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日語中假名的來歷(資料) 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 的語言。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即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
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 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這樣,一篇文章中並用真名、假名,顯得非常混亂。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漢字很多,加上漢字筆劃多,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後來就把假名逐漸簡化而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現在的「假名」。
平假名:主要是舊時代婦女使用的。它由48個字構成,用來書寫土生土長的日本詞、虛詞、動詞結尾和用 來書寫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無法書寫的中國外來語。
片假名:也是由一組48個字構成。它主要是用來書寫中文以外的外來詞的,用於強調象聲詞,或動植物學 日文是由假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漢字、羅馬字組成的。
我將通過下面的例子來介紹假名(平假名 和片假名)和漢字。 例:これは日本語のテキストです。
(譯文:這是日語課本) 平假名 這個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 可以直接構成單詞,如例中的「これ」(發音「kao lei」注:
拼音)就是「這」的意思(相當於英語中 的「this」);の(發音「孬」)是「的」的意思,最後的「です」表判斷,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 名也可以充當句子中的其它無具體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個助詞,用來分隔「これ」(這) 和「日本語」。另外,它還是日文中漢字讀音的基本單位,和漢語拼音的作用有點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對應的,讀音相同,只是寫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語中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的差別(但他們並不一是一回事,只是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來構成西方外來語及其它一些特殊詞彙。
如例中的「テキスト」(發音「太k絲頭」)的意思是「課本」,就是從英語單詞「text」音譯過來的。 日語中漢字的來歷(資料) 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 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
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寫日語時,一定要寫日語漢字,不能寫中文的簡化漢字。
日本**於2023年進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規定了一些漢字作為使用的範圍,共有1850個,這叫做「當用漢 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錶記。
但這只是**的規定,仍還有人按習慣使用非當用漢字。2023年10月1日,日本**又公佈實行了「常用漢字表」,規定1945個常用漢字作為「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 摘自《日語(第二外語用教師參考書)》,有改動 漢字:
中國字,在日語中叫漢字,實際上是表意符號,每一個符號都代表一件事或一個觀點。常見的是一個漢字有一個以上的音。在日本,漢字是用來書寫起源於中國的詞和土生土長的日本詞。
漢字 例中的「日本語」是漢字。「日本語」就是「日語」的意思了,但它的發音卻不是中文發音了。「 日本語」的讀音為「にほんご」(發音「你好恩高」)。
在這裡,假名「にほんご」就相當於日語中漢字 「日本語」的拼音了(當然它並不是真正的拼音)。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它們大部與其漢語意思有關,但往往不同。 句子結構的特點 在例中,「です」是「是」的意思,這句話逐詞翻譯就是「這_日語課本_是」。
看到了吧,日語的謂語是放在後面的。 羅馬字 日本頭號球星「中田英壽」。他的英文名字叫作「nakata」(球迷的話應該知道的吧?
)那麼這個英文名字是怎麼「造」出來呢?其實「nakata」是由日語的又一組成部 分——「羅馬字」構成的。日語中的每個假名相對應的都有一個「羅馬字」,比如「na」對應「な」,「ka」對應「か」,「ta」對應「た」,三個假名連起來「なかた」(發音「那卡它」)就是日本姓氏「中田」的讀音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們記憶能力有限,所以只能記住部分漢字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那樣的話哪有日本人
日本為什麼有簡體字,從哪年開始的?為什麼不使用中文字?他們認識繁體字嗎?
4樓:z風起
漢字傳入於日本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彌生時代中期後半)。考古學家在當時的墓葬中發掘出西漢時製造的直徑為7.4釐米的連弧文鏡,上有銘文「久不相見,長毋相忘」;同時還發現了王莽新政時傳入的「貨泉」、「貨布」等刻有漢字的貨幣。
當時的日本並沒有自己的文字,《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
漢字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正式傳入日本的。雖然具體傳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籍最早在五世紀初流入日本。
漢字並非由中國本土直接進入日本的,而是通過日本所謂渡來人或稱歸化人(即朝鮮與中國來到日本的僑民)帶入的。應神十五年(404年)百濟國(朝鮮半島一國家)派阿直岐赴倭教太子菟道稚郎子漢文,次年王仁來日本,成為太子師傅。這說明當時社會上層已注重漢字、漢文的學習。
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後來發展出一套源自《萬葉集》、稱為萬葉假名的表音系統,萬葉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漢字,純粹假借它們的發音來表記日文詩歌。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平假名。當時不被允許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這套平假名來書寫日文。
平安時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學都是以平假名來書寫的。片假名也是從差不多的方式發展的:寺廟裡面的學生把漢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片假名,用來標註漢字的發音,還有漢文裡的日語助詞。
隨著日文書寫系統得以成熟和發展,如今漢字用於大部分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而平假名則用來書寫動詞詞尾(送假名)、純日語詞彙、或者表記漢字難寫的詞彙。平假名也用於標記日文漢字的讀音(振假名)、和書寫給漢字水平不夠的人為物件的讀物,如小孩、日語學習者的書籍。
片假名則由於它的方形結構,用於象聲詞和外來語。片假名用來書寫外來語的習慣來的比較晚,外來語原先是用漢字書寫表意的,如「菸草」代表「tabako」。不過現在反過來有許多外來語詞彙正在代替一般詞彙。
有語言學家估計現今常用日語有3分之1是外來語及和制英語。
5樓:匿名使用者
1、英語是世界語言,這個有點絕對了,你去歐洲看看就知道了,除了英國,去其他國家,會英語沒什麼太大用處。
2、日語漢字,確實**於中國,但是在現在漢語中的很多詞彙,是日本發明的,比如文化、世界、科學、民主....等等,中國有5千年的文化,但古漢語裡,沒有文化一詞,一些簡化漢字也是日本啟用的。
3、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有簡體字,我國的簡體字較晚,2023年那一版已廢止,但是個別字,日本也再使用。一句話:現在漢語和日本簡體字,互補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只題第一個問題,我還會回答你,看了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後感覺沒有回答的必要了.
