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

2021-04-19 18:56:43 字數 5760 閱讀 5531

1樓:匿名使用者

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了大量竹簡,包括戰國時期的儒家著作《尊德義》,裡面記錄了一句話:「民可使導(道)之,不可使知之。民可導(道)也,而不可強也。」

此話和孔子基本一致,只不過把「由」字改為了「導(道)」字。從這句的上下文應該知道,此處的「知」根本不是現代人認知中的「知」,而是和後句的「強」是近義詞。

如何解釋這個「知」,則需要另一篇古文,就是《晉書·虞溥傳》。其中一句話是:「又曰鍥而舍之,朽木不知;鍥而不捨,金石可虧。

斯非其效乎!」,而我們通常所熟知的荀子《勸學》中其實是「鍥而舍之,朽木不折」。也就是說在古文中,存在「知」通「折」的用法。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正確解釋應該是:對民眾可以啟迪/引導/教化他們,但不可以強迫他們。

2樓:上帝與你同在哦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泰伯篇》。根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不同,所得的句意不同。這一爭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句意不同,對孔子的為政思想評價不同。

3樓:勝者為王大爺

是被屁話特多丶解讀過度的典型語句,形成了想怎麼解說就怎麼解說的盛況。表面上大家都挺有文化的樣子,實際上字認對沒認對只有天曉得。強不知以為知,熱鬧熱嘮就好。

原文是啥意思早已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要能掰。

先來認兩個字。

1.由,讀chōu。抽枝。由櫱。出芽。萌生。

2.知,通折,讀zhé。斷。弄斷。折斷。夭折。沒有成苗而強行移植。

「民可使由之」,民可讓他自然生長。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宜生而勿殺 、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不可使知之」,不可把他拔苗助長。摧撓之也衰萎,君無為而民自正。

4樓:匿名使用者

要讓老百姓聽話,不讓知道的太多,只知道幹活就行,別讓他有文化知道的太多

5樓:匿名使用者

正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民做的對,讓他自由去做;做的不對,教導他們正確的做法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們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讓他們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古代沒標點害人啊……

7樓:望月應如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如果理解**的意圖,並能聽從

命令,那麼放手讓他們去做;如果百姓不聽從命令,那麼讓百姓明白**的意圖,為什麼那樣做。

孔子是教育家,為的是讓人民明白道理,遵守禮法,以達到國富民強,怎麼會愚昧百姓呢?只是有私心的統治者,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曲解這句話而已。

8樓:匿名使用者

縱觀多個版本解釋,我比

較認同《論語熙解》裡面的解釋,摘錄如下,與大家分享:)

孔子說:「對於老百姓,有禁有疏,以德教化之,以刑法規範之,使他們能自覺自察,合於法理而自行作為;不能僅依靠言語或行政命令去告知,指使他們怎麼做。」

9樓:匿名使用者

精彩回答的個人認為的正解完全是胡說。如果這句話真是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個原文完全應該是「民可使之由,不可使之知。

」須知「之」是代詞,代指前面說的「民」。那麼「不可使之知」說的通,「可使之由」的語法完全就混亂了,根本不能解釋。如此說來「民可使由之」倒是正確的語法了,若真如翻譯所說,「不可使知之」明明就該是「不可使之知」,一句話卻用兩種不同語序,一看就知道是錯的。

所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才是正確的斷句法,無論從語法和思想都說的通。

韓愈說的好「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思想,卻連基本的語序判斷都做不到,還妄發議論,實在是叫人恥笑。

10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覺得孔子是想他們自己去思考中間的意思,孔子與回言,回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民應該自己多思考,然後執行,整天問什麼,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面可以學習,反面也是教材,我們都能從中獲益。

11樓:智燈

孔子說,對待不讀書的百姓,重點是指導他們如何做,不是跟他們講道理。

12樓:匿名使用者

別再替孔老二辯解了!

13樓:手機使用者

對於老百姓,能夠教導他們怎麼去做;卻無法讓他們都明白為什麼這麼做的道理。

14樓:曉澀

這兩天睡覺前翻翻論語,讀到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傳統的理解就是,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句話是孔老夫子說的,(前面寫了「子曰」)

從現在的思想看,估計很多人都會抨擊這個觀點。然後有衛道者改句讀,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有「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

」什麼的。我自己感覺啊,根本用不著替老夫子開脫。我自己是越來越感到很多情況下真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

很多事情去花時間跟當事人解釋清楚未必是件好事。

15樓:錦繡前程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翻譯過來就是:小民百姓可以隨便使喚,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原因。

你看看孔子這個人多黑呀!!!

16樓:帶瘋狗溜達

我反對;我覺得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覺得這才符合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思想

1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不讓人民多見奸巧詐偽(這個見是指如果出現投機取巧的奸智,就要嚴厲打擊,並及時填補漏洞,那麼不讓百姓得知真相是可以的,但是絕不是指不讓人民知道真相,卻又讓利益集團躲在後面大肆投機取巧,讓百姓來為他們買單,這樣做是一定會出大問題的),以免讓其破壞了人民本性之淳樸。所謂愚之,並非欺騙,乃是棄智守真、正己正人,隱惡揚善為天下渾其心之意,是用"道"導民,使其保持其質樸而不趨向詐偽。《準南子》曰:

"在上位者,左右而使之,毋淫其性;鎮撫而有之,毋遷其德。是故仁義不布而萬物蕃殖,賞罰不施而天下賓服。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

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餘。夫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會引經據典,但在這裡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民者, 大眾也, 通常大眾因為自身的背景不同,經歷不同,想法也不同. 管理者要想按照他們的想法去辦事, 或者說決策去辦一件事情,那麼就要有決策者, 說命令也好, 說建議也罷, 告訴大眾應該怎麼去做, 而不是告訴他們為什麼去做, 這樣事情才能進行, 如果事情辦砸了, 自然會有懲罰, 辦好了, 自然有獎勵, 這不是愚民的說法.

