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舞蹈藝術問題

2021-03-12 16:11:09 字數 7099 閱讀 1430

1樓:韓嘉兒

一、原始舞蹈的藝術特徵有哪些(p15-16)

答:1、生活即舞蹈。原始舞是原始人類勞動生產和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而亦可稱為「生活舞蹈」,由此可見,人類生活是原始舞乃至整個舞蹈賴以發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外在環境。

2、目的性明確。受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制約,原始舞大多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強烈的模仿性,而尚未進入無直接功利性的純藝術階段。

3、大多為群舞。受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娛樂、消遣,大多離不開群體,原始舞也因此大多為群體形式,並且具有強烈的社會性特點,以便在求生存的總體目標下和長時間的聯袂而舞中,培養族群成員的集體意識、歸屬感和行為習慣。

4、歌舞不分家。在世界各地的原始藝術中,每每是載歌載舞、歌舞一體的,而在比較發達的表演藝術中,還包括了詩的成分,即詩、樂、舞三位一體。

5、功能多樣化。原始人類直接依存於周圍的大自然,因而原始舞包含了大多模仿周邊動物和植物的舞蹈,其中既有滿足自得其樂要求的嬉戲之舞,表現人類好戰驍勇精神的戰爭之舞,也有寄託人類精神追求的抒情之舞,發洩人類過剩能量的狂歡之舞。

6、初以自娛為主。早期的原始舞多用來宣洩剩餘精力,噴發**欲求,因而動作相對簡單,形式不拘一格,重複特徵明顯,即興色彩濃厚,以確保人人均能參與其中,並自得其樂,而舞者與觀者之間通常沒有明確的區分,並且常常帶有明確的生殖崇拜意識和**意圖。

7、後被用來娛神。後期的原始舞開始進入嚴格的儀式化和程式化過程,帶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感和宗教性,以表達對未知世界的敬畏,在不經意中流露出某種恐懼和無助感。

8、炫耀力量與耐力。原始舞是原始人類生存能力的一種演練,因此,培養並炫耀超常的力量和過人的耐力在其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而展示精巧與美感的行為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9、節奏舉足輕重。在原始舞中,節奏性始終佔有主導的地位,因為原始人類篤信能用相同的節奏同神祕的「彼岸」溝通,並對狩獵物件產生催眠作用,以確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狩獵成功、種族興盛。

10、男女界限嚴明。作為原始社會中男女勞作明確分工的產物,兩性在原始舞中,亦大多分別作舞。

11、跳舞多為男子的特權。因為原始舞的內容多與狩獵。戰爭等危及生命安全、關係種族命運的冒險行為密切相關,跳舞往往成了男子的特權,有時,甚至不需婦孺**。

總之,原始舞可謂原始人類「感覺方式」、「思考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鮮明、最形象的身體形式和綜合表現。

二、六種舞蹈起源的內容是什麼,並談下你最崇尚或傾向於哪幾種理論觀點?(p7-9)

答:1、模仿說

來龍去脈:始於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家。

經典學說:「藝術本是一種模仿的形式」、舞蹈的目的應該是「通過節奏性的動作去模仿性格、感情和行為」、

2、遊戲說

來龍去脈:始於19世紀的德國學者k.畢歇爾。

經典學說:人類「模仿的本能和愛好一切實驗的本能」導致排除功利目的的各種遊戲,給人帶來身心放鬆的快感,並使人的過剩精力得到健康而合理的發洩。遊戲先於勞動,而藝術則先於有用物品的生產「。

3、勞動說

來龍去脈:始於19世紀的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和政治家g.普列漢諾夫。

經典學說:「遊戲是勞動的產兒。沒有一種形式的遊戲不是以某種嚴肅的工作做原型的。

不用說,這個工作在時間上是先於遊戲的。」馮特如是說。「解決勞動對於遊戲——或者也可以說,遊戲對於勞動的關係問題,在闡明藝術的起源上是極為重要的。

」普列漢諾夫如是說。

當代觀點:中國當代美學家鮑昌為前人的「勞動說」和「遊戲說」重新定位之後,更對遊戲和舞蹈的不同本質加以界定:「遊戲的中心目的是在於重新體驗使用過剩精力時的快感,而舞蹈的中心目的是在於表現人的某種生活、思想和情感。

