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毋照黎志
cu2+(藍色)、fe2+(淺綠色)、fe3+(黃色)、mno4-(紫紅色)、溴水(橙色)、[fe(**)6]3-血紅
下面這個別人歸納的應該也會對你有用、你問的包含在裡面
帶色的物質:
1.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br2(氣)紅棕色
2.液體:br2(紅棕色)
3.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
紅褐色:fe(oh)3
綠色:cu2(oh)2co3,feso4*7h2o
藍色:cu(oh)2,cuso4*5h2o
黑色:cuo,feo,fes,cus,mno2,c,fe3o4,feo,ag2s
淺黃色:s,na2o2,agbr
黃色:agi,ag**o4
4.有色溶液:cu2+(藍色)、fe2+(淺綠色)、fe3+(黃色)、mno4-(紫紅色)、溴水(橙色)。
5.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
6.使品紅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後又恢復到紅色)、cl2(加熱後不恢復紅色)顏色變化的反應:
1.蛋白質遇硝酸變黃(如做實驗時,被某液體濺到**上,**變黃)
2.酚類遇fe3+顯紫色
3.fe3+遇s**-呈現血紅色
4.fe2+(淺綠色或灰綠色)遇比較強的氧化劑變成fe3+(黃色)
5.fe(oh)2(白色),在空氣或溶液中會迅速變為灰綠色沉澱,最後變為fe(oh)3紅褐色沉澱.
6.白色無水硫酸銅溶於水會變藍
7.澱粉遇碘變藍
8.氧化漂白:次氯酸hclo(氯氣通到溼潤的有色布條,使有色布條褪色,其實是氯氣與水生成
次氯酸hclo,而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使布條褪色),臭氧o3,雙氧水h2o2等都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9.二氧化硫通入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但非氧化漂白,再加熱品紅溶液,顏色恢復.
10.不飽和烴(如烯烴,炔烴等)會使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與溴發生加成反應,還原高錳酸鉀)
11.苯酚(固體)在空氣中露置被氧氣氧化變為粉紅色
12.2no(無色)+o2=2no2(紅棕色)
13.no2(紅棕色)=n2o4(無色)
(由於技術有限,這裡的等號應為可逆號)(正反應條件好像是加壓,逆反應條件反之)
14.黑色氧化銅cuo會與還原性物質(如氫氣h2,一氧化碳co,碳c等)反應生成紅色的銅cu。
15.醛基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光亮的銀鏡
(反應要在水浴中進行)
16.醛基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反應現象是藍色絮狀沉澱(cu(oh)2)到磚紅色沉澱(cu2o)
17.無機反應(沉澱或有色離子)
ch3coo-與
pb2+
ba2+與so42-
ba2+與so32-
sn2+與so42-
ag+與cl-
hg+(hg2cl2)
與cl-
等等都是生成白色沉澱
18.cu2+與鹼生成cu(oh)2藍色沉澱.
19.fe2+與鹼生成fe(oh)2,但它易被氧化,所以實驗現象中沒有我們期望的白色沉澱,而是灰綠色沉澱,過一段時間最終形成fe(oh)3紅褐色沉澱.
20.fe3+與鹼生成fe(oh)3紅褐色絮狀沉澱
關於高中化學的離子共存問題,高中化學關於離子共存問題的
這個有規律的,如能電離出氫離子的基團不能在鹼性溶液中存在,在溶液中有離子相互結合後會產生氣體,沉澱也不能共存.還有很多啊.只要把這些規律理解後,就容易了.哥們 我是剛剛過來的。化學這玩意是客觀存在的,你的多看,多用。我學的時候就是多做題,在題目中,也就是在實戰中加以應用,從而更好的理解。如果只是紙上...
高中化學題(離子)
有機層呈紫紅色,肯定是碘。產生白色沉澱,在硝酸的條件下不分解,肯定有硫酸鋇。另外有氯化銀沉澱,但無法確定是不是由於通入氯氣,發生置換反應時帶入。肯定沒有三價鐵,因為三價鐵是絮狀沉底,且有顏色。而加入kscn顯色,屬特徵反應,證明有鐵,只能是二價鐵。題幹中說是澄清溶液 就是說沒有沉澱 所以說硫酸根和鋇...
高中化學怎麼比較離子半徑的大小,高中化學怎麼比較離子半徑的大小?
1.原子半徑的大小比較,一般依據元素週期表判斷。若是同週期的,從左到右,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半徑逐漸減小 若是同主族的,從上到下,隨著電子層數增多,半徑依次增大。若海教育網 2.若幾種微粒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核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若海教育網 3.同週期元素形成的離子中陰離子半徑一定大於陽離子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