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易書科技
所謂喪葬禮儀,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禮儀活動。人們採取喪葬禮儀,最終目的既要使死者滿意,也要讓活人安寧。為了不使死者發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靈。
由此可見,中國的喪葬禮儀,是原始觀念和封建觀念的混合體,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時至今日,喪葬禮儀仍殘存著不少舊痕跡。在整個喪葬禮儀過程中,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其間的話語,凝含著一個堅韌的結——念祖懷親。這個結,表現在生者與死者之間的實體聯絡之中,也表現在兩者間的精神聯絡之中,儒家的倫理色彩、等次觀念、溫情脈脈等,皆融入喪禮的每一細節。
相反,靈魂不滅的宗教信仰意識在這裡完全被這種中國式的倫理人情所裹挾,它時或作某一禮俗的註腳,時或又成為某一用具的底色,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和色彩。
人類最初的喪葬活動,是為了保護屍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智力逐步增長,產生了靈魂觀念,認為一個人具有「靈魂」和「肉體」兩個部分,人的死亡,是「靈魂」離開了「肉體」,所以,「肉體」就沒有知覺。將來,「靈魂」還會回到「肉體」裡來。
因此,活著的人要把死者的「肉體」保護好。這種對「肉體」的保護行動,就是早期的喪葬活動,保護屍體的地方,就是墓葬。
我國的喪葬禮俗至遲在舊石器晚期已經出現。在2023年發掘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下室有墓葬的遺存,經過系統的發掘,出土有完整的頭骨三個,以及頭骨碎片、下頷骨、體骨和一些零星的牙齒。根據研究分析,發現有「男性老人一人(10l號),中年或壯年(108號)和壯年(110號)各一人,5歲幼兒和初生嬰兒(或胎兒)各一人」。
死者的身體下面鋪灑著紅色的赤鐵礦粉,隨葬以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獸牙等物。在死者身下撒赤鐵礦粉,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常見的葬儀之一。紅色象徵著鮮血,而血又是生命的**和靈魂的寄身之所。
在屍體上撒赤鐵礦粉,表示給死者以新的血液,賦予新的生命,或者表示他並沒有死,只是長眠罷了;或者說是希望死去的同伴能夠復生;或是希望死去的同伴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氏族成員之間貴賤的進一步分化,喪葬儀式也逐漸增加了宗教的儀式行為。如山東滕縣墓葬中已出現了木槨,膠縣龍山文化遺址中又有玉琀,這些後來都成為喪葬禮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夏商周時期,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已向系統化、程式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周代,為一個崇尚禮儀的時代。對周人來說,喪葬禮儀是一種文明的象徵。
他們認為上古之民穴居野處,故其喪葬禮儀也草率簡單。《周書·異域上》說:「死者則以葦薄裹屍,懸之樹上。
」《周易·繫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常。」這是靈魂觀念未出現,或為靈魂崇拜尚不發達時期,人們處置屍體的情形。
因此,三代時人們往往將當代的喪葬禮儀引以為驕傲。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習俗發生始至西周時期,中國的喪葬習俗經過1萬多年的演進發展,已產生出諸多別具一格的併為後世所罕見的斂葬習慣或習俗。從當時的文獻資料來看,喪葬禮儀已初具雛形,屬纊、三月大殮、飯含、棺槨制度、明器制度、褳制等都已出現。