」鮑昌併為「勞動說」提出了兩點論據:一是「勞動動作本身的標準化、定性化趨勢,產生了勞動舞創作的需求」。二是「原始人為了傳播勞動技能和生產知識,創作了……不少帶著教育和訓練意義的勞動舞」。

4、圖騰說

來龍去脈:始於20世紀初的美籍德國藝術史學家c.薩克斯。

經典學說:圖騰崇拜是原始人類最早的信仰儀式之一。「圖騰」本事印第安語言中yotem的音譯,意為「親屬」和「標記」。

人們當時篤信,不同的姓氏起源於不同的動物、植物或其他物種,而只有用舞蹈這種最基本、最直接的生命形式去頂禮膜拜它們,才可以達到彼此間的溝通與合一,從而既保證它們的興旺發達,又轉而求得它們的保護,保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兩旺、天下太平,由此導致這類舞蹈的大量產生。

5、巫術說

來龍去脈:始於19世紀的英國民族學家e.泰勒和w.格蘭德,以及同時代的美國人種學家和科學人類學的創始人l.h.摩爾根。

經典學說:在原始社會中,最早的巫術舞蹈是由全體氏族成員來跳的,而由技巧過人的巫師獨自表演,則是後來的事情。在原始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專業務巫師的巫術可謂包羅永珍,有驅邪、打鬼、治病、消災、乞福、占卜、招魂、復仇、做媒等等,但其中無一不藉助於舞蹈。

巫舞現象在任何一個曾通行原始薩滿教的民族,都幾乎毫無例外地存在過。

6、宗教說

來龍去脈:首創者同為19世紀的英國民族學家e.泰勒和w.格蘭德,以及同時代的美國人種學家和科學人類學的創始人l.h.摩爾根。

經典學說:「一切跳舞,其起源都是宗教的。」「舞蹈在美洲土著中間是一種崇拜儀式,並且成為一切宗教祭祀所舉行的儀式的一部分。」

7、**說

來龍去脈:始於19世紀進化論創始人c.達爾文,以及大量西方學者實地考察的結論。

經典學說:「**和舞蹈都起源於性的衝動,起源於戀愛。」達爾文如是說。

「非洲奧因一帶的布須曼人在青春期典禮上的唯一活動,就是跳舞!」西方學者如是說。同所有低階動物是通過肢體動作完成兩性間從求偶到**的全過程一樣,作為高階動物的人類,也是通過雛形舞蹈完成兩性之間傳宗接代的偉大使命,並同時享受男歡女愛的極樂快感的。

形象地說,舞蹈是各種動物間「調情」的繼續。在這一點上,本來千差萬別的東西方舞蹈出現了異曲同工之妙。

8、合一說

本書觀點:通關整個人類舞蹈發生與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舞蹈的起源絕不僅是任何一種單一的原因,而是多種「內在根據」和「外在條件」合一併互動的結果。重重的「內在根據」至少還應包括「身心合一」的物質基礎、「手舞足蹈」的自娛意識和「傳情達意」的交流需要這三項人類的重要屬性。

三.闡述宗教舞、民間舞的定義,並例舉各自5個以上的個案。

答:宗教舞

定義:「宗教」一詞在英文中,有「把人們**在一塊」的意思。因此,宗教一般都具有人們為祈求神靈保佑而群體祭祀的拜禮儀式,而宗教舞則是人們為祈求神靈保佑而群體共跳的娛神舞蹈。

這些舞蹈一定是主題明確、節奏統

一、賞心悅目、無比虔誠的,並常常帶有許願的成分,以博得各種神靈的歡心;具體的場面則因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時期的信念與信仰之不同而各異。

