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為什麼要幫中國,二戰美國為什麼幫中國

2021-03-12 09:26:37 字數 5309 閱讀 7203

1樓:流浪騎士

第一,美國

bai在反覆權衡之du後,認為美國不能zhi把亞洲交給日

本,這樣並不dao符合美國的利益!版正如美權國不會把歐洲交給德國是一個道理。

第二,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侵害到了美國的利益。

基於第一個和第二個原因,所以美國要幫助中國。美國幫助中國並不是無償的。首先,美國對中國的援助跟美國對英國等國的援助沒有太大的區別。

其次,美國出槍出錢用中國戰場拖住日本的兵力。事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中國戰場拖住日本陸軍的兵力,那麼得美國在爭奪太平洋諸島所付出的代價要大的多的多!

第三,中國遠征軍是中國人自己出錢,自己出槍,自己出人。只不過錢和槍美國人是以貸款的方式提供罷了!

其實美國在戰前並沒有預料到會在戰後與蘇聯發生對峙,戰前美國對蘇聯的態度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老歐洲對**的態度。老歐洲其實並不喜歡**。第二就是共產主義。

2樓:林雨翔

第一bai從戰略層面上來講中du美都是同盟國,zhi美國有義務dao也有責任幫助中國。第二,內中國是法西容斯戰場上的重要一環,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要貢獻,美國也希望通過中國戰場來牽制日軍兵力,緩解其太平洋戰場的壓力,同樣蘇聯也希望中國能夠牽制關東軍,環節蘇聯遠東戰場的壓力,以防蘇聯腹背受敵。還有,就是中國的愛國人士在美國做了大量的公關,勸服羅斯福**給予中國援助,包括宋美齡,宋慶齡等等。

還有在美華人華僑自發性的援助。此外,美國主要援助蔣介石部隊,他也為日後的壓制共產黨部隊,遏制共產主義做準備。中國的大量國寶向美國轉移也是美國樂意看到的,大量的美國人也會到中國淘金。

3樓:星舊

老美不是幫中國,是不想讓德國稱霸世界,小日本捱打是因為它襲擊了老美《珍珠港》,老美要報復它,所以以反法西斯盟軍的名義加入二戰!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可以牽制和消耗日本的軍力及物資。使其不能抽調大量兵力進攻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支援中國抗戰就可以減少美軍在戰爭中的人員**及後勤生產壓力!

5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後還幫日本呢。還有2023年前大街小巷宣傳的口號是打倒美帝,尼克松一訪華就突然改熱烈歡迎了。政治就那麼回事。

6樓:party空

因為是同一戰線的,當時美國在太平洋跟日本打,蘇聯在忙著跟德國打,英國更不用說了,如果日本在亞洲戰場上勝利,對美國會不利,也就是這樣。

7樓:戚廣利

二戰美國要幫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回,和中國一起成為反法西斯同盟答,還有美國想通過國民黨控制中國。第二,中國是法西斯戰場上的重要一環,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要貢獻,美國也希望通過中國戰場來牽制日軍兵力,緩解其太平洋戰場的壓力,同樣蘇聯也希望中國能夠牽制關東軍,環節蘇聯遠東戰場的壓力,以防蘇聯腹背受敵。

還有,就是中國的愛國人士在美國做了大量的公關,勸服羅斯福**給予中國援助,包括宋美齡,宋慶齡等等。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同盟 日本還幹美國了

9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美國幫中國人,是利用中國人殺日本人,美國人出**,中國人出人,打完,把坦克還給美國,美國怕死自己人

二戰美國為什麼幫中國

10樓:8aidu_造

宋美齡是個美國長大的大美女,在美國國會精彩演講,得到了全美國的喜歡,那時美國才開始認識中國對中國有了好感。給中國援助。

還有就是中國是亞洲日本人的主戰場,美國人恨日本人恨的要死,比殺日本人是肯定的,同時又要自己美國大兵少犧牲,就必須拉住中國共同打日本,這樣美國才會少死兵,當時美國造了100多艘航母,幾萬架飛機,幾10萬輛坦克,各種戰艦無數自己用以外,還瘋狂的送人,送英國,送蘇聯,送中國飛機坦克幾千幾千的送,就是讓大家一起打法西斯,自己少死人,美國人很可愛。

11樓:匿名使用者

美國不會把亞洲讓給日本獨霸。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珍珠港事件後把美國拖下水才主動幫中國。