到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已基本具備。當時喪葬禮儀的特色,在於強調倫理秩序的充實和道德架構的建立,由此規定出親屬團體的層級親疏關係,以及比附於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使倫理秩序與政治秩序在這種喪葬禮俗中獲得有機的統一。由於喪禮無不本之倫理秩序和政治秩序,故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也變得十分繁複。
西漢中期以後用陶質明器取代實用的貴重器物隨葬,是中國古代喪葬禮俗的一次重大變革,說明隨著莊園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層對隨葬品的觀念有了顯著的改變,認為將莊園中的所有財產都製成象徵性的陶質明器埋入墓中,比那些數量有限的貴重器物更有意義,更能全面展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
魏晉時期,喪葬禮儀大體上與漢代相同,只是漢代明器,魏都從省。《晉書·禮志》載:「古者天子諸侯葬禮粗備,漢世又多變革。
魏晉以下世有改變,大體同漢之制。」而魏武帝曹操「自制送終衣服四篋,題識其上,春秋冬夏,日有不諱,隨時以斂,金珥珠玉銅鐵之物,一不得送。……漢禮明器甚多,自是皆省矣。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為繁盛的時期,各種體現封建等級制禮儀的發展登峰造極,喪葬禮儀制度也發展得很完善。唐朝的一些禮儀文化,包括在《大唐元陵儀注》和《大唐開元禮》裡,這兩部反映唐代禮制的書籍,現都保留在杜佑的《通典》裡。根據《開元禮》喪葬儀禮的記載,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至庶人的喪葬程式一共有66道。
如果是改葬,尚另有17道程式。這些程式反映了唐朝封建喪禮的繁縟,同時也具體體現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待遇的不同。
明代喪葬禮儀,主要根據《儀禮·士喪禮》,另外也參考了唐《開元禮》和《朱子家禮》,這從《明會典》中載錄的喪葬禮儀可以看出。不過,明代的民間喪葬禮俗有自身的時代發展特色和地區性特色。統治者雖然出於人倫教化、穩固政權的考慮,對庶民百姓的喪禮制度、服喪制度、居喪儀制、葬法等均有嚴密詳盡的法令限制,要求將各地的民間喪禮納入正軌,但從明代文獻的記載看,民間的喪俗是沿襲各地傳統風俗,適應時尚而行,並不完全受法令制度的約束。
滿清建國之初,宮廷喪儀比較簡陋。康熙時,在學習漢族儒家傳統喪禮,特別是明宮喪禮的基礎上,清宮喪制初步形成,後又經雍正、乾隆兩朝的補充始臻於完備。
清史文獻稱喪禮為「喪儀」。皇帝的喪禮規格最高,稱「大喪儀」。大喪儀的主要禮儀和程式為:
小斂、成服、大斂、朝奠、殷奠、啟奠、奉移、初祭、繹祭、大祭、除服、周月祭、上尊諡廟號、致祭、百日祭、祖祭、啟行、謁陵、安奉等。具體過程十分繁雜,不容盡述。其中雖摻有滿族舊俗,但基本框架與明宮喪葬禮儀相同。
清代民間喪葬禮儀,與明代一脈相承,沒有大的變化。
中國傳統喪葬風俗及入殮儀式,流程是什麼樣的?
2樓:餘蘇
以安徽地方喪葬風俗為例,人在死亡後的第一步,作為死者的家屬,他會在死者的床前放一個可以,用來燒紙錢的鐵盆,在鐵盆裡燒幾張紙錢,然後在死者的兩隻手上各塞一張紙鈔,並且用黃表紙將死者的臉部蓋起來,這點應該是為了防止,前來弔唁的大人帶來的小孩子會被嚇到。
這裡要數誦經的事宜最為繁雜,在傳統的死者往生經中,作為家屬,要選擇誦經幾遍,這應該是在後來的喪葬事宜文化發展中,變相發展的一個環節,因為誦幾遍經是跟給多少錢相聯絡的,一遍經多少錢都有明碼標價,如果死者的子女多,那麼為了面子多誦幾遍也可以,如果死者的子女少那麼誦一遍也有。
中國的傳統喪葬文化,雖然被很好的傳承了下來,但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因為都是代代相傳,口口相傳,所以不免有變相的環節。
3樓:ta不懂哦
入殮的時候和死者相剋的人是不能看的,而且入殮的時候子女不能哭要默哀,需要過去以後才能哭 ,入殮過後才能有弔唁的可以來。
4樓:蠟筆小小新
在中國,人死之後,會停靈一天,至親之人會哭喪。
5樓:刺客迷了路
傳統喪葬風俗是死者要放置長子家中一天,親朋好友會來穿孝服和喪服來追悼,第二天就是入土儀式,入土前可能要火化以後才能進行。
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
6樓:匿名使用者
是想問儀式過程,還是什麼?
