爭中的物質因素,儘管在發展水平、規模以及種類上,古代和現在迥然不同,但其中最主要的基本要素,軍隊的數量質量、**裝備以及後備兵源、戰略資源等,則大致相同。從管仲的言論和實踐中可以看出,他對此已開始有所認識。他一方面繼承了前人的傳統,重視軍隊的戰術訓練及紀律,一方面又特別強調**裝備要充足、精良。

管仲建立"叄其國"制度,將士家集中在一起居住,並減輕他們的勞動負擔,規定"處士必於閒燕",就是為了便於訓練,有利於提高後備兵員的素質及戰鬥技術水平。他認為"且以田獵(以狩獵形式實施實兵演習),因以賞罰(通過實兵演習培養士兵組織紀律觀念),則百姓通於軍事矣"。而且軍士們"旦昔(夕)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為士",成為實際上的世兵制。

對於在軍服役的人員,他要求能熟練"三官"、"五教"、"九章"和"十器",也就是要求熟悉鼓、金、旗等各種指揮訊號,按照訊號準確地進行各種佇列動作,並能在不同的氣象、地形條件下進行野戰動作,以及能熟練地使用各種兵器。

管仲認為"備具(**裝備)勝之源(勝利的根本)","交物因方(考校**要符合設計方案),則械器備","備具無常(不好),無方應也"。他提出要"聚天下之精材,論百工之銳器,春秋角武以練,精銳為右(為上等),成器不課不用(製成的兵器不經檢查不能用),不試不藏(不試驗合格不入庫)"。此外,管仲還實行了"輕重罪而移之於甲兵"的政策,允許罪人按罪行輕重上交兵器或金屬贖罪,以增加國家**裝備的儲存量。

管仲是我國歷史上明確提出要求**裝備必須精良的第一個人。

《管子》有哪些篇是闡述經濟問題較多

4樓:冷de陌

闡述經濟問題較多的應該是《管子·輕重》篇

它主張由封建國家運用商品

貨幣流通規律對社會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從而穩定物價,打擊富商大賈,促進農業生產,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取得在國際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5樓:虎說體育

闡述經濟問題較多的是《管子·輕重篇》。

《管子·輕重篇》是中國古代貨幣思想的重要著作。《管子·輕重篇》的貨幣調控思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它主張由封建國家運用商品貨幣流通規律對社會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從而穩定物價,打擊富商大賈,促進農業生產,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取得在國際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管子·輕重篇》在重視農業、穩定個體農民經濟基礎上,主張通過商品經濟來富國、強國,提出了國家通過貨幣、商品的「輕重」關係來 調控經濟的理論,這在先秦經濟思想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至今仍然 可資借鑑。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描述商品交易中種種現象的專用名詞—「輕重」。

「輕重」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個經濟範疇,最初是指貨幣購買力,小為輕,大為重。最早的記載出現於齊國春秋時期的經典《管子·輕重篇》中,後來人們逐漸擴大了「輕重」概念的使用範圍,不僅是指貨幣有輕重,包括商品的價值、**的高低也都歸於「輕重」。

而通過研究貨幣和商品的輕重關係,創立出的一整套服務於國家的經濟理論。其中,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及其門徒編錄的《管子》一書,正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輕重術」的經典著作。在此書中,記錄了許多管仲向齊恆公提出的治理國家的經濟學理論與政策建議,至今仍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是《管子·輕重》篇是中國古代貨幣思想的重要著作。我國自秦漢以來逐漸形成了比較繁榮的城市工商業,商品貨幣流通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中日益突出,許多思想家開始探求商品貨幣的流通規律。《管子·輕重》的貨幣調控思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它主張由封建國家運用商品貨幣流通規律對社會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從而穩定物價,打擊富商大賈,促進農業生產,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取得在國際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紹了《管子·輕重》篇的成書背景,分析了其產生的物質基礎和思想淵源。第二部分,本文詳細**了《管子·輕重》篇貨幣基本理論的豐富內容,分析了它關於貨幣的起源、本質、幣材,特別是它在貨幣流通手段職能、貨幣必要量以及貨幣數量論等方面的獨特見解。

第三部分重點闡述了《管子·輕重》篇利用貨幣政策進行巨集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並分析了其運用貨幣調控經濟的具體措施。第四部分文章總結了《管子·輕重》篇的貨幣學說和貨幣政策在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上的影響,並客觀的評價了它的侷限性。

供參考。

有關管子(管仲)的所有思想主張介紹

7樓:萬里長城

管仲注重經濟和農業,反對空談主義,開創職業技能教育。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

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徵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

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最早提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的民族主義思想。

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

管仲的外交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

此後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此次盟會齊桓公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管仲的外交戰略獲得了很大成功,使齊桓公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管仲相齊的經濟政策是遂滋民,與無財,他的辦法乃是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或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至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管仲面對當時「竭澤而漁」的經濟開發,為了有效利用齊國的林木和漁業資源,制定了「山澤各致其時」。即歷史上最早的自然環境保**,即禁止人們為了眼前利益而濫伐濫捕,以保護樹木和魚類的正常生長、免遭破壞。伐木和捕獵只准在適當的季節進行。

再別康橋體現了作者的怎樣的思想感情

再別康橋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此詩寫於1928年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全詩原文如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十五夜望月王建本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鄉之情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 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 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此詩展現了一幅寂寥 冷清 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彷彿鋪上了一層霜。樹上...

以下哪個句子體現了對 和諧 思想的推崇

觀點一 和諧社會 就是說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 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觀點二 和諧社會就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用社會學的術語來表達就是良性執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這種觀點是從社會學的視角提出來的.觀點三 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層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