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理解詞語的含義,需聯絡詞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透過詞語的表面義,深刻體味其內涵:理解詞的比喻義則尋找本體釋義,理解代詞義則尋找上句釋義,理解詞的引申義、臨時義、隱含義、概括義,則從整體閱讀出發,結合作者感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句釋義.
\x0d「重要詞語的含義」包括這些詞語的基本義、比喻義、語境義.把握詞語的基本義要從分析詞語**、詞類、結構入手,對概念的理解要準確判斷概念的本質屬性.理解與確認詞語的比喻義要從分析喻體與本體的相似性入手,尋找比喻的本體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怎樣才能正確理解漢語詞語的詞意、詞義呢,具體指教,謝謝。
2樓:踏雪尋梅
怎樣理解詞語的意思
聽人講話或閱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他所使用的每一個詞語。理解詞語,主要是理解詞語的意義以及詞語所蘊含的感情。首先我們談談怎樣理解詞語的意義。
一、理解詞語的意義
語言中的任何一個詞語都有它的固定的意義,也就是詞典中所註釋的意義,我們也叫它概念意義或者靜態意義。
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成為短語或者句子,它們就有了具體意義,也就是語境所賦予的詞語的動態意義。
所謂理解詞語的意義,主要是指理解它在一定語境中的具體意義。詞語的具體意義,很多時候就是它的固定意義,即概念意義;有時則是語境臨時賦予的意義,即臨時意義。
1.概念意義
理解詞語的概念意義,需要聯絡上下文,依據詞語之間的意義關係進行。一般詞語的理解都不難,難在對多義詞語的理解,也就是從多義中選擇出準確的義項。漢語中存在著大量的多義詞,這些詞在詞典中不止一個意義,但是用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則只顯示一個意義,這就需要結合上下文認真加以辨別。
2023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中有這樣一題。
①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
甲:聽說現在中學語文課本里的文言文還有增多的趨勢,我持反對意見。文言文可以學一點,但不要太多,因為我們是反對寫文言文的。
為什麼要反對寫文言文呢?首先,現代人要說現代話;其次,文言文不易寫好。為什麼要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我說可以教點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於此。我也贊成教點古詩文,因為現在的文風不大好。古人是很講究文字①簡潔、乾淨、利落的,這種文章很可以治治我們現在的文風……
乙:我是主張學習文言文的……我們不能成為民族虛無主義者,全部否定傳統的語言文字②、文學。文言文中的詞彙和文字③表現力等還在不斷豐富現代漢語……
甲和乙的發言中多處使用了「文字」一詞,其中三處加了橫線,對它們的正確理解是:
a.語言運用的風格 b.寫作運用的語言
c.記錄語言的符號 d.連綴成篇的文章
答:「文字①」指( )
「文字②」指( )
「文字③」指( )
這道題考查的就是根據語境選擇義項、理解詞語的意義的能力。這幾個「文字」用的都是它的固定意義,但是由於所處的上下文不同,使用的具體含義也有所不同。「文字①」用「簡潔、乾淨、利落」來形容,應理解為「寫作運用的語言」或「連綴成篇的文章」,這樣才能與下一句「這種文章」相銜接;「文字②」與「語言」相併列,應理解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才合理。
「文字③」與「詞彙」並列,共同修飾「表現力」,應理解為「寫作運用的語言」。
2.臨時意義
理解詞語的臨時意義更離不開語言環境。我們知道,詞語的意義本來是固定的,但是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有些詞語可能會產生一種語境所賦予的新的臨時的意義,離開這個語境,這種臨時的意義就不存在了。臨時意義往往是從這些詞語的固定意義引申出來的。
例如:②長虹飛架之處,昔日的交通梗塞長蛇陣不見了,紅綠燈偃旗息鼓了,**、汽車流、自行車流自成體系,互不干擾……(劉宗明《北京立交橋》)
③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係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在民族關係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翦伯贊《內蒙訪古》)
例②「偃旗息鼓」,字典上有兩種解釋:①放倒軍旗,停打軍鼓,指祕密行軍,不暴露目標,也指停止戰鬥;②比喻停止批評、攻擊等。但是,這兩種解釋用在這句話中都不合適,因為它的主語是「紅綠燈」。
結合上下文,這裡用的大致是「沒有」「停止」的意思:因為有了立交橋,南來北往的人和車各走各的路,不再需要紅綠燈來指揮交通了,所以說「紅綠燈偃旗息鼓了」。這裡用的是它的臨時的比喻義。
例③的「驛站」本義是指古代供傳遞**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這裡則引申為文化交流的場所,是語境所賦予的臨時意義
如何分析句子的語境意義
3樓:雨洛成詩
一、課標法則:
新課程對於初中語文閱讀明確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體現在各地中考試卷上,分析句子的含義和作用已成為近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和難點。
二、概念解說:
1、什麼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謂「重要的句子」是就它們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①從作用上說,指那些能點明主旨的語句,或能顯示脈絡層次的關鍵性語句,即人們常說的「文眼」。
②從語句特點上說,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理解對文脈的推進與轉接有關鍵作用的句子。
③從內容上說,指那些內涵較為豐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語句。
④從表達上說,指那些比較含蓄的有深層含意的語句。
⑤從結構上說,指那些結構比較複雜,對理解文意有直接影響的語句。
此外,從出現的頻率說,反覆出現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所謂「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層次意思:
