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突出成就概括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

2021-03-05 09:19:13 字數 5364 閱讀 5185

1樓:匿名使用者

秦漢時期,科學技術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居世界領先地位。一貫為中國古代人們所重視的天文曆法、算學、醫藥學,又有了新突破。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更具開創性,它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巨大而又深遠。

 關於天文曆法的成就,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制訂並頒行「太初曆」。漢初沿用秦歷,即「顓頊(zhuān xū)歷」。

但秦朝頒行的「顓頊歷」行用百年,誤差越來越明顯。漢武帝命天文歷算專家制訂的更科學的新曆法,太初元年(前104)編定。這部新曆法就是「太初曆」。

它以正月為歲首,而且努力協調太陽紀年、太陰紀月的矛盾,因此是一部較完整,在當時也更科學的歷法。曆法對農業生產有直接指導作用。第二,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太陽黑子的準確記載。

第三,張衡的科學成就。他對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學解釋,指出:「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

」(張衡《靈憲》)他還製作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方向的儀器,早於歐洲一千七百多年。張衡「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樓:晴雲茶煙

蔡倫改進造紙術;醫生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華佗研製成麻沸散;張衡發明地動儀;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秦漢雕塑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在此歷史階段,雕塑是王權與政治的有力工具,成了宣揚帝王將相的功績、美化宮殿園陵的重要方式。

概括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

3樓:古風雪宇霜

1.統一與多樣化的有機結合.

貨幣、度量衡、車軌等統一促進共同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發展.語言文字的統一有利於中華文化統一持續發展.儒學獨尊加強了秦漢文化的統一性.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統一發達的農業文明,統一成熟的倫理制度、價值觀念,民族凝聚力加強,促進了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格局形成.這一成就是秦漢時期完成的.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的生產生活差異客觀存在,因此在統一的前提下秦漢文化呈現多樣性.

秦漢文化這一特點也成為整個中國古代文化的特點,說明秦漢文化已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

絲綢之路的開通標誌中外交流取得重大突破,是秦漢時期的一大貢獻,秦漢時期成為中國古代對外交流頻繁的第一階段.中外交流促進秦漢文化的傳播發展.絲綢、冶鑄技術等的輸出擴大了中國文化的影響,佛教的傳入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文學藝術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3.水平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天文、曆法、數學、醫學、造紙及其他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成就都充分說明秦漢文化水平居於世界前列.祖先的成就告訴我們:中國人不缺乏探求科學的大腦和科學的精神,今天的青年應當在科技創新上有所作為,為當代中國的科技領先發揮聰明才智.

4.與現實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文化領域之間相互影響.秦漢的文化成就少有玄虛空談,都與現實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科技成就是這樣,哲學、宗教也如此.無論是董仲舒還是王充,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他們的思想觀點都與當時的政治、社會密切相關.漢賦有較強的現實感,樂府詩更是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品.

豐富現實生活更是在雕塑繪畫上有全面反映.各文化領域之間相互影響,比如「天人感應」說使天象與王朝政治有了系統的關聯,因此天文學研究受到**重視,從而促進天文儀器的更新,促進天文學研究發展.

5.氣勢恢弘,奮發向上.

萬里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巨集大的規模、驚人的氣魄已經成為秦漢文化的標誌.司馬遷的《史記》體現了一個學者博大的胸懷抱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連漢賦也展示了文字的氣勢,說唱俑是秦漢人活潑、進取的縮影.

從有形的實物遺存到無形的思想都反映出秦漢文化氣勢恢弘、奮發向上的特點.甚至可以說秦漢文化精神已經鑄就了中國文化精神的魂魄

4樓:戴馨榮路煙

1.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建立在國家統一,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的,說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2、秦漢時期許多重大的科技成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與非凡的創造力

請舉出秦漢時期著名的藝術,科技成就各一例

5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成就:

1,秦bai始皇兵馬du俑

2,以宮女執燈造形的"長信

zhi宮燈"是漢代藝術dao珍品回

3,西漢大型石答刻造像藝術

4,西漢帛畫

5,兩漢墓室壁畫

6,畫像石、磚藝術

科技成就:

1,漢武帝時制定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曆"

2,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3,東漢張衡對月食的最早科學解釋和發明地動儀.

4,東漢華佗製成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5,西漢前期出現用於書寫和繪圖的紙。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6,東漢《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7,戰國問世,西漢編訂的《黃帝內經》,奠定了祖國醫學理論基礎8,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9,"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6樓:羅裡羅嗦一大堆

藝術:秦俑copy藝術;

西漢大型石刻造像藝術;

西漢帛畫;兩漢墓室壁畫;畫像石磚藝術。

科技:1,漢武帝時制定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曆"

2,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3,東漢張衡對月食的最早科學解釋和發明地動儀.

東漢《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1,戰國問世,西漢編訂的《黃帝內經》,奠定了祖國醫學理論基礎2,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

3,"神醫"華佗發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7樓:第七路口

藝術類有:

<韓非bai子》《呂氏春秋》成書.

氣勢du磅薄的zhi兵馬俑.

司馬相如著

dao《子虛賦》《難蜀父老》等

以宮版女執燈造形的"長信

權宮燈"是漢代藝術珍品.

司馬遷著《史記》

中國第一總天文書問世.《周*算經》

《鹽鐵論》

封泥 樂府名歌

陶俑 銅製品

王充者《論衡》

畫象磚漆藝術品

道教興起

《古詩十九首》成書

《孔雀東南飛》漢代民歌發展的最高峰

秦漢時期中國領先於世界的科技成就:

1,漢武帝時制定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曆"

2,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3,東漢張衡對月食的最早科學解釋和發明地動儀.