7樓:匿名使用者
有空好好學學中文,古代有「***」這個詞彙嗎?什麼世界,文化,科技,這些都是現代才發明的詞彙好嗎?早百年誰都沒有。古代中國管世界叫天下,只是詞彙不一樣而已。宇宙這個詞還是中文呢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8樓:禾木由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
9樓:卡斯特大神
它們國家的文字就是我們漢字的偏旁、部首拆分而成的 因為古代日本沒有文字,他們最開始直接用漢字作記載,但是因為日語跟漢語完全不同,表達起來不方便,所以後來根據漢字發明了假名,就用假名跟漢字夾雜在一起表達日本民族的語言,這就是日文。
因為日語對事物的稱呼跟漢語不同,所以,許多漢字要採取「訓讀」,比如「山」,我們寫作「山」,也讀做「山」,全國多一樣,只有北方捲舌,南方不捲舌的差別,再加上江蘇上海讀做se,但是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沒有什麼根本區別。
但是日本人在訓讀時就讀做「yama」,像「山下」,就是「yamaha」,「yama」是「山」的訓讀,「ha」是「下」的音讀。
所以我們看日文,好多字都認得,可是日本人一讀,發音根本就不一樣。
讀音是起源於中國的詞彙部分讀音相似,不是全部。這估計有些新事物有中國引進,日本人聞所未聞的事情,所以採用中國的叫法,但是日本社會本來就有的詞彙,雖採用漢字表達,但保留傳統日本叫法。
再有很多中國用的詞彙是日本發明,例如,**,警察,社會主義,幾乎佔了現在經常用的漢語的三分之一都是日本人造的詞。
中日兩國文化是相互影響,中國當了日本2023年的老師,但對於最近的100多年,對於現在的中國,不管語言,思想還是歷史記憶,不管好壞,都有日本影響。
日本語,語言系屬分類上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或扶余語系,母語人數有1億2500萬人,使用日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3.1%。
日本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
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本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阿爾泰語系這個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白桂思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認為日本語和琉球語可以組成日本語系。
有一種假設認為南島語系、壯侗語系和日本語系可以組成南島-臺語門,即認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以昭和31年(2023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彙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2023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誌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
7%、漢語佔47.5%、西洋語佔近10%的結論。
文字、書寫方式、書本(紙張等)上的表現方式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和人所使用的語言。雖然並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海外日裔人群,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
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日語與漢語的聯絡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
到了近代的時候,由於明治維新,日本學習西方,大量的歐美詞彙被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當然也有德文和法文)。
又由日本人重新組合成大量現代日語詞彙並被傳到鄰近的中韓兩國,因此被漢語採用,如**、幹部、共產黨、社會主義、機器、生產、經濟、教育、軍事、列強、物理、數學、化學、生物、英語、航空母艦等等。
為什麼日本難以捨棄漢字,中國人問為什麼日本不丟掉漢字呢 日本網民如此回答
漢字雖源自中國,卻並沒影響其融入日本文化,除日本設計界對漢字情有獨鍾外,日本普通人對漢字的喜愛追捧也讓近年來日本的漢字產業持續興盛。漢字自傳入日本以來,已經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日本人難像韓國那樣,實現 去漢化 因為漢字文化,已經深入日本人的骨髓了。其實,日本...
為什麼日本保留了漢字,而韓國卻廢除
為什麼越南 韓國廢除了漢字,而日本卻保留了漢字?小鬼子是被征服了就乖得很的狗,綠帽棒是白眼狼。就像禽獸與禽獸不如的區別。實際日本也曾經想廢除漢字文部省限制漢字的使用。但是由於民間以及文字 語言學者的反對聲浪相當強烈,該改革無法進行。而韓國為了大量地減少文盲和促進知識的傳遞,進而推動韓國政治 經濟及文...
為什麼日本文字中含有中文漢字意思與漢字一樣
因為日本最初並沒有文字,而日本文字的創制過程又受到了漢文化很深的影響。比如萬葉假名,就是拿漢字來對應日語中的發音,實際上是拿漢字來做表音符號。所以,日文中的漢字和漢語中本來的意思沒什麼關係。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