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意象?什麼是物象

2021-03-20 12:50:31 字數 5425 閱讀 6870

1樓:百度使用者

物象與意象

古代詩文理論中,"物象"與"意象"是兩個較為常見的審美範疇,而"意象"更為當代詩論所推重。

物象,原指具體事物的形象或景象,如曹植《七啟》:"獨馳思乎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物象"一詞用於詩文理論,見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稱李白:

"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南宋魏慶之所編《詩人玉屑》卷四謂:"摹寫景象,巧奪天真,探索幽微,妙與神會,謂之物象。

"可見,模寫物象所要求的,不僅有外觀的形似,更有內在的神似。

詩文創作,離不開模寫物象,"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禮記·樂記》)。物象的獲得,不是憑空虛構;憑空虛構,是創作不出生動具體的物象的。陸機說: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文賦》)生活,是獲取物象的源泉。但物象並不等同於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物狀,"物象"所指,是藝術作品中模寫的事物形象或景象,它**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它浸透著藝術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文賦》說:"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這揭示了:

由於作家才性氣質各不相同,因而觀察事物就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出現在作品中的物象也就千變萬化,複雜多樣,即劉勰所謂:"物有恆姿,而思無定檢,或率爾造極,或精思愈殊。"(《文心雕龍·物色》)

物象的創造,離不開藝術的想象,只有藉助想象的翅膀,才能"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文賦》)。否則,刻舟求劍,只能是一堆死物體、死景象。

物象既離不開藝術的想象,同時也離不開情感的注入,前者出乎外,後者遊乎內。劉勰說:"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

"(《文心雕龍·物色》)物象的色彩和音響的安排,取決於作者的主觀情感,而不是隨便的塗抹和搭配。梅堯臣《答裴送序意》:"安取唐季二三子,區區物象磨窮年。

"物象創作之艱苦,由此可以想見。

在詩文作品中,物象是通過語言文字而呈現的。以語言文字刻畫模寫物象,則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技巧。"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嘩嘩而更新。

"《文心雕龍·物色》)物象的創造,要做到既有"味"又有"情",就需要文字的熔鍊剪裁。劉勰還說"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文字之外的物象之"味"之"情"。唐末司空圖也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與極浦書》);清代王士禛說:

"詠物之作,須如禪家所謂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蠶尾文》)所強調的不僅是物象的外觀,而且包括內在的神韻。這些都是對物象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比物象更高一個層次的是意象。意象指意義的形象,或謂化意義為形象。在古人看來,"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

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王弼《易略例·明象篇》)意變,象也變,故意象非同物象之普通可見,而常常顯得獨特非凡。"白髮三千丈"就是一個典型的意象,讀者獲得的是詩人心中痛苦持久的愁恨感覺,所以白髮三千丈的"象"就顯得次要而易"忘"。

物象注重於外觀,故修辭上多運用比喻;意象強調在心內,故修辭上常運用誇張。物象的視角關注是由外及內,而意象則更多的是由內向外。由外及內易陷入摹仿,由內而外則需要創造,所以元稹的提法是"模寫物象"。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首次用"意象"一詞論述陶鈞文思:"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可見,意象不是一般庸才能夠創造的。

唐末司空圖《詩品》也說:"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新奇與意象是緊密相連的。

岑參描寫西北邊塞的詩,極富新奇的誇張,所以宋代劉克莊《後村詩話》評道:"郊、島輩月鍛旬煉而成者,參談笑得之,辭語壯浪,意象開闊。"宋代姜夔也提倡作詩要"意中有景",正是意象的另一說法。

結合具體作品來看物象與意象的差別,宋代範溫有一段話可以舉隅反三。他說:"形似之意,蓋出於詩人之賦,'蕭蕭馬鳴,悠悠旆旌'是也;激昂之語,蓋出於詩人之興。

'周餘黎民,靡有孑遺'是也。古人形似之語,如鏡取形,燈取影也。故老杜所題詩,往往親到其處,益知其工。

激昂之語,孟子所謂'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初不可形跡考,然如此乃見一時之意。餘遊武侯廟,然後知《古柏詩》所謂'柯如青銅根如石',信然,決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語。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語,不如此則不見柏之大也。"(《潛溪詩眼》)寫法上,物象常表現於賦,而意象則表現於興。

物象,要在寫物;意象,重在達意。物以象明,意以象傳,兩者都離不開象。但物象如畫橋碧蔭,容易綺麗;意象卻如悠悠花香,追求蘊藉。

物象偏於露,意象側於藏。露之過甚,變為淺顯;藏之過深,反生晦澀。前者如白居易、元稹的某些詩,後者有李商隱的《錦瑟》可為代表。

無象,也無以成境界;得象,境界始以開拓。模寫物象,易生實境;創造意象,常變虛境。王國維所謂的"寫境"與"造境"之分,實際上還是基因於"象"的不同。

物象與意象的區別不是絕對的。模寫物象,不能不託物寓意,以求生動活潑。創造意象,同樣要借物達意,以免空洞無味。

2樓:瀟灑的狗道人

物象:客觀事物的形象,客觀形象。

意象: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主觀形象。

意象理論在中國起源很早,《周易·繫辭》已有「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不過,《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現為陽爻和陰爻兩種組合符號,這兩種符號組合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來記錄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規律的,後來發展到歷史、哲學範疇。詩學借用並引申之,「立象以盡意」的原則未變,但詩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體可感的物象。

