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絳脣朱袖
在《春江花月夜》裡,春、江、花、月、夜、人這幾個密切與主題相關的特定意象,錯落層疊,交替出現,構成了令人目迷五色的奇幻形象。
開頭四句就兩現「春江」,兩現「明月」,兩現「潮」又兩現「海」;它們的交錯復疊迅即把人引進一個特定的意境之中。然後,詩人進一步緊緊扣住「江」和「月」作為主題中的主題,予以充分的渲染。我們終於驚訝地看到:
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樹這些紛繁的意象,把春江不斷烘染,不斷挪展;而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月照這些不同光色,不同形狀、不同內容、不同感情的月、通過反覆的交錯的和春的結合,和江的結合,和花的結合,和人的結合,和夜的結合,奇妙地構成了一幅色調優美、情感豐富,而又迷離變幻、光彩斑斕的月夜春江的圖畫。
詩中江與月的反覆出現,這是該詩形成美的一個方面。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的白帶通上貫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營造全詩的意境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一輪明月,在全詩中構成了四種不同的景色。開頭,月亮由海面湧起,「灩灩隨波千萬裡」轉眼之間,它照遍了春江,照遍了芳甸花林,也照在芳洲白沙之上,滿天白茫茫的,如霜似霰的,都盡是月的光華。這是初月。
緊跟著是「皎皎空中孤月輪。」它孤懸高空之中,若遠若近,俗語無言,使人對著它不禁引起許多奇怪的疑問和遐想。
再後,是西斜的月。它逐漸變得暗淡,逐步隱藏在海的晨霧的迷茫之中。
然後是落月。是帶著無限感情把它的餘輝散落在所有江樹之上的落月。
在一夜之間,自然界這個寂寞的天體就有如許的變化,是真是淋漓盡致地寫透了,寫活了。
然而更值得我們去欣賞的,卻是詩人突出這一輪皓月的用意。他主要目的不是在於客觀地描寫一夕的月色如何如何,而在於充分寫出人的思想感情。那月景的出現,處處都帶上人的感**彩。
不管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潔,斜月的迷離,落月的纏綿,以及樓上月的徘徊,鏡中月的清麗,珠簾內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以及晨霧裡的餘輝,都是月與人的互相滲透,彼此交融,使景與情諢然成為一體了,從而創造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深邃的意境。
2樓:匿名使用者
3樓:鳴箏輕唱
我也想回答的,看了上面這個,覺得不用再答了,只補充一點:
月是《春江花月夜》這篇詩的線索,詩的結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是「月」使詩篇緊湊連貫
4樓:霜朔賴海融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民族民間**中一首重要的欣賞曲目。《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民族管絃樂曲。
描繪了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岸邊輕輕地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緻,一幕幕展現在我們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原為一首琵琶獨奏曲,曲名為《夕陽簫鼓》,曲名最早見於清朝晚期。按照**標題的理解,樂曲內容可能描繪夕陽西下時,江面船上演奏簫鼓的情景。該曲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等。
在二十世紀20年代,上海的新式**社團「大同樂會」將它改編為一首民樂合奏曲,並且根據樂曲詩情畫意的內容,給它起名為「春江花月夜」。這首作品已成為中國傳統**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的明珠。
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壓倒全唐,《春江花月夜》為何被譽為 孤篇壓全唐 ?
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 如聞一多先生所說 詩中 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聞一多全集 唐詩雜論 宮體詩的自贖 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8月北京第1版第21頁 詩人如上帝一樣,他懷抱一切,洞見一切,理解一切,同情一切...
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是哪幾句《春江花月夜》中哪一句被聞一多譽為名句?
名句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意思是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 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 海 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巨集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 生 字...
春江花月夜指什麼季節,春江花月夜是什麼時間創作的
回答 春江花月夜指的是春季 春江花月夜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