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戒就是戒止,也就是不去做某事、說
某話、動某些念頭。如果我們不去做某事、說某話、動某些念頭,尤其是惡的事、話、念頭,就不會帶來相應的惡果,就能不為這些事所動,不被這些境界所迷惑、所牽引、所轉,這就是定力,就是定功。也不會因為這些事而加深我們的迷惑和執著,也就是在覺悟的道路上不會增加障礙,相應的就對事物的善惡、正邪、淨染看的更清楚、更明白,而這就是智慧,佛所說的覺悟的大智慧。
持戒而得定,因定而開慧,是至理之說。戒定慧是佛教修學的三大基本法則,也是佛教的三學。不管修哪門哪宗,什麼法門,戒定慧是通行的方法。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然後才能覺悟,才能解脫,才能成就正果。
南無阿彌陀佛
2樓:大通山王
這是《楞嚴經》中的一句話。
現在把宣化上人的講解給你看看。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告訴阿難,你不是時常聽我所說毗奈耶,即大小乘律藏中的道理嗎?如果發心修行,一定要依照這三種決定義來修。所謂攝心為戒,這是止惡防非的好方法,有了戒好像混水澄清而能生定,由定發慧。
淨極光通達,通達就是開悟有智慧,這叫做三無漏學,不再漏落於三界,不再著於空有二邊的意思。
我人為何不成佛?就因為不能攝心,不能攝製狂心、攀緣心。一天到晚,妄想紛紛,盡打人家的主意。現在要把攀緣心攝回來,不要向外跑,要把它制在一處,才有定力,才能生智慧。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有五基本戒,**教有十戒.
戒就是戒律,不能違反.
現代人什麼都講通俗, 佛法也來通俗的解釋吧.打比方因戒就能生定.
常言道,酒後誤事,酒後失言.這只是從遮戒上講的,其他的戒犯了,不止是誤事了,是有罪.一個人如果人如果平時嚴於律已,在危機關頭,就能沉著穩定,智慧現前,化險為夷.
這個智慧是自己本來就有的,當定的時候,如同靜止而澄清的水,能清澈見底.那個底就是你本具的智慧.不是世間的知識學問.
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人能停止貪念,嗔念,痴念,以及停止造業的行為時,你會發現,你停不下來的念頭其實就是這些東西在心裡不停的翻來覆去。所以,當你通過持戒停止這些念頭及造作時,你就看到了你的自性,它本來就明明郎朗,照而不動。而你一旦擺脫塵勞對自性的纏縛時,自性便本來具備超凡的神通和感知能力,它就是智慧。
5樓:路人指路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因為持戒,內心得以安定下來。
因為定力,開啟了本有的智慧光芒。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持戒的人,不能成就禪那,唯有持戒修禪才能成就於定,定成就之後,會生起種種智慧,這些智慧不是世間智慧,是無上的等正智慧,這就是所謂的般若。是一種能令你解脫、出離生死的智慧。這就是三位一體的「戒定慧」。
7樓:
戒:知止
定:知止就具有定力。例如偷盜是罪,知罪不能犯,看到他人的財物就不會犯罪
慧:由定力產生智慧。例如類推凡不是自己的,無論如何原因都不能拿,否則就犯盜。
對佛法、氣功、2012事件有興趣嗎?請參考「法迄巴」貼吧
8樓:煩惱即菩提
很簡單,守戒可以入定,尤其是精神上的戒,不貪嗔痴,入定時本性顯露,如果你知道這時是本性狀態,就是慧。
9樓:匿名使用者
你老師高人啊,以後多親近吧。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啥意思
10樓:悖論龍
前半句」重抄為輕根,靜為躁君「出
襲自《道德經》。至於後頭」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於佛教。本不願解釋……
重是輕的基礎,靜是躁的主宰。心不滋生出妄念,能守好戒律,約束自己,就能保證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為泰然自若從而自然而然的產生大的智慧。
在下才疏學淺,見笑了。
11樓:手機使用者
來自佛教,戒生定,定生慧
問:為什麼要持戒修行?
