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間,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達中國者為15次)來華,規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這充分證明了當時日本對唐文化的重視,同時也說明了唐朝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鑑真六次東渡的感人事蹟,代表了中國人民與鄰國友好交往的真誠願望。
中日友好交往,既對日本政治、經濟制度的轉變、社會生活的進步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同時也豐富了唐朝的經濟文化生活。 日本古稱倭國,唐代始改稱日本。日本自漢朝開始和我國發生正式交往。
《後漢書》記載,東漢光武帝時,日本派使者來中國,光武帝贈以印綬。這枚金印上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近代已在日本九州發現。唐朝時候,日本發生「大化改新」,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
唐朝封建經濟的高度發展與日本的社會變革結合起來,出現了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後的630~838年,二百年間,日本正式的遣唐使來中國的共12次。另有任命後未成行、未到達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
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
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風暴,有一船遇難,實際到唐的只500人左右。因此到達唐朝人數最多的一次是594人。遣唐使組織完備,設有大使、副使、判官、錄事,成員有翻譯、醫師、陰陽師、畫師、史生、射手、**長、玉生、鍛生、鑄生、船匠、舵師、水手長、水手等,還有留學生、學問僧多人。
遣唐使給唐朝帶來珍珠、絹、琥珀、瑪瑙、水織等貴重禮品。2023年西安發現的日本「和同開」銀幣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帶來的。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階絲織品、瓷器、樂器、文化典籍等。
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所存放的唐代樂器、屏風、銅鏡、寶刀等珍貴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帶回去的。 為了吸收中國的文化成果,日本選派了不少留學生入唐學習,他們被分配到長安國子監學習各種專門知識。他們在中國長期學習,與中國詩人學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留學生和學問僧在傳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時鑑真和尚東渡日本
唐朝時期中日友好往來的情況有哪些?
3樓:青少年的紅星
唐朝時期,日本向中國派遣大批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政治文化制度和科學技術。唐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鑑真在日本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奉為「瑰寶」。
鑑真被日本藥行奉為祖師爺。「鑑真東渡」表明唐代對外開放,向海外弘揚中國文化。
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中古時期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生產生活各方面受到中國唐朝的深刻影響。
一、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日本頒田制度效法中國的均田制,日本也有租庸調製。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從**到地方的官制;參照隋唐律令,制訂了《大寶律令》。
二、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設完全模仿長安。日本的建築風格也是學習中國唐朝。日本的法隆寺、唐招提寺都是效法唐代建築的典範。
三、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仿照漢字創造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大大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四、日本人的生活習尚、節日風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響。唐詩廣泛流傳,深為日本人所欣賞。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尤為受到喜愛。
日本士大夫熱衷學習中國書法。日本宮廷愛用唐式菜餚。日本吸取了唐朝的樂制,並派留學生學習唐樂。
唐朝的繪畫也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唐人繪畫經日本畫家仿效摹繪者,稱為「唐繪」。
五、社會生活方面:唐人打馬毬、角抵、圍棋等體育活動,亦先後傳入日本。日本人學習改進唐朝的飲茶方法,形成獨具特色的茶道。
唐服傳入日本為日本人所喜愛,經改進為「和服」。端午節、重陽節,都由唐朝傳入日本。
總之,唐朝是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繁榮的時期。日本從博大精深的唐文化中吸收、借鑑,參考、改良,其影響深遠至今。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實有哪些,歷史題
4樓:我是誰
1、雪舟畫聖——明代中日繪畫的交流
2023年,雪舟接受了與明朝通商**而致富的大名(諸侯)大內氏的邀請,前往他的領地本州西部的周防國(今山口縣)。他在周防創辦了畫室雲谷軒,從事繪畫創作,聲名逐漸傳揚四方。
2023年5月,雪舟一行到達北京。他除了參加遣明使團的一些禮儀性活動外,主要是訪師會友,學禪作畫。他曾嚮明朝著名畫家李在和張有聲學習中國水墨畫的著色、潑墨、暈染技法。
2、日本禪師榮西傳播飲茶之風
