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sunny回到未來
趣味教學思想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先生提出來的。
「趣味」二字是梁啟超最大的人生信仰和教育理念,他曾在講座、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表達這個觀點。他撰寫了《趣味教育》《趣味主義》等文,認為:「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趣味喪掉,生活便成了無意義。
第二,既然如此,那麼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著解決了。」
「我們為什麼學數學?因為數學有趣,所以學數學。為什麼學歷史?
因為歷史有趣,所以學歷史。為什麼學畫畫?學打球?
因為畫畫有趣、打球有趣。人生的狀態,本來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
與當時已經通行歐美的趣味教育不同,梁啟超的「趣味教育」強調的是「拿趣味當目的」。他說: 「趣味主義最重要的條件是『無所為而為』。
『』」趣味教育必須是以趣味為目的而不是以趣味當手段。『』這是趣味教育能達到他所主張的「趣味主義」的條件,也是趣味教育本質所在。
擴充套件資料
梁啟超先生的文學貢獻:
梁啟超積極參與、鼓動的「詩界革命」和「**革命」,也不僅僅是文學史上關於文學體裁和作品風格的爭論,他在《論**與群治之關係》一文中明確指出:「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始」。
可見其在文學領域所進行的「革命」,是與他的政治改良相輔相成的。
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這種帶有「策士文學」風格的「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梁啟超寫於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的《俄羅斯革命之影響》,文章以簡短急促的文字開篇,如山石崩裂。
在書法藝術方面,梁啟超早年研習歐陽詢,後從學於康有為,宗漢魏六朝碑刻。
2樓:是你找到了我
趣味教學思想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先生提出來的。
在歷史上,致力於「趣味教學」的人為數不少。梁啟超就曾將「趣味」理念貫穿其教學活動始終,曾先後撰寫了《趣味教育》《趣味主義》等文章,梁啟超甚至認為,「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趣味喪掉,生活便成了無意義。第二,既然如此,那麼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著解決了」。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
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3樓:yzwb我愛我家
在梁啟超的《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一文中,有這樣的話:「假如有人問我:『你信仰的甚麼主義?
』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義。』有人問我:
『你的人生觀拿什麼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
』」 兩個答案表明了梁啟超的人生信仰與人生觀,那就是「趣味」。由此可見,對梁啟超思想的瞭解與把握,「趣味」是關鍵。
與當時已經通行歐美的趣味教育不同,梁啟超的「趣味教育」強調的是「拿趣味當目的」。他說:「『趣味教育』這個名詞,並不是我所創造。
近代歐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們還是拿趣味當手段。我想進一步,拿趣味當目的。
」 「趣味主義最重要的條件是『無所為而為』。」趣味教育必須是以趣味為目的而不是以趣味當手段。這是趣味教育能達到他所主張的「趣味主義」的條件,也是趣味教育本質所在。
梁啟超(1873.02.23——1929.
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
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
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的思想的是誰
4樓:_深__藍
1、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這個思想是由康德提出的。
2、 伊曼努爾·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2023年4月22日—公元2023年2月12日,享年79歲),出生和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德國人,作家、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1、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弗朗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2、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
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5樓:一句情詩
是康德說的
康德(1724-1804) 德國思想家。
他在批判哲學裡審查了理性,**了道德的本質,充分肯定了個人價值。
他力圖通過教育,實現他的哲學思想,改造人類社會。他認為人的所有自然稟賦都有待於發展,才能生存,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他認為人應是自由的,但「在自由意志的運用與對必要管束的服從之間進行調節,是教育的最難課題」。
認為教育的任務是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
我國最早提出教育平等思想的是誰?
6樓:匿名使用者
1、我國最早提出教育平等思想的是孔子,出自《回論語答·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提出了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這是我國教育平等的最早言論。
2、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有教無類:讓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進社會發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種不同的性格,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只有虛心向別人請教,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學善問,才能得到知識。
(5)溫故而知新:經常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才能學好新知識。
(6)不恥下問:提倡人人好學虛心求教。
(7)知之為知之,不知不為不知: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做學問的基本素質。
赫爾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並把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之上,寫了著名的教育學著作是什麼
7樓:賁冠孜
你發個郵箱給我,我傳你幾份資料。答案字數有限制
8樓:匿名使用者
管理者的定位決定著你目前做工作的力度,比如中層管理者,注重的是操作層面的問題,而高層是注重戰略方面的問題。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是有一定道理,不能把自己崗位工作做好的一定不能做好更高崗位的工作。
朱言蘅深律諍蘋風嵋鐵邱德健橋目垌瑋出芫必涵
9樓:笑笑下一站
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b
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是什麼?
10樓:黑白色殘缺記憶
赫爾巴特主要教育
思想、主張內容:
1、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強調德育和智育相結合。
2、理論基礎:主張將倫理學、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3、三中心:赫爾巴特特別強調教師的地位,提出「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4、教學過程:提出四階段論——「清楚(明瞭)、聯想、系統、方法」,後經過其學生齊勒修改為五段教學法,赫爾巴特四階段教學標誌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
5、教育目的:提出教學是為了「培養良好的公民」,屬於社會本位論的觀點。
11樓:趣味英談
赫爾巴特是傳統教學理論的代表,他的教學理論主要有: (1)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注重系統知識的傳授,主張採用班級授課制進行教學 (2)強調教材的重要性,主張學生以學習間接知識為主,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 (3)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核心、權威和主導的地位。
中國歷史誰最早提出教學相長的zhu
禮記 學記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相長 出自 禮記 學記 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 教學相長 的著作是 教學相長這個詞確實是出自 禮記 學記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版。知不足然權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大學 中雖...
中國古代最早提出美育的是誰,中國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的是王國維還是蔡元培?
昨天剛看書,最早是王國維提出來的,但蔡元培的影響比較大。是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的。在中國最早提出美育一詞的是誰?在中國最早提出美育一詞的是蔡元培。是嚴復最早提出美育的!在中國最早提倡 美育 的思想家是誰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孔丘,發展禮樂相濟的思想,創立了古代的教育體系。他以 六藝 禮...
最早提出地動日心說的是誰,地震儀最早是誰發明的
哥白尼不辭辛勞地閱copy讀了大量古bai典作品,du發現在古代,就曾經有人提出過 zhi日心地dao動說 菲洛拉奧斯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重要成員,在歐洲是他首先提出了地動說的觀點。阿利斯塔克則是地動日心說的最早提出者,他在祕而不宣的筆記中曾經這樣說道 天空 太陽 月亮 星星以及天上所有的東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