12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教修行是修戒、定、慧三無漏
學,三無漏學的無漏就是嚴持禁戒,做到絲毫無犯,就是無漏。這戒、定、慧三學是有機相互關聯的。
戒律是一切行門的基礎,也是佛法修行的根本,學佛修行如果持不好戒律,沒有嚴戒律作為修行基礎,後面的定、慧之學就無法引發。嚴持戒律作為學佛修行的基礎,就如同世間人建築樓房打地基一樣的道理,你蓋起的樓房因沒有打好地基,這個樓房就不會穩固,早晚有一天這個沒有打好基礎蓋起的房子還會傾斜,甚至倒塌。學佛修行沒有好好的嚴持戒律,亦是同蓋樓房沒有基礎一樣的道理。
守持戒律能幫助我們**昏暗迷惑的習氣,清淨心之染汙,在此基礎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質才能夠培養髮展,就好比大地支撐著所有的高山、大海。戒律也為我們的日常行為、思想提供了規範和標準。
13樓:最愛妍
譚林長回答:持戒是修行的手段,戒是
防非止惡,戒是執持,律是做持;戒是諸惡莫作,律是眾善奉行。消極的作惡,積極的行善,這就是戒律。持戒很重要。
不持戒修行,不能成佛。為什麼?惡緣沒斷,還要被纏縛。
你不持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十不善業你還做,那麼你就要受果報了,它會纏縛你。 佛制定戒律,這個戒就是保護我們的身心清淨。持戒就是修行,修行就要持戒。
我們是修淨土的,就要淨身口意三業。要會修,用智慧來修,明白怎樣修,不要盲修瞎練。 唸佛就是修行,心裡想阿彌陀佛,不會生貪嗔痴;口裡念阿彌陀佛,不會生妄語、綺語、惡語、兩舌;心和口都念佛,身也不能造業,不能造殺盜淫。
這就是修行。唸佛法門簡單易行,起心動念就修身口意,不讓身口意造十惡業,叫持戒。因為十善十惡是基礎,是成佛、是得福、是禍的基礎,造十惡就是禍報、苦報。
你造十善,就是福報;你再提升念「阿彌陀佛」,就是樂報。不執著善,念「阿彌陀佛」就是樂報。所以苦、福、樂都是你自己心造的。
修行不到外面找,在起心動念處修正。要會聽,如果聽不明白到處亂跑找佛,浪費時間,那不是白費功夫嗎?時時刻刻持戒,持戒不難,你要知道後果就不難了,起心動念是因,行為造作是果。
我們種善因,行善事,這善果有的是當下就得的,但有的是幾年之後或者來世得。惡念惡行,惡果惡報也是如此。唸佛是即因即果,「阿彌陀佛」即因即果。
因淨,果就淨。因果同時,就這麼簡單。中峰禪師告訴我們,「一念回光而易往」。
你一念「阿彌陀佛」就回歸自性,迴歸極樂。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持戒,他能去守著這個戒律。遵守戒律就跟遵守國家法律、遵守交通規則一樣。
你持戒隨順你的自性,不持戒跟自性相悖。不持戒,不知道後果有多可怕!你欠債的,還有你痴痴的愛的,通通都有因果,後邊還有果報等著你。
所以學佛不要把它當成迷信、當成兒戲,一定要依教奉行持戒守規,保護你自己。 我們持戒就是防止六塵傷害到我們的身心,染汙到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痛苦煩惱。修行就是持戒。
持戒就是修行,修正行為,沒有別的。佛法講的究竟圓滿,本來無一物,持戒幹什麼?格物致知,把對物慾的執著放下,你就清淨、明白了,就能成佛。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通的。你學佛幹什麼?