個案:原始宗教舞蹈、佛教舞蹈、印度教舞蹈、猶太教與**教舞蹈、伊斯蘭教舞蹈。

民間舞定義:表演性民間舞是意在通過表演,取悅於神與人的民間舞,因而需要在保持自娛性民間舞自得其樂的特徵之同時,更強調娛神和娛人的目的性,動作的強度和技術的難度均有所提高,以適應寺廟、廣場和劇場等新型表演場所的需要。

個案:印度尼西亞民間舞、埃及民間舞、西班牙民間舞、愛爾蘭民間舞、俄羅斯民間舞。

四、闡述古典舞、國標舞的定義,並舉各自5個以上的個案。

答:(一)古典舞

定義:「古典」一詞的拉丁文為「classicus」,意為「經典」,因此廣義的「古典舞」泛指那些文明古國的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久經考驗,並流傳至今,具有經典意義的優秀舞蹈;狹義的「古典舞」則特指「歐洲古典舞」。即通常音譯的「芭蕾」,又稱「學院派舞蹈」。

個案:日本古典舞、印度古典舞、印度尼西亞古典舞、西班牙古典舞、歐洲學院派古典舞。

(二)國標舞

定義:國標舞,全稱「國際標準舞」,是英國舞蹈家將交誼舞加工提煉而成的表演性和競技性的舞蹈,共有十個舞種分兩大系列列入表演和比賽的內容。其中的「現代舞五項」又稱「摩登舞五項」,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快步華爾茲,而「拉丁舞五項」則包括倫巴、恰恰、桑巴、鬥牛和牛仔。

個案:總體而言,五項「現代舞」均來自歐美,而五種「拉丁舞」則來自拉丁美洲,後者因黑奴**而與非洲舞蹈具有密切的血脈關係。「現代舞五項」又稱「摩登舞五項」,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快步華爾茲;「拉丁舞五項」則包括倫巴、恰恰、桑巴、鬥牛和牛仔。

五、闡述浪漫主義芭蕾都有哪些特點,並例舉出該時期重要人物及作品。

答:特點:浪漫芭蕾是芭蕾發展史上的第二個時期。

是法國流派芭蕾的興盛時期,其總體特徵與整個法國文化一樣,可謂高貴典雅、嚴謹規範、輕盈飄逸、情懷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而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在經歷了發展中的興衰枯榮之後,至今還是以法國文化的整體底蘊和氣勢恢弘的舞者陣容,領先於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團。浪漫芭蕾的影響也先後在義大利和丹麥得到傳播,甚至發揚光大。

由於腳尖舞的技術、形象,以及一整套相關的審美理想,在「浪漫芭蕾」時期日趨成熟,這個時期在芭蕾發展史上的核心地位也因此確定下來,因此,在它之前的「早期芭蕾」有了「前浪漫芭蕾」時期的別稱,而在它以後的「古典芭蕾」時期則有了「後浪漫芭蕾」時期的稱謂。

重要人物及作品:

菲利波·塔里奧尼《仙女》

讓·科拉利《吉賽爾》

朱爾·佩羅《愛絲美拉達》《吉賽爾》

亞瑟·聖—萊昂《葛蓓莉亞》

瑪麗·塔里奧尼《仙女》

卡洛塔·塔裡西《吉賽爾》

泰奧菲勒·戈蒂埃《吉賽爾》

卡爾洛·布拉西斯《舞蹈教典》

路易吉·曼佐蒂《馬薩涅洛之死》《米開朗基羅與羅拉》《克里奧帕特拉》

六、現代舞發源國家有哪兩個,並闡述德國現代舞發展的幾個歷史時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答:表現派舞蹈(1914——2007)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魯道夫·馮·拉本 《編舞》《舞譜》《現代舞蹈教育》《把握舞臺動作》《為舞蹈而生》