二戰美國用什麼方式幫助中國抗戰?出於什麼目的?達到什麼效果

13樓:張鬆亮

二戰期間美國對華策略應當以珍珠港之戰、開羅會議為分界線。

珍珠港之戰之前,美國對中國主要是提供美元貸款(並非無償,也非無息)等間接方式,並且以其中較高比例必須用於購買美國產品物資為代價。同時美國也對日本輸出大量的軍事物資,包括鋼材、稀有金屬、軍工成品半成品等。據有關統計結果1937-2023年,美國對日**輸出的各種用於軍事的物資遠遠超過對華輸出。

(具體資料不記得了,隱約記得是對華支援的10倍,其中鋼材好像達到日本進口額的80%以上,其中用於子彈生產的鋼材佔日本本身的30%,日本軍工廠生產的用於侵華的子彈中每三發是美國鋼材製造而成。)

法國陷落後,美國逐步減少對日輸出,珍珠港海戰前,美國停止對日輸出。在珍珠港之戰後,由於美國的國際策略是先歐後亞,因此無法立即對日本的戰略攻勢進行遏制,且英國的全球戰略是本土〉印度、加拿大〉非洲、澳洲〉東南亞,全面放棄泰國、新加坡、緬甸等東南亞殖民地,香港也是幾乎不戰而降。因此美國就變成了主要依靠中國完成對日本陸上攻勢的遏制(大約60%的日本陸軍師團陷於中國戰場,日軍最精銳的常備師團大部分均陷於中國戰場,當然也有相當部分是出於對蘇聯的防範)。

因此這一階段的美國援華就採取直接與間接結合的形式援助,首先是提供軍事物資的支援,通過滇緬公路、駝峰航線,增強中華**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即飛虎隊(陳納德38年成立昆明航校,41年獲得羅斯福暗中支援率200餘隊員赴華),等對中國進行直接的軍事物資支援(但是由於運輸路線的運量、路程限制,以及英國人的挪用,佔美國對外戰爭援助比例較小)。其次是直接的低息美元貸款和允許國民**在美國發行戰爭公債。除了物資、資金方面的支援,還有在軍事指揮上,派遣美**官或退役軍官,主要在東南亞戰場上協調中英軍隊協調同作戰(事實上幾乎沒有協同,英國人總是拖後腿),以及在印度和中國雲南境內協助編練國民軍隊。

開羅會議,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晤,決定在中印緬戰場**日軍,奪回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供給線,並重組遠征軍戰區,由陳誠任司令長官(不久衛立煌接任),雖說是中美英聯軍,事實上是以中**隊為主,美**隊為輔,英**隊則幾乎沒有參戰。這一階段的特點在於美**隊的直接投入。

目的方面,珍珠港之前,一方面是出於遏制日本保護美國在華利益,維持遠東均衡,同時賺取戰爭利益的目的。這段時間美國對華的貸款大多條件苛刻,附有條件。

珍珠港之後,出於全球佈局,需要中國在遠東遏制日本的陸上攻勢,保護蘇聯、英國的後方安全,伊拉克是親軸心的,一旦印度失陷,蘇聯高加索地區將很快處於威脅之下,一旦中國失陷,蘇聯的空虛腹地都將處於危險境地,這樣蘇聯將被西面、南面、東面三面夾擊。印度同樣是英國的原材料和兵員的主要供給地,失去印度,北非也就成了無根浮萍了。同時英國本身對於幫助中國毫無興趣(自己已經是自身難保了)。

鑑於英國蘇聯的主要力量都牽制於歐洲,以及英國人的短視,因此美國人在遠東唯一可以倚靠的只有中國。因此就決定了美國人必須支援中國抗戰的局勢。珍珠港事件到第一次入緬兵敗,是美國過高的評定了英**隊的戰鬥力,和錯誤評估了英國高層的巨集觀戰略,以致組織不力。

隨著2023年北非戰場和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盟軍形勢好轉,美軍得以抽出力量,加大對東南亞戰場投入,除了加大對中英軍隊的物資裝備支援外,美軍也直接投入中南半島。目的在於加大對日本的攻勢,鉗制其太平洋戰略,通過打通滇緬路加強對中國支援,最終實現亞太戰場對日的全面攻勢。

至於效果,不用多說了,前一階段的效果是美國抱有坐上壁觀的思想,沒有充分遏制日本發展援華抗戰,導致自己自食惡果,中間階段初步遏制日本的攻勢,但因為判斷錯誤導致失敗,後一階段則保證了同盟國的最終勝利。