修戒定慧,迴歸自性清淨。戒是方法手段,使你能夠得定;定開慧;慧就了了分明。宇宙萬有的一切都是心造的,迷了造世間,覺了造極樂。
所以說佛法是智慧,不是迷信。修行,修正行為,身口意的行為,持戒使行為端正。
14樓:匿名使用者
各位師兄在實修五戒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來學習守持八關齋戒了。守持八戒對實修非常重要,如果在修學八戒的基礎上來受持其它法門,比如唸佛、誦經、持咒、習定、禪修等等,其功效及功德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在佛菩薩聖誕紀念日或十齋日中受持八關齋戒,當然功德更是不可思議。
受持八關齋戒,為往生西方淨土中品蓮花的最佳有力助緣。特別中品中生的果位,只要正確受持一日一夜八關齋戒,威儀無缺,以此受持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往生花開後就可聞佛說法立即證得初果須陀洹果位,只需經半劫的時間後就可再證到四果阿羅漢了。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來發心受持八關齋戒是何等的重要?
阿彌陀佛發弘願接引苦海眾生是何等的大慈大悲?
今日末法時候你在這裡五濁惡世莫說要修成阿羅漢解脫生死,就是退一步要證取初果須陀洹進入聖流真是談何容易?下世保得住人身不墮惡道,已經是非常幸運及十分不容易的了。
我來詳細解釋什麼叫做證初果?初果聖人心地是光明漂亮,初步明心見性,進入聖者之流,所以叫做入流,亦即逆生死之流而向上往解脫道進趣。初果聖人的心,時刻念茲在茲於戒律上,可謂不會再犯戒,已到達不持戒而戒自持的境地。
初果聖人已經完全斷除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種種使一切眾生迷惑的不正確見解。特別戒禁取見這一項,意思是某些眾生會執著守持一些邪戒或不正確不能使人得到解脫清淨的戒律,比如某些外道的戒律便是。但初果聖人已經沒有這種在戒律上的錯誤執著,所以初果聖人就得到法眼清淨,獲得了聖人的法眼。
究竟佛經中所說解脫聖人的法眼是什麼一回事呢?
其實當一切障蔽心眼的種種邪見去除掉之後,人人本有的法眼便開了;有了法眼之後,便不會再對種種法生出錯誤的抉擇及邪見。不明箇中道理的人,以為法眼是神通的一種,能看神見鬼,能觀人身中有什麼疾病及有沒附體等等,能透視遙視千里外之事物,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具備有這些功能不是法眼的作用而是天眼通,所以不要給不明事理的附佛外道混淆了正法的思想概念。佛菩薩以人類肉身再來人間要為眾生做的不是驅邪治病,而是要安立過往諸佛所傳的正見在每一個眾生心中,教導眾生自己開啟本有的慧眼及法眼,直證空性及了達一切法的本源。
初果須陀洹聖人對佛陀所說「苦集滅道」的四諦法已完全掌握及證到了,換句話說對修行四諦法是有豐富經驗的過來人,所以獲得了清淨的法眼,能抉擇了別諸法的正邪。這種法眼的證境在大乘修道上來說相當於初地菩薩的果位,證得無生法忍了。
若菩薩及摩訶薩的法眼就更為厲害,除了一眼可透徹看清任何一個眾生適合修什麼法門?與哪一位佛菩薩本尊最有緣份?而且絕對能將這個法門立即正確無誤地教授對方。
這菩薩的法眼,修為功力是一地一地向上遞增的,三地勝過二地,二地勝過初地,向上一地比一地對諸法的觀察更細微、更深入、更透徹、更精確。
說眼是相對於能觀察諸法的作用而言的,其實與其說是眼,不如說是人人本具清淨妙明真心的作用。到這個修習菩薩法眼的階段,我強調必需要嚴修清淨的梵行,從梵行的基礎中修習正定來開發般若智慧,務使正邪二淫俱要完全斷絕,那樣身心才能純一清淨向菩薩覺道邁進,這才是真正學習菩薩道行者要遵守的菩薩寶戒。有關菩薩法眼的種種實修,實在是內涵豐富,並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全清楚說明的,希望日後可把我的一點淺見一步步講出來便於各同修作參考。
所以,誰是證果聖人?誰是生死凡夫?就看他對佛法的知見正確與否來抉擇?