榮西2023年第一次入宋回國時,將中國茶籽帶回日本。2023年栂尾的明惠上人高辨來向榮西問禪。榮西請他喝茶,還贈給他茶種。
高辨於是就在栂尾山種植茶樹,出產珍貴的本茶,成為日本著名的產茶地,而後世有名的產茶地如宇治等地的茶種大多是從栂尾移植過來的。
2023年榮西第二次入宋回國時,因風在長崎縣平戶島登陸,又將茶種播在該地富春園。次年,榮西將他所著《吃茶養生記》一書獻給幕府,這是日本第一部茶書。
3、鑑真東渡
天寶二年(743)鑑真和他的**祥彥、道興等開始東渡。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犧牲以及某些地方**的阻撓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
返途時突發眼疾,62歲的鑑真大師雙目失明,他的大**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東渡巨集願始終不移。
天寶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40餘人從揚州出發,第六次啟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薩秋妻屋浦登岸,經太宰府、大阪等地,於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
鑑真帶去很多佛經和醫書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講授佛經,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指導日本醫生鑑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築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4、弘法大師——留唐學問僧空海
空海795年受戒於奈良東大寺戒壇院。在此後10多年裡,他苦心修煉,潛心鑽研佛學。為了尋求佛教真諦,窮經問道,立志西渡到中國求學。
由於他對漢學和佛學具有深厚基礎,又仰慕中國文化,所以被選中留學唐朝。
804年,日本第17次遣唐使受命西渡,大使是藤原葛野麻呂,學問僧空海與最澄及留學生橘逸勢等隨行。5月12日由唯波津(大阪)解纜出發,8月10日抵達福州長溪縣赤岸鎮海口。過幾十天後,朝廷敕令至,大使與空海等23人於12月21日抵達長安城外長樂驛。
唐朝內使趙忠帶馬23匹相迎,由春明門入城,居住在皇城外宣陽坊官宅。次年2月21日藤原大使等東歸,空海被敕準留學,居住長安西明寺。這是仿照天竺(印度)祇園精舍所建的唐代名剎,三藏法師玄奘曾在此譯經。
805年5月,空海拜長安青龍寺高僧、三朝國師、真言宗(密宗)第七代傳祖惠果為師。
5、 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盛舉
從公元7世紀初至9世紀末的兩個半世紀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618年,唐朝滅隋,建都長安(今西安)。唐帝國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發達,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帝國,聲威遠揚,對日本和亞洲各國都有巨大吸引力。
623年,遣隋留學僧惠齊、惠日等人在留學中國多年後回國,向天皇報告大唐國是法律制度最完備的國家,建議派使節赴唐學習。為了實現更加直接有效地學習唐朝先進位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決定組織大型遣唐使團、派遣優秀人物為使臣,並攜帶留學生、留學僧去中國。
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年至895年的260多年間,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中止者三次,實際成行的16次。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主要是在唐朝
①中日之間的來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國學習等。②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仿唐制進行改革;依照漢字的偏旁創造日本文字。在建築式樣上模仿唐朝的風格;保留著唐朝的風俗習慣。③在文化交流方面:
日本的阿倍仲麻呂和唐朝高僧鑑真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④經濟交流:唐朝和日本**頻繁。
6樓:匿名使用者
遣唐使。在唐代中日交往最頻繁的。
唐宋時期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唐朝時期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什麼?
綜述唐朝在文化 政治 經濟 外交等方面是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宋朝的由於軍事實行積弱政策,屢次被少數民族入侵,軍事上對外不能稱上強大,而經濟文化發展與繁榮也是世界規模空前的朝代。唐宋的影響力度在國人知識分子的心目中非常突出,國內有家知名的互動廣告營銷公司就是取名為唐宋中國。唐朝 公元618年 9...
唐朝建立和滅亡時期?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唐朝 618年 907年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 永徽之治 並於657年建東都洛陽。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705年神...
唐朝時期長安城的地位如何,請你介紹唐朝長安城的建築特點及歷史地位
唐都時期的長安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改大興為長安,此後進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間先後增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等宮殿。唐長安城周長達35.56公里,面積約87.2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牆內面積的9.7倍,西漢長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