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勝子
1、唸佛號沒有這種問題。普傳的咒語可以自己先念著,以後有傳承更好。即使有了傳承,未必會有**;即使有了**,未必不會招魔。
是否會招魔,關鍵還是要看自心。對於初學者,魔還懶得理你呢。
2、唸誦咒語對消業是有點好處,但是還是要看自心,有沒有真正的對罪業懺悔。無論是否消業,業報都會成熟,所以到底是業報成熟,還是重業化成輕業,並不是那麼好判斷。
3、藥師佛號很好,放心的多多唸誦吧。
建議多聞思,多學習些佛法知識,特別是無常、業果、慈悲等等,鬼神迷信之類的少理會比較好。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聽聽淨空老法師講經,我也是學佛剛好一年。也是從小到大身體一直多病,這一年當中收穫很大。像你提的這些問題在聽講經當中都會聽到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唸佛和咒語能不能自修?
唸佛決定可以自修,也決定不會有邪魔來危害你,為何呢?因為念佛的人,自然會有佛光加持,一切惡的境界都不能夠危害到你。有神通的人可以看到,唸佛人頭上都會發出光。
咒語如果是顯密共有的一些咒比如大悲咒、往生咒、楞嚴咒之類的是完全可以自己去修的,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密宗的某些咒語是必須要有上師的指導才能修持。我想,您所接觸到的咒語,應該不會是密宗的,所以不用怕,儘管修好了。
唸佛消業是否會出現不可預知的狀況?
可能會有一些,消業的景象出現,但是因為你有佛光的加持,完全不必害怕。金剛經的一句話送給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這樣一個例子:廬山東林寺十天百萬佛號閉關念佛的時候,一位居士非常驚恐得說看到閉關房內佈滿了蛇,他連動都不能動,也不想念佛了。這時候法師開導他,這些境界都是虛幻的,是你往昔造下的業的顯現,不要害怕,努力唸佛,就能超越它。
果然,這位居士,至誠精進唸佛,不久後,這些蛇就不見了。這就表明,唸佛有功夫了,把很多的惡業消掉了。有人看到個別唸佛人橫死,就說唸佛沒起作用,甚至很驚恐,也不想念佛了。
殊不知,如果不念佛,說不定那個人死的更早,也可能更慘。因為念佛的緣故,不僅壽命延長了,也把以後可能遭到的更重的報應,在當下輕報了。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
南無阿彌陀佛!
4樓:伯龍敖烈
以上列位回答很切中要害。末學略述所知。一者,修習藥師法門極好,如法稱「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不需有僧尼師。
但不宜執著去病消業相,不以病為執,病即無所執。病處無執處,此身病自消。當然應生起信心,藥師佛是醫大病的身體小病何足道哉!
二者,重罪輕報,業力現前,這個實有的,不是虛說。但藥師佛大願殊勝,可保不就九橫之災,所以不應以此為慮。建議讀兩遍藥師經,背一下十二大願。
慈悲喜捨發心廣大,才易相應。三者,藥師法門極為圓融,次第分明,是易於把握、便於獨修的。且發心**的十二藥叉大將,足以護衛仁者得無上佛道。
且藥師佛有永脫魔絹願,故不應以天魔干擾為慮。綜上,藥師法門自修適宜,藥師法門自保無虞,藥師法門妙用廣大,藥師法門圓融顯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5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既然業力不可違,那為什麼還要念佛修佛信佛
6樓:匿名使用者
只聽說過果報不可消,沒聽過業力不可違。我們唸佛修行守戒,就是為了消除業障。果報是不可消除的,只要有因了,果報就存在了,不可能消除。
但是果報可以推遲,可以淡化,可以轉換的。業是肯定可以消的。
7樓:想非非
業力不可違,回頭是岸!還有一句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心作佛,不是你這個身體的皮囊。心止了,**還有業力!阿彌陀佛!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無法改變前世的因,但是可以影響下世的果。
唸佛突然有了疑惑,信心有點退轉,怎麼回事,怎麼辦?
