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在古文是什麼意思

2021-03-05 09:20:12 字數 3249 閱讀 9460

1樓:匿名使用者

者在古文中有相當多的詞義,如下:

代詞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⑥揆之於祭典禮經,無弗合者。——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2.用在動詞、名詞後,相當於「......的人」

例:①人馬騰踏死者

四、五萬。公(袁可立)心疑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③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④以君為長者——《唐雎不辱使命》

3.放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的幾個人或幾件事。

例:①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三國志》

4.「.……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隆中對》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5.判斷語句

如: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隆中對》

者助詞1.用在假設複句或因果複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鑑》

2.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

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4.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5.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作用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生僻/不確定含義

1.(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複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

例: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②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2.(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3.(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

「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1] 《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

」也均作「者」**,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2樓:說恆卯琴

者基本字義

1.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片語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讀~。作~。二~必居其一。來~。

2.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陳勝~,陽城人也。

3.這,此(多用在古詩詞曲中):~個。~回。~番。~邊走。

詳細字義

1.(《說文》:「別事詞也。相當於「這」)

2.同本義

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盃酒。——五代·

王衍《醉妝詞》

3.又如:者回(這回);者般(這般);者流(猶言這個流派);者番(這番;這次);者裡(這裡);者個(這個);者邊(這邊)

4.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片語或主謂片語之後,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

5.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標。這裡指宴飲時的一種遊戲,射中的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讀書者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後死者。——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7.用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

[that]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助〉1.

用在表時間的名詞後面,表示停頓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

2.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唐·

韓愈《雜說》

3.用於名詞之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並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

仁者,天下之表也。——《禮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語氣助詞,表提頓。)——《列子·湯問》

中有魯人

馮三保者,精技擊。——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間。——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4.用在句末表示語氣完畢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5.用在句末,與疑問詞相配合表示疑問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老子》

6.表示祈使語氣

琴童接下馬者!——《西廂記》

7.表示商榷

今漢繼大亂之後,若宜少損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漢書》

8.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

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史記》

9.「者也」兩個語氣詞連用,起加強語氣的作用,語氣重點在最後一個語氣詞上,「也」在這裡強調了肯定的語氣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形〉1.

輕狂一時甜如蜜,一時辣如椒,沒定準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時了?——明·

馮夢龍《桂枝兒·者妓》

2.虛假,不老實

今以稱人之不老實者曰「者」。——明·

顧起元《客座贅語》

娼妓之家,諱「者、扯、丐、漏、走」五個字。——《水滸傳》

3.通「諸」(

zhū)。眾多

相總要者官謀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監和。——《管子·五行》

者生無易由言。——《鹽鐵論·散不足》

〈名〉1.

假借,藉口

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著求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了你和我哩!——《西遊記》

備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 完備 齊備 例句 出自明朝李漁 閒情偶寄 種植部 請備述之 白話翻譯是 請完整的敘述。2 通 憊 疲乏 困頓 例句 出自戰國時期 商君書 靳令 外交以備,國之危也。白話翻譯是 和其他國家的交涉已經困頓了,國家危險了。3 準備 預備 例句 出自漢代 儀禮 特牲饋食禮 宗人舉獸尾告備。白話翻譯是 宗...

施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根據讀音的不同,施 字在古文字的意思如下 一 讀音 sh 1 用作動詞,意思是 實行 推行。2 用作動詞,意思是 給予。3 用作動詞,意思是 加。4 用作動詞,意思是 設定 安置。5 用作名詞,意思是 恩惠 德澤。6 姓。如漢代有施讎。二 讀音 y 1 用作動詞,意思是 及 延及。2 用作動詞,意思...

嫌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xi n 動 疑惑 來 疑忌。史自記 太史公自序 別嫌疑bai,定是非。du 名 仇怨 仇恨。三國志zhi 蜀書 先主傳dao 於是璋收斬鬆,嫌隙始構矣。動 厭惡 不滿意。世說新語 捷語 王正嫌門大也。動 近似 接近。呂氏春秋 貴直 出若言非平論也,將以救敗也,固嫌於危。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