①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
②句內意義,即句子的語境意義(臨時意義)。
③句外意義(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產生的意義。
3、理解文中的句子與理解文中詞語的關係:
詞語是基礎,句子是擴充套件,兩者是緊密相關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離不開資訊的篩選,所以,有時考查會把三者結合起來。
三、方法指津:
1、分析句子的切入點:
①從分析句子的修辭手法入手; ②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
③從分析句子的結構入手; ④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2、解釋句子的方法:
①摘錄法:顧名思義,就是選摘原文原句來作答。
②濃縮法:在原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按照題目規定的字數,將其「濃縮」為合乎規範的句子作為答案。
③改寫法:依據題目,將原文中的某個或幾個句子,作點改動,使其合乎答題的要求。
④拼接法:將分散在文章各處的某些句子,有機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滿足答案的要求。
⑤仿寫法:依照文章中的某個句子的形式,再造一個形式上與其相似而內容上又合乎提問要求的句子,使之成為答案。
⑥活譯法: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簡答題,可以採取翻譯(活譯)的方法來詮釋它,說出這個比喻的本體,等於就找到了答案。
怎樣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4樓:阿狸控
我們都知道,詞語和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正確理解文章中的詞語和句子,與把握全篇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密切相關。但要正確理解文章中的詞語和句子,就必須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要結合上下文理解,在文段的大語境下把握詞語和句子的深層含義,切忌望文生義。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
有三種情況
一、通過閱讀上下文,瞭解詞語和句子的特殊含義
有些詞語和句子在文章所設定的特定場合下,具有特殊的含義。我們要了解這種特殊含義,就要仔細閱讀上下文,瞭解它的特定場合或特殊情形。
例如,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裡的兩句話: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如果脫離了原文,我們對於「碰壁」和「黑洞洞」的理解就容易發生偏差,會真以為由於天黑,所以容易碰壁。而結合整篇文章的閱讀,我們就會知道「碰壁」指的是鬥爭中受到的挫折和打擊,「黑洞洞」指的是社會的黑暗。這兩個詞離開這篇文章的特定場合,詞義就會發生變化。
二、通過閱讀上下文,瞭解事情的全過程,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特定含義
有時,詞語和句子的含義是和文章所寫的整個事情分不開的。我們瞭解了整個事情的過程之後,對於這些詞語和句子便能夠正確理解了。
例如《夜鶯之歌》這篇課文中的不少句子,如果不瞭解課文所敘述的事情,只孤零零地看一句話,就會歪曲這些句子的意思。
這是小夜鶯在回答敵人盤問時,說的幾句一語雙關的話。乍一聽,純屬小孩兒天真的話語,把自己當作小動物。小夜鶯正是憑藉自己天真的話,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頑皮的動作,在敵人不易覺察中當面戲弄、痛罵敵人,「麻雀、烏鴉、貓頭鷹、野獸」都指的是敵人。
三、通過閱讀上下文,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
在有些文章中,有的詞語和句子直接點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就需要我們認真閱讀全文,通過理解文章內容中所體現的中心思想,來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
例如《養花》的結尾段「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過閱讀前文,瞭解了作者養花過程的歡樂與憂慮,勞動和收穫,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句子本身的深刻意思也就十分清楚了。
如何正確理解投資的收益與風險,如何正確理解債權信託
目前,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 定期 國債 受託理財 信託 保險等做組合投資,風險等級 收益率各有不同。若您有投資理財需求,您可以到招行網點諮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如何正確理解債權信託 債權信託是以金bai融企業及其他具有大 du金額債權zhi的企業作為委託人,dao以委託人難回以或無暇收回答 的大金額...
如何理解「生命在於正確運動」,怎樣正確理解「生命在於運動」
生理意義 生命在於運動 經常運動可以保持體力不衰 適當用腦可以保持腦力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運動 體力的和腦力的 是延緩衰老 防病抗病 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運動對改善心功能有好處。體育鍛煉可以加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供氧,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在同一工作環境下,運動少的人比運動多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鍛...
該如何理解宗教,怎樣正確理解宗教信仰?
他們都存在,但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只是因為他們有著無上的精神,偉大的志願,被一些人給神明化了。你可以感受他們的精神,這對你有好處。但要是盲目相信,那就會造成精神上的壞處。畢竟他們也是人,這些事你也能做到,只是興趣和心繫不在此。我也曾對此迷茫過,但是當我感受到他們的心境後,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因為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