「這種創造意象的能力,永遠是詩人的標誌。

比喻是詩歌(文學)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馬的詩中比比皆是。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隱喻是詩歌之本。」所謂明喻或隱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稱之喻象(由比喻產生的形象)。

黑格爾關於美與藝術的定義,與詩的意象理論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要把這兩個方面調和成為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

」意象作用

1、所要表達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審美的愉悅。

2、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詩的張力性。

3、避免與當時的政治發生衝突。

4、確立篇意。

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物件。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要寫好這類文章,首先是要找到一個恰當的物象。這個所借物象和所抒之情,要有緊密的內在聯絡,合乎情理。天地山川,風雲月露,花草葉木,鳥獸蟲魚,當這些具體事物寄託了作者某種特殊的意義時,這個物象就具有了「生命」,它就應該是鮮活的。

有了物象這個載體,抒情才有所依附。

然而,找到了這個物象,還遠遠不夠。只有對物象作具體的描繪,才能使人透過「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繪得不具體,那麼所頌揚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地表達出來。

總之,行文中恰當地借物象來表達,可以把要說明的道理或要表達的深意,隱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優美,更含蓄。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給讀者留下深思、想象和尋味的餘地,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從而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3樓:風吹的小羊

古代詩文理論中,"物象"與"意象"是兩個較為常見的審美範疇,而"意象"更為當代詩論所推重。

物象,原指具體事物的形象或景象,如曹植《七啟》:"獨馳思乎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物象"一詞用於詩文理論,見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稱李白:

"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南宋魏慶之所編《詩人玉屑》卷四謂:"摹寫景象,巧奪天真,探索幽微,妙與神會,謂之物象。

"可見,模寫物象所要求的,不僅有外觀的形似,更有內在的神似。

詩文創作,離不開模寫物象,"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禮記·樂記》)。物象的獲得,不是憑空虛構;憑空虛構,是創作不出生動具體的物象的。陸機說: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文賦》)生活,是獲取物象的源泉。但物象並不等同於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物狀,"物象"所指,是藝術作品中模寫的事物形象或景象,它**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它浸透著藝術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文賦》說:"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

國內優秀文學作品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餘華的《活著》

真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這是一個時代的痛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國內的優秀作品多得很,各行各業都很優秀的作品,也不少工農工業農業電子電器裡面都有很優秀的一些作品。

6樓:kk只想為你撐傘

四大名著。

魯迅的。

巴金的。

三毛的。

都很不錯。

看書是一個不停止的過程。

但是我認為看書還是儘量看文學鉅著。

7樓:趙家敬

你說的是**嗎?這是我收集的文學讀物,你看看有和你意的,想要再給我說!我發給你!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過的

《沉淪》

《圍城》

9樓:韓炮啪

遮天,完美世界,聖墟,鬥破蒼穹,雪中悍刀行

10樓:匿名使用者

莫言《紅高粱家族》,《白鹿原》《你別無選擇》《一地雞毛》

11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很喜歡劉心武揭祕紅樓夢、煮酒探西遊、狼王夢、狼圖騰、陸小鳳傳奇、長安亂

文學的概念

12樓:匿名使用者

廣義的文學,是指一切口頭或書面語言行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學以及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態。這是文學的文化含義。

狹義的文學,是指具有審美屬性的語言行為及其作品,包括詩、散文、**、劇本等。這是文學的審美含義。

文學首先必須是一個語言文字,這個文字有它的存在形態,如語音,詞語,結構等。它可以口頭的形式代代傳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為載體傳承,也可以印刷品,網路**形式存在。儘管載體各異,但都離不開具體的語言這一客觀事實。

文學作品,由一個又一個修辭構成,當然,文學的基礎還是文字、詞語和句法,但是這些結構主義喜歡的東西,本身並不能形成「作品」,對它們的支離也讓我們對文學更加難以把握。

確實得承認,修辭就是一種句法。但是純粹的句子並非文學,只有被佈滿篇章、形成更強大的隱喻之後,文學才宣告出生。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與新聞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既是新聞作品,又有很強的藝術性,文學性,所以文學與新聞作品是很難有明確界限的。

其次文學與歷史作品也是難以明確劃開界限,比如丘吉爾的演講詞,既是實用的鼓動性文章,有很有文學特色。

最後文學與哲學論著也不容易區分,比如英國的培根的《論人生》既有哲學道理也有文學意蘊,叔本華的散文集、哲學家薩特的哲學著作也很有文學意蘊,因此他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判斷文學與非文學的標準粗略概述如下:文學的語言具有獨特地表現力;文學總是要呈現審美形象的世界,這種審美形象具有想象、虛構和情感特性;文學傳達完整的意義,本身構成一個整體;文學蘊含著似乎特殊而無限的意味。

什麼叫 意象 ,什麼是 意象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 意源於內心並藉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託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寓情於景 以景託情 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詩歌創作過程是一個觀察 感受 醞釀 表達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再現過程。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

動物象徵著什麼

鼠 rat 卑鄙的的人 羊 sheep 膽小的,溫馴的人 虎 tiger 殘暴的的人 獅子 lion 凶猛的人 猴子 monkey 聰明的人 牛 cattle 卑鄙的人 驢子 ass 愚笨遲鈍的人 騾子 mule 秉性頑強的人 母豬 sow 貪吃的人 羔羊 lamp 性情溫和的人 教堂的老鼠 chu...

什麼是詩歌的意象?和象徵有什麼區別

一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它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 如馬致遠的 秋思 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 老樹 昏鴉,小橋 流水 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