14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期間美國對華給予了大量包括**,油料、食品、被服等大量軍援幫助中國反抗日本人的侵略。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飛虎隊、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有關這些方面的資料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網際網路和圖書館獲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全球範圍的反對霸權和強權的鬥爭,無論在亞洲戰場,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還是歐洲戰場都不是孤立的。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支援中國的抗戰就是對其他戰場有利的支援。

15樓: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對日本實行了**禁運,斷絕了日本獲得石油、橡膠、鋼鐵、銅等戰略物資的渠道;

珍珠港事件之後的幫助就更多了,太平洋上牽制了日本海空軍,為國民**提供戰爭貸款和大量軍事物資援助,直接訓練和裝備**(後來的**五大主力都是此時形成),為中國戰場提供空中支援,與中國實現情報共享等。當時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運進來的大量戰略物資,基本都是美國無償援助的。

16樓:鳳凰來儀

前期出錢出物資,處於保護自己在遠東利益目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和中國結為盟友,通過駝峰航運,為中國提供戰略物資;裝備中國遠征軍,在緬甸開闢第二戰場,在印度訓練中**隊。

最終贏得對日戰爭勝利。

17樓:匿名使用者

**時期是資本主義,老蔣靠山是美國,美國也想達到未來的戰略地位

物資輔助吧

1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以經濟援助和軍事行動來幫助中國抗戰,包括無償有償的資金援助,戰鬥物資和情報援助。還派出了以美國退役空軍軍官組成的援華抗戰飛行隊——飛虎隊,擔任掩護輸華援助物資的任務,取得了很多的戰果。其主要目的是進行對華戰略援助,增強中**隊的戰鬥力,牽制在華日軍,間接地幫助美軍進行太平洋作戰。

其效果顯著,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大部分的日軍,是日軍的作戰線拉長分散,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因而日軍也沒有更多的兵力去投入到太平洋戰場。

二戰中美國為什麼要參戰?

19樓:匿名使用者

在第一次世界抄

大戰中,美國先保襲持中立bai,賺取大量軍du

火收入,後期看清

zhi優劣勢,加入協約國向dao德宣戰,又獲取不少利益。

鑑於以上經驗,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把握美國決策權的大資本家主張故技重施,不過早捲入戰團。只有不少美國青年以志願者和飛行員身份加入歐洲對德作戰與中國抗日戰爭。

美國**羅斯福,在參與**競選時,為取得美國決策勢力支援,他做出「只要美國不被襲擊,美國絕不參戰」的許諾,而且他就任後致力於解決美國經濟危機,絕口不提參戰事宜。

當時,由於日本在亞洲的侵略,影響到美國利益,美國採取了某些經濟保護措施,比如限制向日本進行能源交易等等。日本為擴大自己在亞洲及太平洋的成果,祕密策劃了以「虎 虎 虎」為捷報暗語的偷襲珍珠港行動。

此行動實際上已被中國諜報人員、蘇聯**、日本共產黨等獲知,並設法通知美國,但美國**藉口無法證實而沒有充分重視。但是在日軍採取行動的12月初,珍珠港的航空母艦卻被命令離港,結果日軍雖然偷襲成功,美國航母卻絲毫無損。

珍珠港帶來的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令美國各階級、各階層頗為震驚,人民強烈要求對軸心國宣戰,美國決策勢力也不再固執己見,從此,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譜寫下嶄新歷史篇章。

美國二戰紀念碑,美國二戰紀念碑

美國國家二戰紀念碑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之間,是為紀念在二戰期間服役的1600萬美 人而建的。建造背景 1941年12月7日,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遭到日本軍隊偷襲,造成近4000多名美國士兵 這就是著名的 珍珠港事件 這一事件促使美國對日本宣戰,向盟國出兵,共同打擊德...

二戰中美國什麼時候參戰,美國二戰時候何時參戰的

1941年12月8日。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戰艦和軍事目標。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 的巨響中醒來,倉促進行自衛。整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鐘內結束,彼時,日本炸沉了四...

二戰時美國國力有多強,美國二戰前的軍事實力怎樣

二戰初期美國國力雖說是世界第一,但是和其他列強,特別是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差距還不是特別大。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三軍實力中,陸軍部隊的戰鬥力並不是很強,缺乏主戰坦克,缺乏很多裝備。當時美國陸軍司令給 的一份報告中說,美國陸軍如果那時候和歐洲的義大利打,甚至會慘敗。美國國力急速膨脹主要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