古代以喪葬主要是「五服」,表示不同的親屬關係遠近。主要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緇麻。
具體見:http://****
7樓:蝶舞
要慟哭,守孝三年,不食肉,常思念緬懷,事死者如生者
為什麼人去世了,就要舉行葬禮和祭拜呢?中國傳統喪葬禮儀對活著的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更擔心未知甚至虛無的鬼世界,為了心理的安慰,或者對逝者的尊重,礙於風俗,不得不這麼做。
傳統葬禮上有什麼規矩?
9樓:匿名使用者
埋葬流行於世界各地。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在西歐,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
原始公社時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各家庭亦有固定的墓葬場。土葬墓一般葬一個遺體,但也有數人或氏族合葬的。
漢族土葬有幾千年的歷史,古時講究入土為安,因《周禮》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厚葬才是孝順。新中國建國後則統一改為了火葬。愛斯基摩人居於冰天雪地無法土葬,每築一小型圓頂雪舍安葬死者。
葬死者,最初視為聖地,但後來則視為不潔之地加以迴避,並用石灰塗成白色俾便辨認而免誤入,此即隱喻之語源。但此類洞窟墓地極多民族仍視為聖地並予朝拜,如西印度及斯里蘭卡數以千計之巖窟廟即是。
10樓:匿名使用者
壽終人死後,全家舉哀,將死者移入正房迎門的靈床上。靈床有的用現成的木床,有的用門板或葦箔在長凳上搭成,還有的臨時用土坯壘起,上鋪一床單或褥子而成。死者臉蓋黃表紙,口含銅錢(亦有含珍珠之類的)。
靈床前置供桌,放「照屍燈」,預防狗貓進來,焚香設牌位,並供小米飯1碗,上插竹筷1雙,叫「倒頭飯」。子女輪流守護,叫「守靈」。家族鄰居幫助辦理喪事,發訃文、告親戚,幫喪者為首的叫「大總」。
同時每天早、中、晚飯前3次到土地廟「送漿水」,漿水多由生水、麵粉、小米混合而成,裝在壺裡,有的壺裡只裝清水,也叫做漿水。扎製紙車、紙馬,用黑麵烙制「打狗餅」、「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用棍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機脫身。此後是「指路」,死者長子站在板凳上,手舉扁擔,面西而呼死者的稱謂,後說「上西方大路朝佛」,連喊4次,燒紙車紙馬,送亡者歸西。
11樓:構思肉
出殯時,兒媳婦要扶棺材到墓地
12樓:呆呆愛雪兒
花錢顧一個大師,所有事他都告訴你怎麼做
中國傳統婦女形象是什麼樣的,在中國傳統文化,蓮花作為文學形象代表具有怎樣的特點
我只知道裹腳 現在的婦女都頂半邊天了 為家人為子女無私奉獻的那一類很不容易被人記住,我想了半天。孟母三遷!這個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付 典故 孟母 前317年 孟子的母親仉 zh ng 氏,戰國時鄒國 今山東省鄒城市 人。她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撫育兒子,從慎始 勵志 敦品 勉學以至於約...
中國傳統禮儀的分類及其基本內容中國傳統禮儀的分類及其基本內容
一 政治禮儀 1 祭天 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 都南 郊 圜丘舉行 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 拜,在達到一定數 量之後 才抽 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 帝 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
中國傳統的家庭禮儀有哪些
職場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範。學會這些禮儀規範,將使一個人的職業形象大為提高。一 居家克己 1 家中有高齡行動不方便的長輩應定日主動到其房裡行禮請安 最好是一對夫婦的前去,或家中小輩兄弟姐妹前去,這樣人既不多也不煩雜 與其聊天,問寒問暖,送餐遞巾。2 要出門時與家人相互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