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六王畢[1],四海一。蜀山兀[2],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3],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4],直走咸陽[5]。二川溶溶[6],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廊腰縵回[7],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盤盤焉[8],囷囷焉[9],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10]。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11],不霽何虹[12]?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13],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14],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15];煙斜霧橫,焚椒蘭也[16]。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17],杳不知其所之也[18]。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19],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20]。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21],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22],金塊珠礫。棄擲邐迤[23],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24],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25],多於南畝之農夫[26];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27];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28];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29];管絃嘔啞[30],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之心[31],日益驕固。戍卒叫[32],函谷舉[33],楚人一炬[34],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35],誰得而族滅也[36]?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選自《四部叢刊》本《樊川文集》
【註釋】
[1]六王:指戰國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君。[2]兀(wù霧):
突兀,指山上樹林砍盡,只剩下光禿的山頂。[3]覆壓:覆蓋。
三百餘里:指宮殿佔地面積大。《三輔皇圖》載:
阿房宮「規恢三百餘里」。[4]驪山: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南。
構:建築。[5]走:
趨向。咸陽:秦朝的國都。
[6]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渭水源出甘肅,流經陝西省;樊川即樊水,灞水的支流,在今陝西省。
[7]廊腰:走廊中間的轉折處。縵,無花紋的絲綢。
[8]盤盤:盤旋。焉,猶「然」。
[9]囷囷(jūn君):曲折。[10]矗:
高聳。落:座、所,建築物的單位量詞。
一說指院落、院子。[11]複道:宮中樓閣相通,上下都有通道,稱複道。
因築在山上,故稱行空。[12]霽(jì寄):雨止雲開。
[13]妃:帝王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嬪(pín貧):
宮中女官。媵(yìng映):后妃陪嫁的女子。
嬙(qiáng強):宮中女官。[14]輦(niǎn碾):
古代貴族乘坐的人力車。此用作動詞,乘車。[15]脂水:
洗胭脂的水。[16]椒、蘭:兩種芳香植物。
[17]轆(lù鹿)轆:車聲。[18]杳(yǎo咬):
遠。[19]望幸:盼望皇帝到來。
幸,封建時代稱皇帝親臨為幸。[20]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多(前246—前210),在兼併六國前自不能羅致諸侯子女,這裡是誇張。[21]其人:
其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以「人」代「民」。[22]鼎:
古代一種三足兩耳的貴重器物。鐺(chēng稱):鐵鍋,三足。
[23]邐迤(lǐ yǐ裡以):接連不斷。這裡是說到處都是。
[24]錙銖(zī zhū資朱):古時的重量單位。《說文》:
六銖為錙。此極言微小。[25]負棟:
支撐棟樑的柱子。[26]南畝:泛指農田。
[27]庾:糧倉。[28]帛縷:
絲綢衣服上的紗線。[29]九土:九州,指全國。
郭:外城。[30]管絃:
指簫笙、琴瑟等樂器。嘔啞:樂器發出的聲音。
[31]**:喪盡人心的暴君,指秦始皇。[32]戍卒叫:
指陳勝、吳廣在謫戍漁陽途中,於大澤鄉振臂一呼,率眾起義。[33]函谷舉:指劉邦攻破函谷關。
舉,攻破,拔取。[34]楚人一炬:公元前二0六年,項羽入咸陽,殺秦將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史記·項羽本紀》)。
楚人,指項羽。項羽是楚將項燕的後代,故稱楚人。[35]遞三世:
傳至第三代。[36]族滅:即滅族。
古有滅三族、九族、十族的酷刑。此指秦朝徹底覆滅。
【譯文】
六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伐光了蜀山的樹木,阿房宮才蓋起來。阿房宮佔地三百多裡,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驪山之北構築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陽。
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盪漾地流入宮牆。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走廊曲折象縵帶一般迴環,飛簷象禽鳥在高處啄食。
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下而建,象是互相環抱,宮室高低屋角,象鉤一樣聯結,飛簷彼此相向,又象在爭鬥。盤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迴旋如水渦,不知矗立著幾千萬座。長橋橫臥在渭水上,人們看了要驚訝:
天上沒有云,怎麼出現了龍?複道橫空而過,彩色斑爛,人們看了要詫異:不是雨過天晴,**來的彩虹?