4,東漢《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5,戰國問世,西漢編訂的《黃帝內經》,奠定了祖國醫學理論基礎6,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

7,"神醫"華佗發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8,"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9,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1.列舉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8樓:百度使用者

列舉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1,漢武帝時制定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曆" 2,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3,東漢張衡對月食的最早科學解釋和發明地動儀. 東漢《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1,戰國問世,西漢編訂的《黃帝內經》,奠定了祖國醫學理論基礎 2,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

3,"神醫"華佗發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列舉秦漢時期的農業成就。

秦漢時期的農業 鐵農具的發展和牛耕的普及 牛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獲得了初步的推廣,但從春秋到西漢初期,在出土的鐵農具中,鐵犁的數量既少,形制也比較原始,反映出當時牛耕的推廣還很有限。到了西漢中期,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出土的西漢中期以後的鐵農具中,犁鏵的比例明顯增加;目前已出土的漢代犁鏵,絕大部分屬於漢代中期以後。

陝西關中是漢代犁鏵出土集中的地區,多為全鐵鏵。一種是長40釐米左右、重9—15公斤的巨型大鏵,即漢代文獻稱為「鈐」(《說文》)者。有人進行過複製和試耕,認為是「數牛挽行」用以開大溝的,即古農書所載用於修水利的「浚犁」;一種是小型犁鏵,是從開溝播種用的古犁演變而來的,《釋名》稱「 」,《齊民要術》稱「耩」,是一種小型無壁犁鏵,用以中耕除草壅苗開淺溝的;再一種是長約30釐米、重約7.

5公斤的舌型大鏵,這是西漢中期以後最主要的耕犁。這種舌型大鏵又往往和鐵犁壁同時出土,說明這種漢犁已經裝上了犁壁。犁壁的作用是使犁鏵翻起的土垡斷碎,並向一定方向翻轉。

漢代既有向一邊翻土的菱形、瓦形和方形缺角壁,也有向兩側翻土的馬鞍形壁。 耦犁、耬車等新農具由此得到了推廣,使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農業的發展,產量的增加,又促進了穀物加工工具的進步。

人力操作的、畜力牽引的、水力推動的石磨、石碓相繼出現。利用風力清潔穀物的機械──「颺扇」,即風車亦已發明。這一切使漢代的農具種類趨於完備,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秦漢時期主要糧食作物種類與戰國以前大體一致。《氾勝之書》以禾、秫、稻、黍、小麥、大麥、大豆、小豆、麻為九穀。粟仍然保持最重要糧食作物的地位。

漢代人稱「稷」為「五穀之長」 《氾勝之書》的作者氾勝之,是西漢末年人,漢成帝時當過議郎。曾在三輔地區推廣小麥種植,關中地區的農業因此豐收。他本人許是由於勸農有功,被提拔擔任御史。

《氾勝之書》在此基礎之上寫成的,或者就是為推廣農業而寫的。 《氾勝之書》原名是《氾勝之十八篇》(《漢書·藝文志》農家類),《氾勝之書》一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後來成為該書的通稱。 該書在漢代已擁有崇高的聲譽;屢屢為學者所引述。

如東漢著名學者鄭玄注《周禮·地官·草人》雲:「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氾勝之術也。」唐賈公彥疏雲:

「漢時農書數家,氾勝(之)為上。」鄭玄注《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草木萌動」又云:「此陽氣蒸達,可耕之候也。

《農書》曰:『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孔穎達疏謂:

「鄭所引《農書》,先師以為《氾勝之書》也。」其說是。 東漢時期另一位著名學者崔寔在其所著《四民月令》中亦以《氾勝之書》為其重要依據。

《氾勝之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仍然備受重視。如北朝蕭大圜雲:「獲菽尋氾氏之書。

」(《北史》卷29《蕭大圜傳》)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也大量引用《氾勝之書》的材料;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氾勝之書》的佚文,主要就是《齊民要術》儲存下來的。隋唐時期,該書仍在流傳。《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 、《新唐書·藝文志》都有著錄。

唐代和北宋初年的一些類書,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 、《太平御覽》、《事類賦》等,對它多所徵引。大概宋仁宗時期開始流行漸少,此時成書的《崇文總目》未見著錄。後來著名的私家目錄如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的《直郡書錄解題》都未載此書,僅偶見於鄭樵的《通志》。

宋以後的官私目錄再也沒有提到《氾勝之書》。看來此書是在兩宋之際亡佚的。

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徵是秦漢時期時代特徵

1 政治方面 本階段是中國封建社會 集權制度的建立和鞏固時期。2 民族關係方面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民族關係初步繁榮時期。3 對外關係方面 本階段,中國向朝鮮 日本 西亞和歐洲的交往開始以 往來,使節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發展起來。擴充套件資料 由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和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委 區 聯合...

秦漢時期的服飾特點

秦代漢服主要承前朝影 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繫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 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因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秦代的服飾和風俗研究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料。漢朝是中國最重要的王朝之一...

我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領先世界的科學成就有哪些

造紙術 連弩 祖沖之計算的圓周率 賈思勰的 齊民要術 翻車 水排等等。總結秦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有哪些領先於世界的科學技術?這一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原因是什麼?這先都是我們大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地方.總的概況成就 周髀算經 九章算術 的問世,造紙術 地動儀的發明,以及天文 曆法 醫學等方面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