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下面是《于丹君子之道》的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裡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
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馬牛又問:
「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
「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麼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麼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裡。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
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2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
中國傳統美德有哪些
傳統美德包含如下內容 仁 義 禮 智 信 孝 悌 忠 廉 恥 勤 勇 敬 恕 謹 儉 忍 友 慈 和.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 修身 齊家 治國 三個方面.1 修身 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儒家經典 大學,聖經 中說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
中國的傳統美德具體有哪些,中國十大傳統美德是什麼?
中國傳統美德 吃穿住用 1.勤儉廉政 中國人民歷來就以勤儉節約 廉明正直著稱於世。他們以勞動自立自強,形成了熱愛勞動,吃苦耐勞,誠實勤奮的優質品質。儉以養德 就是要求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對為政者說則主要是廉德。2.謙和好禮 禮之運作,包含有 謙和 之德。謙者,謙虛也,謙讓也。中國人自古就懂得 滿遭...
談談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體體現
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東亞文明的精神核心.孔子創立儒 內家學說,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在社容會的大動亂中通過對三代流傳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進行反思,認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詮釋而形成的思想學說體系.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單一民族觀念和思想體系時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