就看他持戒的功夫到了何種程度什麼層次?而並不是看他有什麼神通妙用可救世濟人,這點要切記切記!附佛外道會利用眾生的貪念,使你墮入他的圈套,你還以為自己一直在學習正法,其實都是一些似是而非自創的理論及邪見以佛法包裝,假珠混在真珠當中,眾生在自己貪心的矇蔽下就更難於辨別。
如果說法人邪見滿身、錯漏百出,不強調或輕忽持戒的功用,不提倡學佛修行應該好好踏實嚴持禁戒自己並教人飲酒食肉貪淫名為持戒卻得果位成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必需快快遠離了。
我每天收到很多的來信中,有師兄說他修《寶篋印法》持多少遍多少遍真言;有的修《大白傘蓋佛母法》,念幾多幾多密咒;有的修《首楞嚴咒》、《尊勝佛母咒》、誦《金剛經》、《地藏經》、《阿彌陀經》;有的修各種密宗法門,《財神法》,《金剛薩埵法》、《大圓滿》、《大手印》、《破哇法》等等等等。雖然這些師兄每天都修習很多明師所傳的**,但唯獨就是不想守戒、不願守戒或明知故犯、疏於在持戒上用功夫,故而苦於訴說修了很多年、很長時間亦沒有什麼成就。因為不好好立下真心持戒,就算你努力修持其它**,都只是空中樓閣;沒有切實築好根基,故而枉自徒勞,是決定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證量及成就的。
我勸你要吃素來修《大圓滿前行》、來修《蓮師法》,我勸你要不看電視電影來專心修持《孔雀佛母法》,我勸你要不打電玩來修《金剛薩埵法》,我勸你要不聽**來專心持誦《藥師經》。如果你聽的話,相信你在修行上一定會有多少進步及成就。
世緣重,太執著世情世務的人,修行難於有所成就;相反你更應該放下所執,在持戒上多下功夫。功夫是磨練出來的,證量是實修出來的。每日上班下班已佔去一天中很多內修的時間及精神,剩餘的空檔若不用來努力磨洗自己的舊習而力求上進,那今生又肯定空過寶貴的人身,而且還不能保證來生自己會否有下墮三塗之虞?
若往生不了極樂世界的話,那就很危險了,有機會以畜牲身又再來酬償未清的債務。
修習任何**只是助緣,好好持戒才是根本,修行人一定要明確認清這點,才不會浪費功夫。踏實守持戒律,再來用心誦經持咒唸佛拜懺就是定;因戒生定,因定就能發慧;有般若智慧就可斷惑了生死。看自己缺乏哪一項的修持?
哪一項仍做得不夠?就在這方面用心痛下功夫來增長改進,這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一面繼續做業犯戒,一面又唸佛修行,最後只會成妖成魔,徒具法力,三毒不斷,害己害人;這是魔最想修行人如此做的事,亦是佛陀最想叮嚀囑咐修行人千萬不要如此做的事。--《持戒這些事》
新一年大家就來一同檢討改進吧!
兩因食療是什麼意思?兩因食療的有關兩因食療
兩因食療的有關兩因食療 各種食療文獻中對食療原則的定義完全是照搬中醫用藥的基本原則 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即要求我們每個人在食療時需要綜合考慮 因人 因時 因地 因病 因證 等等一大堆的限制因素,這種食療原則使得原本可以很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無比,變得很難操作。如何讓食療更好更快的深入我們每一個平常百姓...
人之有是形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什麼意思
現代醫學檢查復人是否死亡,制主要有兩條標準 一條是看心臟是否跳動,另一條是看還有沒有呼吸。而祖國醫學則認為,人活著就是一口氣 即 黃帝內經 所說 無氣則死矣 判斷一個人是死還是活,通常是摸一摸這個人究竟還有沒有氣。既然氣對於人體這麼重要,那麼氣到底是什麼?第一,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祖國醫學認為...
氣字下面加因讀什麼,是什麼意思
氤y n 中文 氤氳 英文 dense mist 拼音 y ny n 解釋 a.煙氣 煙雲瀰漫的樣子,如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唐 張九齡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b.中國哲學術語,指萬物由相互作用而變化生長,如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 c.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如 雲煙氤氳 中文 氛氤 拼音 f n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