9樓:引經據典正法
淨空法師答:這個問題你要問我,我可以教你一個方法——拜佛。所以密宗,你在學佛之前,**要求你的條件是先磕十萬個大頭,然後再來;十萬大頭磕了之後你的業障就消了,真有效。
我們雖然是沒有學密宗,可是我接觸佛法之初,我的老師教我每天拜佛拜八百拜,好像拜了五個半月,也應該超過十萬拜了,這是顯教,不是密教。十萬拜拜下去之後,確實心就定了,信心也就生了。沒有信心,心浮氣躁,學什麼都不能成就,不要說佛法,世間法也不能成就,所以恭恭敬敬的拜佛。
一天要是拜一千拜並不困難,一千拜,大概早晨兩個多小時拜三百拜,中午吃過飯拜兩百拜,晚上時間比較長,你就拜五百拜;或者是早晨拜四百拜,晚上拜四百拜,中午拜兩百拜。這樣子很好,你從這個地方下手,先要消業障,然後才能夠契入佛法。
入門最重要的是聽經,如果你所學的,你對它的理論沒有基礎,時間久了就會厭倦、會怠懈、會退轉。你對它瞭解的愈深,你的信心愈堅固,能生歡喜心。歡喜心生下來,那就是《論語》第一句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法喜充滿,愈學愈歡喜,不會疲倦,不會厭倦,這樣才能成就。
這都是從理解的愈深愈會有這個效果,如果說對於經教不理解,時間久了確實會有很多疑問產生。所以經不能不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有道理。要是不透徹,宇宙人生的道理不能夠透徹,你的歡喜心怎麼能生得起來,你遇到一切困難的問題你不能解決;如果智慧現前,常生歡喜心,什麼問題你自自然然會解決。
所以聽經、好學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修行的根本。
10樓:六球球
學佛之初勇猛精進,覺得佛果指日可期,而且他們也的確能夠重重突破,似乎煩惱迅速消除,智慧速疾增長;但是日久之後,仍然覺得煩惱未除,反而感受到障礙重重,業障、魔障、病障層出不窮。如此一來,可能有兩種結果:知道了學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斷修行的事,所以不再急於成佛,而能改採腳踏實地、逐步前進的心態,甚至抱持不問收穫,但自耕耘的態度,努力修學。
另一種則是對於佛法失去信心,認為開悟成佛之說,只是一種觀念或理想,解脫煩惱,轉凡成聖,乃系不可能的事,所以放棄修行,或者改信其他宗教,以期獲得另一種方式的歸宿。
綜合以上諸種情況,可得一個結論:『學佛越久,離佛越遠』的問題,是基於『斷煩惱、證菩提』的觀念而起。如能體會到無求、無得,方證無上的佛道,但以佛法用之於現實人間的日常生活,即能解除許多矛盾的心結或情結。
若不急求斷煩惱證菩提,煩惱自然已在減少,那樣的話,不僅不會感到學佛越久離佛越遠,而且會使你突然發現,佛就在你的眼前。只要自心與佛的慈悲與智慧相應,自心即是佛的全體大用。因此,《宗鏡錄》的作者永明延壽禪師主張: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若將佛的慈悲與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而不急求了生死證涅盤,豈會產生『學佛越久離佛越遠』的誤解?(聖嚴法師著《學佛群疑》)
阿彌陀佛 願師兄 修學無礙!
關於在家居士如何修佛,在家居士如何修佛?
隨緣唸佛就是修行,每天安排早課晚課,規定念多少時間就可以。先上香,然後香贊,磕頭3次,然後念南無阿彌陀佛,既可以了 請留郵箱,發一本書給你 在家做居士要如何做呢?怎樣才能修佛呢?居士怎樣修佛 怎麼在家修行佛法?從守戒到安來心.再徹底安心.深入經自藏.研習經典.對照佛經反觀自身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時機...
學佛和修佛有什麼區別
1 要求 學佛僅指學習佛法 領會佛法的道理,但不包含踐行佛法,修佛不僅學習佛法,理解佛法,而且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實踐,即依教奉行。2 遇見災難時認識 當遇到災難時對佛法所講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不執著隨緣的思想都是學佛 遇見災難時徹底認識諸法是虛幻,沒有恆常實有,都是無我,都是空性,他們不恐懼不憂慮,心...
有修道和修佛的朋友麼
重慶三峽廣場有佛學研究會的人 這個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個信念 去找大師幹嗎啊 好多大師其實是騙術師 去多買點有關這方面的書看看吧 這樣才真的對你有幫助 你請教的東西都要靠自己領悟 問來的是他的 不是你的!現在所謂的大師不一定就是真的大師,很多隻是混口飯吃而已,不必太多執著。靈魂與修心養性的事情?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