瑪麗·魏格曼 《女巫舞》《節日》《變幻的景色》《死神紀念碑》《命運之歌》《春之祭》

哈羅德·克羅伊茨貝格 《輕盈飄逸之舞》《黑天使》《為孩子們的舞蹈》《三個瘋子》《報喜天使》

多爾·霍耶 《為了卡特·珂勒惠支而舞》《波萊羅》《摩西與亞倫》

蘇珊娜·林克 《單純》《葬禮舞》《玩偶》《死神與少女》《變化》

格哈雷·伯納 《世俗傳奇》《狼》《科幻**故事》《無題芭蕾》《抽象組舞》】

亨利埃塔·霍恩 《走路走》《曼陀羅人》《獨舞》《浮現》

奧斯卡·施萊默 《空間舞蹈》《姿態舞蹈》《形式舞蹈》《舞臺舞蹈》《棍棒舞蹈》《輪胎舞蹈》《金屬舞蹈》《玻璃舞蹈》《三位一體芭蕾》

舞蹈劇場(1932—— )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庫特·尤斯 《畫眉鳥的翅膀》《13號房間》《彼得魯什卡》《浪子回頭》《大城市》《七英雄》《鏡子》《春天的故事》

皮娜·鮑希《他手拉手地將她帶進城堡,他人則跟隨其後》《貞潔的傳說》《穆勒咖啡廳》《交際場》《康乃馨》《春之祭》《藍鬍子》《七樁死罪》

約翰·科雷斯尼克 《麥克白》

萊茵希爾德·霍夫曼 《沙發獨舞》《五天五夜》《野草原》《國王與王后》《狄多與埃涅阿斯》

莎莎·華爾茲 《8點差20分》《眼淚破碎得快》《永遠都是跳六步》《旅行見聞》《兩人的世界》

七、闡述俄羅斯古典芭蕾都有哪些特點,並例舉出該時期重要人物及作品。

答:特點:古典芭蕾是芭蕾發展史上的第三個時期,以俄羅斯學派的崛起為背景。

與此前的「早期芭蕾」和「浪漫芭蕾」這兩個時期相比,「古典芭蕾」時期留下的遺產更多,其中數由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劇」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至今在世界各地上演仍場場爆滿;從法國劇目中精選出的作品常常作為摺子戲,活躍在各個舞團的芭蕾晚會之中,移到成為經受了時間考驗的經典劇目,並且形成了「雙人舞」和「性歌舞」兩大模式,以及「舞劇及舞蹈的最高形式」等主導思想。

重要人物及代表作:概括地說,「古典芭蕾」時期的大批芭蕾經典,是因為馬裡於斯·佩蒂帕、列夫·伊凡諾夫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這三位藝術巨匠的精誠合作而終成正果的。

1、**「古典芭蕾之父」馬裡於斯·佩蒂帕,是法國的編導大師。為**新編了《唐吉訶德》(1869)、《舞姬》(1877)、《睡美人》(1890)、《灰姑娘》(1893,合作)、《天鵝湖》(1895,合作)、《雷蒙達》(1898)等共54部古典芭蕾舞劇,重編了《海盜》(1880)、《帕基塔》(1881)、《吉賽爾》(1884)、《葛蓓莉亞》(1884)、《艾絲美拉達》(1886)、《仙女》(1892)等17部法國浪漫芭蕾舞劇,併為35部歌劇編排了插舞。

2、列夫·伊凡諾夫。獨自編導古典芭蕾舞劇《胡桃夾子》(1892)和《天鵝湖》(1895)中的第

二、四幕。

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三大舞劇」《天鵝湖》(1877/1895)、《睡美人》(1890)和《胡桃夾子》(1892)。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1879)、配樂戲劇《雪姑娘》(1873)和《哈姆雷特》(1891)、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1880)。

