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2021-03-07 17:06:33 字數 2013 閱讀 6670

1樓:瞎起個破名吧

他的泯然眾人的原因不止客觀方面,也有主觀方面,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1 邑人 「 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 父親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3 仲永 自己亦不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一個人是否能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

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後天學習

關於這個說法的原文是: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還有一個原因:因為仲永的父親只貪圖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淺,並沒有讓仲永在後天接受教育.

關於這個說法的原文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人的才能有賴於後天的教育,即使天賦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養,也會變成平庸無能的人.所以後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至關重要

2樓:匿名使用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而導致仲永「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教育。

《傷仲永》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傷仲永譯文】

金溪的百姓方仲永,世代從事農業生產。方仲永五歲時,不曾認識寫字的工具。忽然(有一天)他大哭著索求(要)寫字的工具;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近借來(書具)給方仲永。

(他)立刻寫下了四句詩,並且自己(在詩後)署上了他的名字。這首詩把奉養父母和團結同族人作為詩的內容, 傳閱給全鄉的讀書的人看這首詩。從此(人們)指定物品(讓他)寫詩,(方仲永)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同鄉的人對此感到非常驚奇,漸漸用賓客的禮節款待他的父親;有的人用財物討取方仲永的詩作。方仲永的父親認為這樣是有利的,(就)每天強要方仲永到處拜訪同鄉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讓(他)寫詩,(他的詩)(已經)不符合以前的傳聞了。

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詢問方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方仲永的特異之處消失淨盡,已成為普通的人。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3樓:匿名使用者

仲永從小通達聰慧,會做詩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方仲永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方仲永學習。

最後成為普通人,是因為後天的學習沒有達到要求。

方仲永(約1020—2023年後),北宋時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為生,幼年天資過人,**後泯為眾人。王安石作品《傷仲永》中主人公。

出處《傷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所寫的一篇議**,選自《臨川先生文集》,通過記述一個叫做方仲永的金溪人(今江西省金溪縣)天資聰慧卻在後天沒有繼續學習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故事,說明了人即使天賦很高,如果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成績,同時也告訴了人們,對於天賦不那麼異秉的人們,更需努力學習才能比別人聰明,有所收穫。《傷仲永》一文對後世影響很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初中語文教材收錄了這篇文章。

4樓:daisy和

小時候天賦過人,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最終也就泯然眾人了。

5樓:牧雪

因仲永年幼時有奇才,五歲時起便無師自通,能指物作詩,同縣人把他看成神童,不但對其父以禮相待,甚至以錢財求詩,仲永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整天帶他出門拜客,沒有讓他進一步求學,結果到十多歲時,其詩文已大不如前,再七年後便成了普通人。事見王安石《傷仲永》。人即便大有天賦,若不求學進益,天賦也會被消耗殆盡的;而仲永父親只顧貪圖眼前利益而,致使天才沒落,更不足取 。

《由方仲永所想到的》週記

1全部學習了 方仲永 這一課,我深有體會,他那樣一個神童因不接受後天教育而導致成為一個普通人,那麼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如果不好好學習會怎樣?會變得比普通人還不如。正因如此,我們更得好好學習,發奮圖強!方仲永的悲慘結局還因為他的父親太過於貪圖利益而沒有讓兒子學習,只為了他的一點私心毀了兒子一生的前途,...

方仲永的悲傷所想到的,《方仲永的悲傷所想到的》300字

方仲永,一個神童,五歲便能指物作詩,天生才華出眾,因父親貪圖小便宜,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人的知識才能不可能單純的依靠天資,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後天教育和學習成才的重要性。如愛迪生7歲的他去小學,當時課程設定十分呆板,還搞體罰,幼小的愛迪生對此十分不滿意,老師講的枯燥無味,引不起他的興...

比較方仲永與呂蒙的變化作文,比較方仲永與呂蒙的變化作文300字

由方仲永和呂蒙想到的 我國自古多才人,李白 杜甫,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63439 詩仙 詩聖 如此多的才子,不勝列舉,但在如此之多的才子背後,又有多少個不為人知的天才的才智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呢?又有多少最終與才智無緣的才子呢?同樣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