是管理的手段. 大家有沒有意思到, 同一句話,大家的理解就有分歧. 如果說這是一個決策, 你說怎麼辦?

應如何理解「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

1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這句話真是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個原文完全應該是「民可使之由,不可使之知。」須知「之」是代詞,代指前面說的「民」。

那麼「不可使之知」說的通,「可使之由」的語法完全就混亂了,根本不能解釋。

如此說來「民可使由之」倒是正確的語法了,若真如翻譯所說,「不可使知之」明明就該是「不可使之知」,一句話卻用兩種不同語序,一看就知道是錯的。所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才是正確的斷句法,無論從語法和思想都說的通。韓愈說的好「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思想,卻連基本的語序判斷都做不到,還妄發議論,實在是叫人恥笑。

20樓:命運與夢

子曰: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

(39)使民眾展示有所得的具體方法

楊伯峻:孔子說:「老百姓,可以使他們照著我們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們知道那是為什麼。」

錢穆:先生說:「在上者指導民眾,有時只可使民眾由我所指導而行,不可使民眾盡知我指導之用意所在。」

李澤厚:孔子說:「可以要老百姓跟著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這是為什麼。」

詳解:這是《論語》裡最困難的章節之一了,該章早成了所有批孔者最大的口實,而所有孔之粉絲,又無力反駁,只能用時代侷限之類的廢話來支吾。以上三人以及通常所依據的斷句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另外還有一種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稍微把孔子從所謂的愚民控告中引開,用所謂的教化方式來解釋,為孔子進行所謂的開脫。前一種是用「齊模式」來汙衊孔子,後一種是用「魯模式」來汙衊孔子,而孔子早說過,「齊模式」、「魯模式」都不是「聖人之道」,所謂「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但所有曲解孔子的人,都是用孔子所反對的「齊模式」、「魯模式」來曲解孔子,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裡,「由」是上一章中「蹈行、踐履」的意思,「知」就是上一章中「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智慧。上一章說「由知、德者,鮮矣「,本章就是順此而來的。

「可」,不能如康有為解釋為「許可」等將孔子西方民主化,用民主化的謊言來改造孔子是荒謬的。正確的意思是「適合」,所謂「適合」,就是適合於當下的位次。「民」,眾萌也,民眾是一切現實道路的源泉。

當某種位次適合於當下民眾的現實,就「使由之」,「使之由」的倒裝;當某種位次不適合於當下民眾的現實,就「使知之」,「使之知」的倒裝。「使」,「放縱、任性」,讓民眾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智慧。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明白了上一章的,這一章就很簡單了。「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所得,是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些所謂精英的,「由」、「知」,最終都來自於民、歸之於民,而民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民眾的智慧也是無窮的,要「使之」,「放縱、任性」他們,放任他們去揮灑他們的潛能與智慧,這樣才是真的「聞、見、學、行」「聖人之道」,才會有「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所得。孔子這一章,兩千多年來被曲解不斷,對比一下本章的解釋,就知道那些無論反孔還是挺孔的人的無知了。

白話直譯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說:民眾當下適合的,放任民眾去蹈行、踐履;民眾當下不適合的,放任民眾運用智慧去創造、創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該如何斷句?是什麼意思?

2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要放在前後語境中理解,孔子在前面說禮樂的重要性然後才接了這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說人民瞭解禮樂就讓他們自由發揮,不瞭解的話就讓他們去了解。

可:知道,理解。由:

任由,放任。

22樓:匿名使用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

23樓:匿名使用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該如何斷句?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要放在前後語境中理解,孔子在前面說禮樂的重要性然後才接了這句話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意思說人民瞭解禮樂就讓他們自由發揮,不瞭解的話就讓他們去了解。可 知道,理解。由 任由,放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論語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如何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官民矛盾

封建制度維護的就是地主階級的利益,地主階級與官僚構成了一個共同體,共同統治壓迫農民 很簡單。來 官是管,民是服從。自 然而民可以服從,卻不能接受不平等的服從。封建社會讓你下跪可以 因為已經是老規矩 但是你搶人老婆 奪人田地不讓他活你說民會否仍然服從?官雖有權,但民被逼急了民也有傲骨!民不畏死,奈何以...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你如何理解,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什麼意思?

麻雀 知道大雁的志向 通常貶低別人看不透自己或他人的理想 遠大的理想,造就偉大的人物。鴻鵠志向在於藍天,豈是那些在矮樹低牆之間撲騰,每天只求溫飽的麻雀們所能理解?有崇高理想的人永遠不會孤獨。有的時候,當你有崇高的理想,但別人不一定能理解你。這個人可能是你的至親好友。他們認為你的理想一錢不值,你的努力...