4、義大利表演家皮埃裡娜·來尼亞尼。主演《薩蘭德拉》(1890)、《阿拉丁神燈》(1892)。

八、現代舞發源國家有哪兩個,並闡述美國現代舞發展的幾個歷史時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答:美國和德國。

美國:自由舞時期(1981——1927)

洛依·富勒《蛇之舞》《蝴蝶》《火之舞》《鐳之舞》。

「現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鄧肯,《酒神巴克科斯》《俄耳甫斯》《貝多芬組曲》《伊菲革涅亞在奧里斯》《勃拉姆斯的華爾茲》《肖邦的華爾茲》《夜曲》《馬賽曲》《努力進行曲》《葬禮進行曲》《國際歌》《革命者》《俄羅斯工人之歌》《母親》《三女神》。

莫德·阿倫《春之歌》《莎樂美幻影》。

早期現代舞時期(1915——1931)

露絲·聖丹尼絲《拉達》《香菸嫋嫋》《眼鏡蛇》《印度舞女》《瑜伽師》《埃及舞》《孔雀舞》《白玉觀音》《霸王別姬》。

泰德·肖恩《阿多尼斯之死》《毛拉維教派的托缽僧》《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物神崇拜》《勞工進行曲》《運動的活力》,專著《露絲·丹尼斯——先驅與先知》《跳舞的諸神》《舞蹈教育基礎》《每個細小的動作》,自傳《一千零一夜永垂青史》。

古典現代舞時期(1926——2023年代)

瑪莎·格萊姆《拓荒》《街頭之舞》《原始神祕》等。

路易·霍斯特《原始神祕》《拓荒》《苦行僧》作曲。

多麗絲·韓芙麗《g弦上的詠歎調》《水的研究》《雙重戲劇》等。

查爾斯·韋德曼《返祖現象》《作品第51號》《電影》等。

後現代舞時期(2023年代初——2023年代末)

安娜·哈爾普林《女先知》《男女祭祀》《生命慶典——年齡迴圈》。

崔士·布朗《林中地面》《冰冷的**》《12噸玫瑰》

露辛達·蔡爾茲《天竺葵》《無題三部曲》《瘋狂的匆忙》

後後現代舞時期(2023年代末——2023年)

比爾·t·瓊斯《地球上的最後一夜》《湯姆叔叔小屋裡最後的晚餐/希望的土地》《愛的定義》。

卡羅爾·阿米塔奇《霓虹》

瑪莎·克拉克《世俗歡樂園》《瀕危的物種》《火之詩》。

西方舞蹈和中國舞蹈的聯絡和區別

西方舞蹈和中國舞蹈是源於生活的,所以和風土人情密切相聯。兩者區別如下 1 創作的理念不一 西方舞蹈 舞蹈動作的極度延展,身體限制與舞者突破身體限制的努力,舞蹈中的線條就彷彿是根據幾何原理計算出來的,從而追求更大限度的自由與個性。中國舞蹈 中國傳統舞蹈的舞蹈動作將感情委婉地融入到了動作當中,追求氣韻,...

西方園林的藝術特色西方園林藝術的特點

西方園林 的藝術特色突出體現在園林的佈局構造上。體積巨大的建築物是園林的統率,總是矗立於園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軸線起點之上。整座園林以此建築物為基準,構成整座園林的主軸。在園林的主軸線上,伸出幾條副軸,佈置寬闊的林蔭道 花壇 河渠 水池 噴泉 雕塑等。整個佈局,體現嚴格的幾何圖案。園林花木,嚴格剪裁成錐...

西方現代派藝術特點西方現代派的主要藝術特徵是什麼

1 怪誕變形。為了使尋求幻象,表達主觀精神和對世界再創造的藝術主張在作品中得以實現,表現主義作家往往運用把現實人物和事件變形的手法,塑造怪誕的形象來製造一種 陌生化 種 離間 效果,使讀者的注意力跳過具象,凝聚幻象,去把握作品的抽象意義。為了達到 陌生化 和 離間 效果,作家往往把幻覺,夢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