樓閣隨著地勢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東西方向。臺上歌聲悠揚,充滿暖意,使人感到有如春光那樣和煦。殿中舞袖飄拂,好象帶來陣陣寒意,使人感到風雨交加那樣淒冷。
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宮裡,氣候竟會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國的妃嬪和公主們,辭別了自己國家的樓閣、宮殿,被一車車送來秦國,日夜獻歌奏樂,成了秦國的宮人。星光閃爍,原來是她們開啟了梳妝鏡子;綠雲繚繞,原來是她們正在早晨梳理髮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層垢膩,2是她們倒掉的殘脂剩粉;空中煙霧瀰漫,是她們在焚燒椒蘭香料。皇帝的宮車馳過,聲如雷霆,使人驟然吃驚;聽那車聲漸遠,也不知馳到哪兒去了。
宮人們用盡心思修飾容貌,打扮得極其嬌媚妍麗,耐心地久立遠視,盼望皇帝能親自駕臨。可是有許多宮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還未見到皇帝。燕、趙收藏的財寶,韓、魏聚斂的金玉,齊、楚搜求的珍奇,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來,從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堆積得如山一樣。
一旦國家滅亡,不能佔有了,統統運進了阿房宮。在這裡把寶鼎看作鐵鍋,美玉當石頭,又視**為土塊,珍珠為沙石,隨意丟棄,秦人看見了也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心,也就是千萬個人的心。秦始皇喜愛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業。
為什麼搜刮人民的財物一分一釐都不放過,揮霍時卻象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阿房宮中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2工還多;建築物上的釘頭,比糧倉裡的粟粒還多;橫直密佈的瓦縫,比身上衣服的線縫還多;欄杆縱橫,比天下的城郭還多;嘈雜的器樂聲,比鬧市的人說話聲還多。秦統治者窮奢極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秦始皇這個**,卻越來越驕橫頑固。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響應,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滅亡秦國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
如果六國統治者都是愛護本國人民,那麼就有足夠的力量抗拒秦國。如果秦國統治者同樣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麼秦就能從三世傳下去,甚至可以傳到萬世,都為君王,誰還能滅掉秦國呢?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只好讓後世的人為他們哀嘆;後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嘆而不引為鑑戒,那麼又要讓再後世的人為他們哀嘆了。
(馮海榮)
2樓:當歌把酒
阿房宮賦 王勃
洛神賦 曹植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3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4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文言文中「早」的意思,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早 釋義 z o 名 早晨。過小孤山大孤山 二日 行未二里,忽風雲騰湧。名 某一時間的開始階段。花蕊夫人 宮詞 春楊柳引長條,倚岸沿堤一面高。副 趁早 早些。赤壁之戰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 與之絕。副 幸而。水滸傳 三十七回 那大漢失驚道 真個是我哥哥!不做出來!文言文,主謂之間斷開,而...
以在文言文中的詞性有哪些以在文言文中的詞性有哪些
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詞類活用的情況,即有些詞類由於使用的需要,會臨時改變它的詞性,起另一類詞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確掌握它們的用法,理解它們的意思,就不能正確地理解 翻譯句子。尤其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是同學們較難區分的,現在就把動詞的使動 意動以及為動用法放在一起進行認知比較,希望對同學...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有以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有道理,有規律,有所作為,有什麼。表示具有某種條件 原因等。基本字義 有1 存在 關。方 得法 案可稽。備無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屬 他 一本書。3 表示發生 出現 病。情況 變化。4 表示估量或比較 水 一丈多深。5 表示大 多 學問。6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 勞。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