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的詩《送靈澈上人》中青山獨歸遠的

2021-03-07 17:13:42 字數 6355 閱讀 3558

1樓:匿名使用者

送靈澈上人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代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2樓:1那些年的春天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揹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賞析這首小詩記敘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彷彿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後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餘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

「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結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

送別多半黯然情傷,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閒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於潤州,大約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曆

四、五年)間。劉長卿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鬱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雲遊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後,將返回浙江。

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可以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這首小詩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精美如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但這幀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人物動人,而且以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盡。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鍾,觸動詩人的思緒;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勾惹詩人的歸意。

耳聞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他深情,但不為離別感傷,而由於同懷淡泊;他沉思,也不為僧儒殊途,而由於趨歸意同。這就是說,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於寄託著、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閒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成一種閒淡的意境。

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凡是富於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於景色,只要它具有儘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繪畫論》)此詩如畫,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繪畫,景色的優美正由於抒情的精湛。

作者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

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中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手機使用者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靈澈上人是中唐時期一位著名詩僧,俗姓湯,字源澄,會稽(

今浙江紹興)人,出家的本寺就在會稽雲門山雲門寺。

竹林寺在潤州(今江蘇鎮江),是靈澈此次遊方歇宿的寺院。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所以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自歸遠」出自那首詩

4樓:匿名使用者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語出唐代詩人

劉長卿所作《送靈澈上人 》一詩。全詩如下: 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賞析】靈澈與劉長卿是一對忘年交。上人,是對僧人的尊稱。

靈澈上人是中唐時期...

5樓:一畝三分地

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6樓:易書科技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你揹著的斗笠還帶著夕陽,獨自歸向遠方的青山。

賞析全詩共四句詩,前兩句寫靈澈欲歸竹林寺,後兩句寫詩人目送荷笠歸遠的靈澈上人。全詩沒有一個明顯的「送」字,但內容很切合題意。

以精練的語言創造出靈澈上人所歸之深遠境地,是這首詩的突出特點。開頭一句從顏色著筆,以「蒼蒼」二字寫竹林寺所處之地的深邃。第二句從聲音著筆,以「杳杳」二字寫竹林寺的深遠。

「蒼蒼」「杳杳」四個疊字,極精練的描繪出一幅深遠的青山寺廟圖。詩意含蓄是這首詩的另一特點。從表面看,這首詩純寫風景,「蒼蒼」、「杳杳」、「斜陽」、「青山」不都是風景嗎?

實際上,在「恍如圖畫」的風景中,蘊涵著詩人對朋友的深厚情誼。

7樓:1那些年的春天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揹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賞析這首小詩記敘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彷彿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後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餘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

「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結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

送別多半黯然情傷,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閒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於潤州,大約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曆

四、五年)間。劉長卿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鬱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雲遊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後,將返回浙江。

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可以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這首小詩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精美如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但這幀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人物動人,而且以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盡。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鍾,觸動詩人的思緒;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勾惹詩人的歸意。

耳聞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他深情,但不為離別感傷,而由於同懷淡泊;他沉思,也不為僧儒殊途,而由於趨歸意同。這就是說,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於寄託著、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閒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成一種閒淡的意境。

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凡是富於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於景色,只要它具有儘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繪畫論》)此詩如畫,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繪畫,景色的優美正由於抒情的精湛。

作者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

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求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後十首古詩!! 10

8樓:佛心向魔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釋義: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裡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向房簷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裡輕輕地飄了出來。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釋義: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釋義: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釋義: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釋義: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的淚沾溼雙袖模糊面容。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託你給我的家人報個平安。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釋義:岐王府第裡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多次聽聞。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又重逢李君。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釋義:蒼翠的叢林掩映著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鐘鳴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

釋義: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9樓:我是誰

1、竹裡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3、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溼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4、晚春——【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譯文: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鬥豔,人間萬紫千紅。

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豔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5、論詩——【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6、約客——【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7、送靈澈上人——【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揹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8、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9、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春潮不斷**,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

10、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送靈澈上人》「荷笠帶夕陽,青山獨遠歸」的意思

深青色bai的竹林寺裡遠遠du傳來黃昏報時的鐘聲zhi,你 指友人 靈 dao澈上人 揹著斗笠披著版斜陽,獨權 自向青山歸去,越走越遠。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彷彿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意思,《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的意思是什麼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註釋1 黃鶴樓 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2 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3 之 往。4 廣陵 即揚州。5 故人 老朋友 6 煙花 指豔麗的春景。7 盡 消失。8 唯見 只見。9 天際...

心上人住在彩虹盡頭的高樓裡,求高手為圖配詩。七律,七絕均可。要求押韻。詞也可

飛虹升處有人家 伊人倚欄貌如霞 祈盼此景恆久駐 醉殺小奴也戀她 是大樓把彩虹攔腰斬斷了好嗎。太費腦力了 文學詩歌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